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yè)大學附屬中學 瞿 紅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使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學生對識字部分的內容始終提不起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重要的基礎時期,漢字不僅是小學語文重要的基礎內容,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與智慧的重要體現(xiàn),所以有必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為后續(xù)高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而情境化教學方法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融入情境中,學生不僅能夠理解漢字的意義,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強化對漢字的記憶,更好地把握字形字義,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主動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情境化教學使識字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從而提升教學實效,優(yōu)化語文教學。
1.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通過情境化教學的方法,將識字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并借助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將許多豐富多彩的圖片展示給學生,或者再配合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進行課堂識字教學。這樣學生在生動逼真的視頻中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漢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同時也能在興趣的作用下深化識字學習,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高效性。
2.降低識字教學的難度。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基礎能力相對比較薄弱,所以抽象、枯燥的識字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難度也比較大。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還需要教師著手降低識字學習的難度,而情境化教學方法則可以有效降低識字學習的難度,而且比以往死記硬背和反復抄寫的方法獲得的教學效果更佳。這是因為情境化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可以在教學情境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聯(lián)想擴展,更加形象化地記憶,并且能夠把握和理解字形字義,從而更好地理解漢字整體的含義??梢?,情境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中的應用,不僅能夠降低學生識字學習的難度,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傳統(tǒng)的小學識字教學,大多數(shù)是通過死記硬背、跟讀、反復抄寫等方法來進行的,這些方法雖然短期內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從長期來看,并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許多學生在學習過后很容易就忘記,并沒有深化理解漢字的意義。而情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教學情境可以將學生帶入其中,并自覺地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學生不僅能夠深刻理解漢字的意義,而且能夠在合作學習中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并且通過自身的思考,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見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1.教學方法較單一。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方法大多數(shù)是教師將需要學習的漢字寫在黑板上或者列在多媒體課件上,然后讓學生進行臨摹練習,以便學生能夠懂得漢字的書寫。但是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是強調漢字的形式,而且由于十分枯燥,學生提不起興趣,以至于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佳。
2.識字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會通過一些聽寫訓練來了解學生掌握漢字的情況,從而進行深入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短期內幫助學生實現(xiàn)漢字的記憶,但是從整體的教學效率來看,并不是很理想。而且由于語文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教師并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教學創(chuàng)新上,以至于沒有精力和時間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問題展開相應的創(chuàng)新教學,最后使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的動力,即使知道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著許多缺陷,但仍然繼續(xù)使用。
3.學生識字興趣較低。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動力,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實際識字教學中仍然保留灌輸式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而且由于枯燥乏味,不僅使學生無法集中課堂注意力,提不起興趣,還會影響課堂識字教學的質量。此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多地關注于學生書寫漢字的正確率,忽視了漢字的具體應用,即使學生掌握了漢字,但是仍然不懂得如何實踐應用。
1.趣味化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有效應用情境化教學,首先就是要轉變以往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提起對識字學習的興趣。對此,可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采取一些趣味化的教學形式,通過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識字學習,不用教師的督促也能夠完成識字學習的任務。比如,在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一些識字游戲活動,針對一些生僻字眼,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短片,讓學生觀察并發(fā)揮想象力,從而進行猜字。之后教師再匯總學生所給出的答案,逐漸引導出正確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通過圖片觀察的方法,能夠改善以往學生習慣圖形記憶的不足,讓學生能夠有效提升對漢字本身的記憶。
2.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就是將需要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感受漢字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理解識字教學的重要意義。對此,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應當適當?shù)厝谌胍恍┥罨睦樱ㄟ^這些生活化的例子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充分展開聯(lián)系,提升學生對漢字的記憶效果,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漢字的意義并實際應用在生活中。比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關于漢字誕生的來歷和典故故事,加深學生對漢字本身的認識,從而強化記憶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聯(lián)想到這些內容并進行應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知識應有的能力,還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3.活動化教學?;顒踊虒W就是教師通過活動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以此展開識字教學。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課堂中的練習,還應當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能夠在活動體驗中完成識字的學習。比如,在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故事演講比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和分享自己聽說過的成語故事,然后再推薦一個小組代表上講臺向全班學生講述,通過知識共享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如“刻舟求劍”的故事,有的學生沒有聽說過,通過故事比賽,學生能夠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故事的內涵和成語的真實意義,從而深化該成語故事中所包含的漢字的記憶效果。
4.形象化教學。漢字學習本身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反復的書寫練習來加深對漢字的記憶,不僅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感的心理。我國文字最早就是象形文字,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自行聯(lián)想,通過這樣的記憶方法來加深漢字的記憶效果。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合理利用情境化教學的方法,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可以通過趣味化教學、生活化教學、活動化教學、形象化教學等形式,讓學生能夠在教學體驗中感受漢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理解和記憶漢字,從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