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春,孫亞偉,樊擎瑩,黃保續(xù),康京麗,汪 洋,劉華雷,張云香,王楷宬
(1.中國動物衛(wèi)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山東青島 266032;2.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南洛陽 471023;3.臨朐縣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山東臨朐 262605)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屬的禽副黏病毒I 型引起的高度接觸性禽類烈性傳染病,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要特征,同時伴發(fā)神經癥狀、胃腸道病變和頭部腫大。ND于1926 年首次暴發(fā)于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英國的新城,次年Doyle 才首次分離到病原并定名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1-2]。ND傳播迅速、傳染性極強、遍布五大洲,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有時可高達100%,給養(yǎng)禽業(yè)造成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6-7],因此被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列為須通報動物疫病。在我國,ND 流行狀況也較為嚴重[3-5]。
NDV 基因組為單股負鏈RNA,其結構模式為3'-NP-P-M-F-HN-L-5',分別編碼6 個結構蛋白,包括核衣殼蛋白(NP)、磷蛋白(P)、基質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神經氨酸酶蛋白(HN)和RNA 聚合酶(L)。M、F、HN 蛋白參與病毒囊膜的合成。M 蛋白是一種多功能蛋白,主要成分為糖蛋白。該蛋白參與病毒裝配,因而既能促進病毒因子感染,也可控制病毒致病性;不僅能抑制宿主細胞蛋白質合成,還能抑制RNA 轉錄[8-10]。根據病毒基因組長度、F基因和L基因序列,NDV 可分為兩大分支:Class I 和Class II[11]。Class I一般為低毒力或無毒力毒株,多從水禽中分離到;Class II 到目前為止共發(fā)現有18 個基因型,分別為基因 I—XVIII 型。我國已發(fā)現Class II NDV 的11個基因型(I—IX 型和XII 型、XV 型)。VIId 基因亞型毒株是我國流行最廣的強毒株,所占比例超過60%。我國ND 流行情況比較復雜,以VIId 基因亞型毒株為主,多種基因型毒株并存,既有疫苗無法完全保護的變異株,又有重組株,還有水禽、鴿、候鳥等攜帶的潛在威脅毒株[12-14],因此需要研究適合我國流行毒株的高通量快速檢測方法。為此,本研究建立了NDV 實時熒光RT-PCR 檢測方法,以期為該病監(jiān)測與防控提供技術支持。
Qubit 核酸濃度測定儀及配套試劑:購自Life Technologies 公司;超凈工作臺:美國Forma Scientific 公司;移液器:Eppendorf 公司;孵化器:德州誠信孵化設備有限公司;高速臺式離心機:德國Heraeus Biofuge primoR;熒光定量PCR 儀:Bio-Rad CFX96 Real-time PCR System。
PrimeScriptTMOne Step RT-PCR Kit(Perfect Real Time)、Primescript One step RT-PCR Kit Ver.2: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 核酸提取試劑盒:德國QIAGEN 公司;Low-Profile PCR Tubes 8-tube strip:BIO-RAD;Optically clear flat 8 Cap Strips:Thermo Scientific。異丙醇、無水乙醇、RNaseA 等,均為國產分析純試劑。
NDV、各亞型甲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等毒株:由中國動物衛(wèi)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禽病監(jiān)測室保存,毒株詳細信息見表1。按照說明書操作,使用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 提取病毒RNA,并使用Qubit 核酸濃度測定儀及配套試劑測定RNA 濃度。
從GenBank 中下載不同亞型、不同國家、不同分離時間的NDV 毒株的M基因序列,采用MEGA 6.0[15-16]進行序列比對分析,選取保守區(qū)域進行熒光檢測引物和探針設計,并對多條引物、探針進行組合、篩選與檢驗,以篩選出最優(yōu)引物和探針。
配制實時熒光RT-PCR 反應液,每管25 μL,含有2×One Step RT-PCR Buffer Ⅲ 12.5 μL、5U/μL TaKaRa ExTaqHS 0.5 μL、PrimeScript RT Enzyme Mix Ⅱ 0.5 μL,以 及10 pmol/μL NDV forward、NDV reverse 和NDV probe 各0.5 μL,RNase Free dH2O 8.0 μL,待檢測樣品RNA 模板2 μL。
檢測反應條件設置為:第1 階段,42 ℃/5 min;第2 階段,95 ℃/10 s;第3 階段,95 ℃/5 s,60 ℃/20 s(收集熒光),40 個循環(huán)。無Ct 值并且無擴增曲線,樣品判為陰性;Ct≤36,且出現典型的擴增曲線,樣品判為陽性。
表1 NDV 毒株信息統(tǒng)計
采用上述反應體系與反應條件,檢測表1 中的病毒RNA 和DNA,以評估該檢測方法的特異性。提取的核酸經Qubit 核酸濃度測定儀測定RNA 濃度后,將此病毒RNA 稀釋成1 ng/μL,再10 倍梯度依次稀釋成10-1~10-6ng/μL;各取2 μL 作為反應模板,按照前述加樣方法進行實時熒光RT-PCR 核酸擴增。
采集分布在13 個場點的各類家禽的咽拭子樣品共480 份,將其置于含有10%甘油和抗生素(含青霉素2 000 IU/mL、鏈霉素2 000 IU/mL、制霉菌素1 000 IU/mL、BSA 5 mg/mL)的PBS(pH7.2)緩沖液中,-80 ℃保存。將采集的樣品渦旋混勻后,4 ℃ 10 000 r/min 離心5 min;取上清,使用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 提取病毒核酸[17],-80 ℃保存。使用96 孔反應管加入上述反應體系,分別加入待檢樣品RNA 進行檢測。同時,參考國家標準《新城疫診斷技術》(GB/T 16550—2008),對480 份臨床樣品進行檢測,并對比檢測結果,分析本試驗建立方法在臨床檢測中的適用性。
最終篩選出最適合引物(正向引物NDV forward、反向引物NDV reverse)和探針(NDV probe)。其序列已申請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枺?01910124943.8)。對探針5'端進行羧基熒光素FAM 標記,3'端進行淬滅基團BHQ1 標記(表2)。其中NDV probe 為TaqMan 熒光探針。
表2 最適引物及探針序列
結果顯示,除各亞型NDV RNA 模板對應的試驗組出現了正常熒光檢測曲線外,其他非特異性病毒試驗組及陰性對照組均未出現擴增曲線。結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實現對NDV 的特異性檢測,且不與其他相關病毒發(fā)生交叉反應。
本研究篩選的引物和探針組合能夠保證檢測時的靈敏性,檢測靈敏度為RNA 終濃度10-4ng/μL(圖1)。
用本試驗建立的NDV 實時熒光RT-PCR 檢測方法和國家標準《新城疫診斷技術》(GB/T 16550—2008)中的RT-PCR 檢測方法,同時對13 個場點的480 份臨床樣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25 份樣品在FAM 通道中有熒光信號,判定此25 份樣品為NDV 陽性。國標法檢測結果與該方法一致,κ值為1(P<0.001)。結果表明,本試驗篩選的引物和探針通過熒光RT-PCR 方法檢測NDV 的準確可信度高,可用于臨床樣品檢測。
圖1 NDV 實時熒光RT-PCR 檢測靈敏度試驗結果
ND 目前是我國主要的家禽疫病之一。在本研究所做的臨床樣品檢測中,檢測的13 個場點中有8 個感染了NDV,場群陽性率達到了61.5%(8/13);480 份樣品中,共檢出25 份陽性,個體陽性率達到了5.21%(25/480)。NDV 可感染240 多種禽類,其中雞、火雞等對NDV 最易感,包括各個品種、年齡的雞,并且一年四季皆可發(fā)病[18-21]。除禽類之外,我國曾在病死的豬、牛、羊體內也分離到了NDV。由此可見,NDV 的宿主范圍在擴大,這加大了ND 的防控難度[22-25]。NDV 不同分離株的毒力差異很大,導致該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和臨床癥狀、病理變化也有所差異,因而給診斷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目前,用于NDV 檢測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分離、HA/HI 試驗及普通PCR 等。但是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適于該病的快速檢測[26]。1991 年,Jestin 等[27]首先建立了NDV RT-PCR 檢測方法。在我國,2000 年謝芝勛等[28]建立了對NDV 快速檢測的RT-PCR 方法。本研究所建立的實時熒光RT-PCR 是在PCR 反應體系中加入了熒光基團,通過熒光信號積累,實時監(jiān)測整個PCR 進程,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29]。這種方法可快速、準確、定性地檢測出NDV。
本研究在分析NDV 流行毒株基因序列后,以M基因為目的序列,設計了多個引物和探針,最終篩選出了一組最佳的引物和探針,建立了實時熒光RT-PCR 檢測方法,并將其運用于臨床樣本檢測。結果顯示,該引物和探針特異性好、靈敏度高。本研究使用的TaqMan 熒光探針法是由Livak 等[30]于1995 年首先報道的。這種方法實現了熒光信號積累與PCR 產物形成的完全同步,不僅避免了傳統(tǒng)SYBR Green I 染色法造成的污染,而且特異性強,避免了出現假陽性[23]。
有研究表明,M 蛋白序列與其他副黏病毒M蛋白同源性較小[10]。因此,本研究根據NDVM基因篩選引物探針而建立的實時熒光RT-PCR 檢測方法特異性好,不與AIV、IBV、ILTV 等其他病毒發(fā)生交叉反應,解決了ND 不易與其他禽病區(qū)分的困難。本研究設計引物和探針時,選擇比對分析的M基因序列中,既有比較古老的毒株序列、疫苗毒株序列,也有近年來我國新發(fā)的各個基因型毒株序列,涵蓋范圍較廣。與OIE 推薦方法相比,該方法對我國流行的NDV 更有針對性,特異性更好。該方法可檢測出Class I 分支的2 型、3 型、7 型和Class II 分支的I 型、II 型、VII 型的NDV。本研究建立的檢測方法靈敏度高,檢測下限達到了10-4ng/μL,與國家標準GB/T 16550—2008 中的RT-PCR 檢測方法作比對,發(fā)現樣品符合率達到100%。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異性好、靈敏度高,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NDV,可檢出我國當前流行的多個NDV 基因型,能夠滿足ND 的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調查需要和當前NDV 監(jiān)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