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光彩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廣東 河源 517500)
高效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追求。其中高中古詩詞教學效率低,與學生積累不夠,解讀能力弱,教師講解內容龐雜無序等密切相關,因而,古詩詞教學依著詩詞題材進行分類教學就很有效果,可把題材分為七類,進行古詩詞分類教學策略探究。
學生學習古詩詞,積累很重要。但現(xiàn)實是事與愿違,學生積累不夠,對于古詩詞理解學習是個難題。因而,根據(jù)題材分類讓學生思維清晰的記住詩詞知識就很關鍵。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除了學生自己“熟讀唐詩三百首”背誦積累外,還依據(jù)題材分類來做不同古詩詞知識的導學案,學生先做,老師講解,學生課下背誦強化記憶。
如邊塞詩的導學案,包括意象、手法、情感導學案。如表現(xiàn)手法的導學案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概念識記。表現(xiàn)手法包括邊塞詩常用的用典、借代、對比、借景抒情、虛實結合、象征、借景抒情、比喻、夸張等。然后指出使用該手法的典型句子。如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種修辭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梢载S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如王昌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使用了“龍城飛將”衛(wèi)青、李廣(一說霍去?。┑牡涔剩磉_自己的情感。
二是專題知識跟蹤配套強化詩詞練習。如“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這樣分類積累,學生弄清晰記住邊塞詩常有的意象。如景物、地名、民族、戰(zhàn)事、語符等意象,準確判定出是邊塞詩詞?!扒嗪iL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中,有“青海”“雪山”“玉門關”這樣顯著標志的意象,學生很快知道是邊塞詩,了解到寫景壯闊悲涼。在判定出邊塞詩之后,結合作者的風格,很快理解邊塞詩常見感情類別。王昌齡是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格調慷慨昂揚,既反映了盛唐時代豪邁勇敢、一往無前的時代精神和為國立功的榮譽感,又彌漫著英雄主義的社會氛圍。“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的豪情和熱血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受。由此梳理出邊塞詩的情感歸類,大多是建功立業(yè)、思鄉(xiāng)懷遠、反戰(zhàn)等。
有了前面的循序漸進的積累,按照“三步”“五讀”方式方法解讀古詩詞。
“三步”即“讀(節(jié)奏、內容)——悟(悟情感、手法)——析(意象、意境、風格)”的教學程序,訓練教和學的思維能力,提高古詩詞教和學的效率。在“三步”中,按照“五讀:讀標題、作者、意象、注釋、問題”的解讀詩詞。
以教授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為例。
讀——學生以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形成對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熟讀之后,能初步感知古詩詞內容,把握節(jié)奏,形成良好的語感。
結合“五讀”,詩歌的二二三節(jié)奏學生很容易把握,能夠根據(jù)邊塞詩特有的意向:“青?!薄把┥健薄坝耖T關”“黃沙”“百戰(zhàn)”“金甲”“樓蘭”等讀出詩歌的基本意思。反復熟讀成誦是學習古詩詞很重要的方法,但前提是學生有了一定積累,效果會更好。
悟——借助標題、作者、意象、關鍵詞句、注釋以獨立或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解決古詩詞中的情感和手法等問題。能參照詩詞不同題材內容固定、意象蘊含意義固定、作者風格固定等因素,進而整體把握古詩詞情感和手法等內容。
從《從軍行》標題及王昌齡的常識積累認識,學生對意象的把握,判定出這是首邊塞詩。在此基礎之上清晰的把握邊塞詩的常用借代手法、基本情感。進而準確的完成“悟”的任務;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學生也能夠分析出意象所起的作用,提升了審美能力。
析——在題材內容分類基礎上,作者的風格、意境也是相對固定的,學生根據(jù)整理感悟分類的詩詞的情感手法后,通過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能夠對古詩詞的意境風格等進行鑒賞,進一步提升審美鑒賞能力。
邊疆特有的意象寫出了邊塞的荒涼,意境悲涼壯闊,情感上也也能乘勢理解王昌齡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也是符合邊塞詩情感特點的。也就完成了“析”之賞析的審美環(huán)節(jié),獲得審美體驗,有了共振的體驗。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提到:運用專題閱讀、比較閱讀等方式,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閱讀、鑒賞、探究與創(chuàng)作。古詩詞分類教學在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之后,學生有了積累之后,要進行比較閱讀,有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
王昌齡的邊塞詩和同時期的邊塞詩人作品進行比較閱讀,體會他們不同的風格。高適時當時比較有名的邊塞詩人,和王昌齡是邊塞詩人的代表人物。選擇兩首他們的邊塞作品進行比較閱讀訓練。如: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和高適的《自薊北歸》比較閱讀:1.同為邊塞詩,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兩首詩有什么共同的手法?
通過比較閱讀,強化邊塞詩的主題情感認識,對于學生全面了解掌握邊塞詩派很有幫助。由一位作家引導學生去拓展到認識這個流派其他作家。體會同一個風格流派的作家間不同地方,全面了解該詩派。教師在古典詩詞閱讀教學中運用比較閱讀法,可以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其形成獨特的見解,進而掌握閱讀古詩詞的方法。
高中古詩詞依據(jù)題材進行分類教學,按照專題積累——課堂三步五讀——比較閱讀教學模式進行,能夠有效進行古詩詞教學,學生你能夠分門別類進行累積學習,思維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從知識積累到思維能力提升,形成審美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