■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第四中學 陳 龍
對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而言,其本質應是反映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情況,而且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一定是在教學中不斷得到升華的。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應將側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汲取能力,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也正是因為其具備的持續(xù)性、整體性得以被大范圍接納,教師可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模式調整。
我國有關學者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作為層次結構底層也是基礎層的主要是學科知識及技能,在中層主要將解決問題作為核心,而“學科思維層”則是更上一層,也就是將下兩層結構當作基礎,形成在該學科中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并加以解決等具有個人特點的行為模式,可以實現對事物進行獨立思考?;趯W科思維模式的不斷影響,進而在精神層面上具有其獨特性,這也是“學科精神層”的標準,而這四層構成了完整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F階段,初中數學課堂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將考試大綱作為抓手,提供考試大綱可以為教師指明教學任務,也能以此為依據制定教學目標,可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教學自主性加以限制,這就造成不能依據學生實際情況來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做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可是卻無法有效進行素質教育,那么培養(yǎng)學生關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無從談起了。
數學具有極為嚴密的邏輯性,因此人們想到數學腦海中呈現的詞語便是嚴謹、枯燥、刻板等,這樣“先入為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教學的難度。而伴隨著數學核心素養(yǎng)該重點教育教學理論的提出,給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以此理論為指導基礎才可以更好地對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而只有當學生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內化為自身素養(yǎng),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相應問題時才可以更好地解決。除此之外,培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也有助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尤其是初中這三年,在這一段期間內是有關學科和數學學科之間構建關系的重要時期。例如,在物理與化學這兩門學科中均引入了一定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因此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積極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路徑進行深入探究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推進,教育理念也在進行著相應的轉變,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將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進行了適當的滲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數學教學的形式仍然比較單一,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決定著教學的具體內容,對學生開展的是灌輸式的教學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沒有足夠的課堂參與度,教學的氛圍也比較枯燥乏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fā)揮,體會不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對于一些新興的教學形式,如借助信息技術而開展的現代教育,教師的應用能力也并不是很強,往往還停留在基礎的PPT制作階段。教學形式上的單一阻礙著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其次,在教育理念方面,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多數教師并沒有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往往在基礎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當中,進行了一部分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工作,并沒有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與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結合,所以發(fā)揮出來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會導致學生學習體驗的下降,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有效提升,也就無法發(fā)揮出數學教學的實際作用。
從當下初中數學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因為相對重視擴展知識,從而忽視了教材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明晰,對于擴展知識則是“不知所云”。所以,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理念開展數學課堂教學,以此提高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也可以給學生個人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以“統計調查”為例,在學習該章節(jié)時,因為教師十分清楚章節(jié)中有關知識點的考試占比,一般情況下對其中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會有所忽視,在教學設計時主要以必考點作為主要教學方向。教師主要會簡要概括抽樣調查的有關方法與必要性,當學生掌握相關方法后也就等于結束了教學??蓮膶嶋H角度來講,此種教學設計是有所缺失的,僅僅將知識獲取作為側重點而并沒有在其中體現數學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讓教學設計更具開放性,可以在講授基礎知識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基于教師所給的部分國家近五年來的GDP,將數據制成表格,依據表格繪制折線圖,之后再讓學生討論選擇相應的函數模型將圖像表達出來,依據函數預測這些國家今年的GDP,最后教師再針對學習小組的成果加以點評。
因為學校所擁有的教育資源相對有限,所以教學方式也會受到相應的限制,那么教師應該做到“因地制宜”,依據實際情況選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此充實教學內容。
1.我們“以空間物體三視圖”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直觀教學法”,也就是通過直觀性的視覺效果對學生個人的空間思維進行構建,該方法與教材中的二維圖片相比具有極大優(yōu)勢,而且教學方法多元化可以打破數學在學生眼里的“刻板”形象,能讓以往相對無趣的課堂充滿新鮮感。
2.生活教學法。雖然學生已經經歷了小學六年的積累,可是在數學基礎上依舊薄弱,而且也沒有相對清晰的思維意識,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應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例,從而提高學生針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而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也可以使用生活實例引發(fā)學生對課程的思考,而且還能激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以“函數”有關知識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培植一顆植物,讓學生記錄在每天同一時間的溫度以及植物生長高度,讓學生就其所記錄的數據簡要探討溫度和植物生長高度的關系,基于學生所記錄的數據信息就能將其函數關系計算出來。這樣學生也能知道在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將數學問題和生活實例相結合,也能使學生知道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
要想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突破以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讓其更具實效性,不僅需要如電子交互式白板等科技方面的發(fā)展,更需要將教學理念進一步更新。因為教師自身如果不能確保教學理念的科學性,必然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學校應提高教師思維理念的培養(yǎng),積極推動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課堂改革,從而在更為科學化的教學模式下助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發(fā)展。利用好信息技術為我們帶來的巨大優(yōu)勢,通過圖片、聲音以及視頻等多樣化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掌握數學核心素養(yǎng)。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制作微課視頻內容,如在進行立體圖形的講解過程中,就可以借助微課的形式,來制作出圖形模型,讓學生通過參照模型來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解答相應的數學問題。通過更加科學化的發(fā)展方式,利用好課堂當中的每一分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推動數學教學的有序前行。
就數學核心素養(yǎng)來講,培養(yǎng)的“起始點”就是學生興趣,因為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之時間的沉淀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也能使其體會到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文章通過簡要分析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希望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