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蓮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大重點內(nèi)容,通過閱讀的學習,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實力。學生最開始接觸閱讀時,教師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文章的講解,幫助學生透徹理解不同文章,但是到了后續(xù)的高年級閱讀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因此這時候教師應(yīng)該采用合適的閱讀教學策略來達到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比如當前的“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本文就針對于這一教學方式展開研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我們有些教師對于語文學科產(chǎn)生了狹隘認知,認為在教學中只要讓學生們透徹理解不同文章即可,卻忽視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有些學生很難獨立完成較高質(zhì)量的閱讀?;谶@種教學實況,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革新背景下,一些教師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手段,例如當前的“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對于學生的個人能力培養(yǎng)產(chǎn)生了明顯作用。
一、批注式閱讀概念分析
批注式閱讀主要指的是當前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參與,獨立進行文章閱讀,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對文章的語言進行感悟和體會,嘗試著去分析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層次、思想情感以及特色語句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大腦來嘗試著對文章進行思考和規(guī)整,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采用符號、線條或者是簡短的文字形式來進行標注。批注式閱讀是一個研究性的閱讀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wù),而是圍繞著文字內(nèi)容展開主動地探究,呈現(xiàn)出了一種思維的動態(tài)化特征。學生在展開批注式閱讀時,會結(jié)合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個人的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更加全面地來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分析,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
二、“批注式”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產(chǎn)生的積極效果
當前,在小學尤其是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廣泛展開“批注式”閱讀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流行,也取得了明顯的實際效果。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閱讀欲望
當前的“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主要強調(diào)讓學生們自行展開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會直接去幫助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學生必須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展開閱讀。他們是自己主動地參與到閱讀過程中,而不是被動閱讀。所以通過批注式閱讀教學模式可以最大化地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閱讀中,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從而增強學生們的閱讀欲望。
(二)激發(fā)學生情感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在當前的批注式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深刻地對文章進行品讀和體會,教師不會過多地約束或者是要求學生,學生可以更為自主地參與到當前的閱讀中。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考驗,學生可以將自己代入到文章的角色中,深入體會文章所傳達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于文章情感的理解程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并不是為了以讀完文章為目的,而是注重對文章的理解,所以學生會邊讀邊批注,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讓他們的閱讀思維得以發(fā)散,所以當前的批注式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起到了明顯的積極作用,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當前的閱讀過程中,提高了閱讀效率。
三、針對于現(xiàn)階段的“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策略淺析
在現(xiàn)階段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雖然批注式閱讀產(chǎn)生了明顯的實際作用,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還需要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進一步提高這一閱讀的成效性。
首先,教師在展開批注式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和自主閱讀的空間。有的教師在展開這一教學模式時可能會限制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自主閱讀的空間,導致很多學生仍然無法更加深入地進行思考、批注。因此,教師在落實批注式閱讀教學時,要舍得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鼓勵學生進入個性化自主閱讀空間,深入細致地品讀,大膽批注。
其次,批注式閱讀并不僅僅強調(diào)學生們完全獨立地參與閱讀,學生也可以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談?wù)勛约旱目捶?。每一位同學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都會存在差異,只有學生們互相交談,才能夠進行思維的碰撞,促進學生的多維思考。在展開批注式閱讀教學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由的進行閱讀和批注,然后再來一起進行交流,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傾聽他人觀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發(fā)現(xiàn)新視角,從而對文章進行全方位的思考。
此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批注式閱讀時,應(yīng)該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建議和引導,讓學生更加明確如何高效地展開批注式閱讀。比如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難以理解的部分,我們要進行批注,在批注后深入挖掘;在走進文本,進入角色后,感同身受獲得的真實的體驗和感悟,我們也要進行批注……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找準批注式閱讀展開的方向,從而提高閱讀效能感。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該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閱讀空間,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打好基礎(ch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究,找準批注式閱讀高效展開的方法,提升當前的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嵐.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J].教師,2017,000(008):21-22.
[2]于歡.小學高段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7(48).
[3]魏勝利.談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批注式閱讀策略的實施[J].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2016(9):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