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 要]蕭紅在《生死場》中,描寫中國封建社會東北農(nóng)村女性凄慘的人生境遇,從女性的生存、婚戀、生育以及死亡四個方面,一步步揭開蒙在女性悲慘命運上的面紗,這不但有利于我們解讀社會、回望歷史,對啟發(fā)現(xiàn)代女性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追求獨立自由的生存權(quán)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關(guān)鍵詞]蕭紅;女性婚戀悲劇;現(xiàn)實意義
[基金項目]2017年江蘇省高校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研究項目“生命意識視域下蕭紅小說女性婚戀悲劇研究”(2017SJB1680)
[作者簡介]吳 芳(1982—),女,江蘇淮安人,碩士,講師,江蘇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基礎(chǔ)教學(xué)部大學(xué)語文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語文教育及人文素質(zhì)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I207.42[文獻標(biāo)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6-0-03[收稿日期] 2020-09-29
蕭紅在自己短暫而閃耀的31年生命歷程中,遭受了多次情感的變故、婚姻的挫折,以及生育的苦楚、病痛的折磨,直到最后孤獨凄涼地離開人世,可謂飽嘗紅塵之艱辛與傷痛。她自身的情感經(jīng)歷是文字最豐盛的骨血養(yǎng)料,所以,在小說《生死場》中,一幕幕女性在生存和死亡間苦苦掙扎的情感悲劇,給了讀者許多心靈的震顫和思考。
一、女性婚戀悲劇的四個場景
(一)無愛而性,泄欲之工具
蕭紅的《生死場》中,最為生動,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性人物是金枝。農(nóng)家少女金枝美麗可愛,對美好的愛情有著浪漫的渴望。她被粗獷強健的成業(yè)用口笛和哨聲打開了心扉,便死心塌地被他磁石一般牢牢吸引??墒牵⑵诖膬尚詺g愉時刻,在男人那里變成了動物般的交媾,只有瘋狂的撕咬、攫取、扭動、占有,毫無情調(diào)、溫暖以及與愛意的交換傳達,更不要說更高層的思想、意識與靈魂了。在約會時,“男人著了瘋了!他的大手?jǐn)骋庖话愕刈骄o另一塊肉體,想要吞食那塊肉體,想要破壞那塊熱的肉”“發(fā)育頑強的青年漢子,帶著姑娘,像獵犬帶著捕捉物似的,又走下高粱地”。男人只是發(fā)泄著男性的本能,絲毫不考慮她的感受與需求,讓她在沒有名分的情況下未婚先孕,被父母辱罵、被村民恥笑,整日籠罩在焦慮不安、羞愧恐懼之中。當(dāng)金枝告訴成業(yè)自己已經(jīng)懷孕時,成業(yè)一邊抱怨“倒霉,才干兩回,你這肚子咋這不禁使”,還依然“用腕力擄住病的姑娘,把她壓在墻角的灰堆上,那樣他不是想要接吻她,也不是想要熱情的講些情話,他只是被本能支使著想要動作一切。”金枝希望成業(yè)家安排媒人上門商議婚事時,女人按著肚子掙扎,可男人完全不關(guān)心,“管他媽的,活該愿意不愿意,反正是干啦!”在貧窮的婚后生活中,男人變得像石頭一樣冷硬,金枝沒有體驗多少為人妻子的甜蜜,更多的時候,像一只無助的羔羊一樣,承受男人魯莽的性要求。甚至在臨盆前,還要被男人不顧死活地行房,幾乎喪失了性命。這里,女人沒有獨立的人格與生命姿態(tài),只是男人的性工具,解決生理需求,是傳宗接代、生命繁殖的附屬物,可以被男性肆意毀壞、廉價使用、任意扼殺。
(二)貧賤生活,受非人摧殘
金枝的母親是一個樸實勤勞能干的農(nóng)婦,她與金枝相依為命。金枝懷孕之后用手按著肚子,母親以為她身體不舒服,非常關(guān)切體貼。這種發(fā)自生命本能的親子之愛,和我們現(xiàn)在的平常家庭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涉及家庭生計和倫理道德,母親的愛就異化扭曲,換了一副冷漠的面孔。金枝不小心錯摘了青柿子,母親便如老虎一般撲向自己的女兒,對她又打又罵,毫無憐惜?!澳赣H一向是這樣,很愛護女兒,可是當(dāng)女兒敗壞了菜棵,母親便去愛護菜棵了?!痹谔铒柖瞧げ攀翘煜碌谝淮笫碌呢毨У霓r(nóng)家,即便是一棵菜或是一株茅草,也比一個人更重要。在得知金枝的肚子不是病而是懷孕時,母親惱羞成怒,母女親情立即被世俗的顏面遮蓋。她“立刻麻木著,很長的時間她好像不存在一樣”“像是女兒窒息了她的生命似的,好像女兒把她羞辱死了”。金枝在丈夫死后,逃跑到城里茍延殘喘討生活,用出賣身體和尊嚴(yán)換的幾個錢,急切切回到母親身邊,希望“躺到娘身上去哭”,想在母親這里討得一點心靈的慰藉,卻不料“母親拿著金枝的一元票子,她的牙齒在嘴里埋沒不住,完全外露,一面細看票子的花紋,一面快樂得有點不能自制,“來家住一夜就走吧!”在生存本能的驅(qū)使下,女兒也成了賺錢的工具,母愛因為貧窮顯露了蒼白而又殘忍的一面。所以金枝萬念俱灰,想要出家去當(dāng)尼姑。
再來看王婆。在徹骨寒冷的冬日里,孩子們“每人的耳朵春天要膿脹起來,手或是腳都裂開條口”。但是,“鄉(xiāng)村的母親們對于孩子們永遠和對敵人一般。當(dāng)孩子把爹爹的棉帽偷著戴起跑出去的時候,媽媽追在后面打罵著奪回來”。所以,當(dāng)王婆發(fā)現(xiàn)平兒偷穿著爹爹的大氈靴子時,便“宛如一陣風(fēng)落到平兒的身上,那樣好像山間的野獸要獵食小獸一般兇暴”。冰天雪地里,平兒只能赤著腳回家,王婆卻說“一雙靴子要穿過三冬,踏破了哪里有錢買?”在貧窮的父母眼里,一切都指向了錢,孩子遠遠沒有生計和物質(zhì)重要。貧病之下的人,不是這世間的主宰,而是被剝奪、吞噬了主體性的奴隸,無法呈現(xiàn)自我生命價值,更沒有生存的安全感。
(三)生育疾苦,猶過鬼門關(guān)
金枝和成業(yè)偷食禁果,未婚先孕后,因為焦慮、害怕、羞恥,覺得“肚子變成個可怕的怪物”“她的心立刻發(fā)嘔一般顫栗起來,她被恐懼把握著了”。就連“兩個蝴蝶疊落著在她膝頭”,她也覺得這是“邪惡的一對蟲子”,仿佛變成了“玉米田上的稻草人”一樣茫然無助。此刻的金枝,受到周圍環(huán)境和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認(rèn)為自己的懷孕是不道德的、邪惡的,是身體的畸變,所以她感覺走投無路。孕育了新的生命,沒有給金枝帶來為人母的幸福感受,反而讓她心理上陷入絕境,這是男權(quán)中心的社會體制對女性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控制,把女人的名分、節(jié)操置于個體感受之上。所以金枝不得不在屈辱、嘲笑、羞愧中匆匆成婚。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五姑姑的姐姐臨產(chǎn)時,痛苦到“不能坐穩(wěn),她把席子卷起來,就在草上爬行”,但是接生婆說“把孩子還要養(yǎng)到草上。壓柴,壓柴,不能發(fā)財?!逼牌疟惆严碌牟癫菥砥饋砟米撸斡伞肮庵碜拥呐?,和一條魚似的,她趴在那里”。當(dāng)孩子有難產(chǎn)癥狀時,“女人忽然苦痛得臉色灰白,臉色轉(zhuǎn)黃”,可是家里人卻“為她開始預(yù)備葬衣”。這時候丈夫不但對她吆五喝六地咒罵,還拿起身邊的長煙袋來砸她,并端來一大盆涼水潑向她!可憐大肚子的女人,只能“脹著肚皮,帶著滿身冷水無言的坐在那里”。此刻,她“一點聲音不許哼叫,受罪的女人,身邊若有洞,她將跳進去!身邊若有毒藥,她將吞下去?!鄙⒆映闪藢ε说囊环N酷刑,要從鬼門關(guān)走一遭,生死只能由著運氣,無人疼惜和愛憐,只有來自男權(quán)世界的暴力和鄙棄。而一個生命的生和死,比一株茅草、比一只牲口還要卑微。作者在小說中,多處出現(xiàn)動物生產(chǎn)的描寫,這樣的對照性描寫,把女性偉大的生育行為和牲口放在一起,暗示人和動物沒有什么區(qū)別,更突出了女性的悲慘境遇。
(四)死如螻蟻,命賤若草芥
蕭紅的《生死場》中,描寫各色各樣女性的死亡,如小金枝、王婆、麻面婆、女學(xué)生,等等。在眾多女性的死亡中,作者對于月英的描寫最觸目驚心。月英是打漁村最美的女人?!八侨绱说臏睾停瑥牟宦犓呗曅^,或是高聲吵嚷。生就的一雙多情的眼睛,每個人接觸她的眼光,好比落到棉絨中那樣愉快和溫暖。”可是,這樣的一位美人,卻最終死在了病痛的折磨和男人的冷漠里。月英患上了癱病,生活無法自理,起初丈夫也還算盡心地替她去請神,到土地廟燒香索藥。但是,當(dāng)月英的病不見好轉(zhuǎn),男人覺得自己仁至義盡,就剩下殘忍和冷漠了。王婆去看望月英時,她已不成人樣?!耙恍┡判刮镅徒四亲⌒〉呐韫恰薄耙恍┬∏x在蠕行,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蟲在那里活躍。月英的身體將變成小蟲們的洞穴!”她照著鏡子,悲痛地大哭起來,無限的絕望。丈夫看到月英快不行了,一口水都不給她喝,甚至拿走了被子,用冰冷的磚塊靠著她的身體??蓱z的月英瘦得皮包骨頭,“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變綠,整齊的一排前齒也完全變綠,她的頭發(fā)燒焦了似的,緊貼住頭皮。她像一頭患病的貓兒,孤獨而無望。”男權(quán)中心的社會里,女人的生存意義就是工具般被使用、被奴役,一旦失去了這個功用,就會被拋棄。物質(zhì)的匱乏,思想的愚昧,人性的冷酷,精神家園的荒涼,讓人觸目驚心、不忍直視。
二、女性婚戀悲劇形成的原因
首先,從歷史根源上看,中國幾千年的社會文化中,男性話語霸權(quán)和父權(quán)制度一直延續(xù)。蕭紅《生死場》中描寫的女性,生活在中國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偏僻落后、原始混沌的東北鄉(xiāng)村。這里的一切遵循大自然生養(yǎng)繁殖的天性,女人沒有地位,沒有生存價值、生命意識,沒有話語權(quán),女人必須依附于男性的傳統(tǒng)觀念深入人心,代代相傳,成為靈魂的沉重枷鎖,但是她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并不自知。男權(quán)社會強大的傳統(tǒng)道德習(xí)俗,根深蒂固的封建禮教的層層束縛,讓很多女性從出生就被套上思想枷鎖,不自覺去維護男權(quán)統(tǒng)治,成為他們肆意踐踏女性的幫兇,那些長期被摧殘、被踐踏、被奴役的女性,必然產(chǎn)生異化病態(tài)的心理,去欺辱更弱小的人,以轉(zhuǎn)移或者淡化自身的痛苦。如《生死場》里,同樣處境卑微的窮縫婆子們,在金枝受到男人欺辱時,都成了“看客”,不僅沒有出手相助,連最起碼的同情憐憫也沒有,對她冷嘲熱諷,戲弄揶揄,以給自己窮困麻木的生活增添一點笑料。又比如那些“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女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受盡屈辱磨難,角色轉(zhuǎn)變以后,就把自己曾經(jīng)最痛恨的行為變本加厲地發(fā)揮到兒媳身上,似乎這樣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和能耐,找到一絲絲心理補償。
女性婚戀悲劇的第二個原因,是女性群體情感心理上的軟弱與依賴、獨立人格的缺失,以及對男性尊嚴(yán)的維護。這不是口頭上高喊幾句“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就能解決的,而是要清醒地認(rèn)識到,這是一條任重道遠的路途,女人不僅要追求政治地位的平等,還要實現(xiàn)經(jīng)濟的獨立,以及思想意識的徹底解放。這一點其實在蕭紅本人身上就有非常明顯的表現(xiàn)。作為封建包辦婚姻的叛逆者、反抗者,她一方面敢作敢為,突破世俗,努力追求獨立,達成自己的夢想;但是另一方面,在那樣的社會中,女人很難實現(xiàn)經(jīng)濟上的自給自足,所以在困頓的生活面前,她又不斷地動搖妥協(xié),覺得自己是個弱者,依戀男性的保護和同情,在情感上更是深陷泥沼,無法自拔。所以,真正的獨立女性不但要維護自己作為“人”的獨立存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維護自己的生命尊嚴(yán),追求與男性的人格、政治平等;而且還要真正的認(rèn)同自己的性別角色與使命,接納自己的“母性”與“妻性”,活出女人獨特的詩意與風(fēng)采。
三、解讀女性婚戀悲劇的現(xiàn)實意義
為受苦受難的女性指出一條光明的出路,蕭紅對女性婚姻悲劇的關(guān)注、思考與叩問,已經(jīng)賦予小說深刻的意義。這也給生活在現(xiàn)代的我們很多積極的啟發(fā),讓我們更好地觀照自我,探索自己生存的使命與價值。
首先,女性要與時俱進,打破男權(quán)至上的傳統(tǒng)觀念,不斷學(xué)習(xí)成長強大,主動去適應(yīng)社會的發(fā)展,實現(xiàn)經(jīng)濟獨立和思想解放,這樣才能徹底擺脫女性依附性的社會角色,去發(fā)展獨立自主的個性,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意義。在現(xiàn)代某些家庭里,還延續(xù)著“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相處模式,在家養(yǎng)育孩子包攬家務(wù)的家庭主婦,既沒有自己的交際圈,也沒有自己的經(jīng)濟來源,更不要談獨立自主的人格了,這種完全以男人為中心、由男人供養(yǎng)的狀況是比較危險的,很容易在男人意志的支配下,失去獨立自由和主見。所以,即使是家庭分工的需要,女性也不能放棄自我,一定要保持精神獨立,有經(jīng)濟支配權(quán),這樣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其次,現(xiàn)代女性要真正打破封建意識,樹立正確理性的生育觀,維護自己的生育權(quán),摒棄“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思想,這樣才能將自身從生殖奴役中解放出來,尊重自己內(nèi)心的需求,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實現(xiàn)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獨立和自由?,F(xiàn)實生活中,許多女性雖然受過高等教育,卻依然深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有人認(rèn)為“多子多福”,有人配合男方“先生兒子再結(jié)婚”,或者對腹中的嬰兒進行性別選擇,說到底,這仍然是一種人格缺鈣,也是對自我生育權(quán)利的不尊重。
總而言之,蕭紅以獨特的女性視角與感受,展示并拷問著女性的婚戀悲劇,我們不僅從要從這些文字中讀出作者對于命運的反抗與控訴,更要站在時代背景下,體味其作品用情之悲憫、用心之良苦。唯有不斷追求女性人格精神的獨立與解放,才是對作者泣血之作的最好緬懷與致敬。
參考文獻
[1]蕭紅.蕭紅小說名篇[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
[2]張麗娜,耿淑英.蕭紅小說的女性意識[J].遼寧師專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5):43-44.
[3]蕭紅.生死場[M].長春: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16.
[4]王觀泉.懷念蕭紅[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
[5]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1986.
[6]董玉芝.從女性視角解讀蕭紅《生死場》中的女性悲劇[J].名作欣賞,2008(08):49-51.
[7]鄧益.女性世界低矮的天空—蕭紅《生死場》底層農(nóng)村婦女的生存困境與婚姻悲劇[J].小說評論,2011(S1):111-114.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XIAO Hong describes the miserable life conditions of rural women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in feudal society. She gradually uncovers the veil of women's tragic fate from four aspects: survival, marriage, childbirth and death. This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us to interpret society and look back on history, but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enlighten modern women to realize their own life value and pursue the right to live independently and freely.
Key words: XIAO Hong; tragedy of women's marriage and lo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