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梅
【摘要】當前,核心素養(yǎng)成為各個階段教育教學的一項根本目標.在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使得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教育意義得到了進一步凸顯.核心素養(yǎng)側重于教育前瞻性,這樣的特點為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新思路.以新課改為導向,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將核心素養(yǎng)納入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逐漸實現綜合發(fā)展的目標.本文就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課堂教學改革措施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改革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即數學抽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直觀想象、數學建模、邏輯推理.以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和導向實施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基礎教育發(fā)展的新方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對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形成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并能在日常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尋找核心素養(yǎng)和數學課程之間的契合點,選擇與小學生認知能力相符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和技巧,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一、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基本認知
從定義的角度來看,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接受教育時,逐漸形成的適應未來社會以及個人發(fā)展的關鍵品格以及能力,體現在知識、能力、情感、思想觀念等層面.具體而言,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應該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作為側重點,不僅應該為學生講解教材中所包含的理論知識,更應該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更多機會,組織其進行實踐與探究,為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提供推動力.要想達到向學生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要求教師自身能深入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特點
(一)側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的目標作為主要的教育理念,使得講解的教學內容以及選擇的教學方式能夠適應全體學生.教師自身應該具備教育前瞻性,將教育目光放遠,重視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應該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更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側重于培養(yǎng)其形成探究能力、邏輯思維、實踐能力等,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并不能取決于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所講解的數學知識多少,應該將學生掌握與理解數學知識的情況作為判斷依據.不同的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存在較強的差異性,并不是教師能講解多少數學知識,學生就能達到相應的理解程度.如果教師所講解的數學知識無法被學生理解,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并不優(yōu)質,使得教師的時間與精力被浪費.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導向下,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應該重視對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
(三)及時針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
要想達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教師應該善于及時反思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總結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解決.教師不僅應該反思自己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是否切實有效,是否契合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是否能夠使學生接受數學知識點.還應該積極學習教育理論,汲取教學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從而積極尋找更加契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的數學教學方法,以達到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很多小學數學教師一味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數學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工具,將所有的課堂時間都用于教師自身講解數學知識,使得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較為被動,難以將其在數學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傳統(tǒng)課堂體現了教師的主體性,并沒有為學生提高綜合能力提供較大的空間.這種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課改以及核心素養(yǎng)理念,無法切實滿足小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需求.其次,教師對于教學重點的選取有所偏差.教師一味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為學生講解重要的知識點,習慣性預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這就使得小學數學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難以契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得學生很難理解與消化數學核心知識,創(chuàng)新意識難以得到提高,對于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課堂教學策略
(一)融合生活化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思維特點主要呈現出形象性.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一味傳授抽象化數學知識的方式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數學抽象強調了通過數學教學這個過程使學生的思維由形象性過渡到抽象性,從而對數學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針對這樣的教育改革方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數學知識能更加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促進其實現思維的轉變.例如,教師講解到“分數”這個部分時,可以拿出兩個西瓜,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分西瓜”的情境,教師準備兩個相同大小的西瓜,一個分給男生,另一個分給女生,都是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班級中找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分別是8和3,那么每個男生和女生所分到的西瓜就分別是18和13,學生能直觀看到每個女生的西瓜比男生的大.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生講解“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越大,分數越小”的知識點.
(二)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數學核心素養(yǎng)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形成適應未來社會和個體發(fā)展的品格和能力.這就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思維交流和深入探究的機會.在小學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教師可以嘗試組織學生以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例如,教師講解到“圓錐的體積”這個部分時,可以對班級的學生實施小組劃分,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圓的知識、圓柱的體積公式等內容嘗試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每個學生思考這個任務的切入點不同,思維的深度也不同,有的學生著重分析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并將圓柱體積公式作為基礎進行探究;有的學生會分別設置不同的定量和變量,比如,底面半徑和高,分析圓錐體積公式的組成要素等.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究的過程是其思維發(fā)生碰撞和互相啟發(fā)的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逐漸形成核心素養(yǎng).
(三)轉變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
要想使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育改革中發(fā)揮作用,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革新教學理念.首先,生本理念.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盡量將更多的課堂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學習,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其次,合作理念.合作意識是新時代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合作課堂,將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內涵融入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給予啟發(fā).最后,自主理念.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側重于啟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在自主學習意識的驅動下,主動對數學知識展開探究.
(四)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翻轉課堂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輔助工具,將其運用于教學中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還能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為學生構建翻轉課堂.例如,教師講解到“百分數和比”這個部分時,課前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總結下來,比如,百分數的定義、百分數的性質、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等,將對這些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上傳網絡,供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所反饋的學習難點展開詳細的點撥和講解,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后,教師可以督促學生反復觀看微課,對教師在課堂上強調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和鞏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自己嘗試運用百分數表示一些數據、建立扇形圖等,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逐漸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五)巧妙設計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把培養(yǎng)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側重鍛煉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使學生能夠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邏輯推理能力.從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看,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為學生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得到驅動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例如,教師講解到“米和千米之間的換算”這個部分時,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問題:“從前,有一個游戲屋,這個屋子一共有2個門,其中第一個門上面有2把鎖,上面標注著400 cm和5 dm,門的下面有很多把鑰匙,鑰匙上也標注出不同的長度,比如4 dm、4 m、5 mm、500 mm,你認為哪一把鑰匙可以將門打開?并說一說你的理由.第二個門也同樣有2把鎖,上面標注著3 km和5 000 m,鑰匙的長度分別是3 000 m、300 m、50 km、5 km,那么你知道如何打開門嗎?”通過這種契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夠得到鍛煉,提高其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六)借助課堂游戲強化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在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當中,數學運算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計算屬于數學課程基礎的范疇,對學生未來學習更加深入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質量發(fā)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課堂教學為平臺,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yǎng).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游戲是其比較喜歡參與的一種活動形式,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樂趣.因此,以核心素養(yǎng)理念為導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課堂游戲,帶領學生進行數學運算訓練活動.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在感受游戲樂趣的同時,自身數學運算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師講解到“四則運算”這個部分時,可以抓住小學生的好勝心理,為學生設計一個游戲——計算闖關.教師運用計算機在屏幕上彈出一個小程序,其中包含20道四則運算的計算題,每道題代表一個關卡,學生每完成一道計算題,才能進入下一道,如果計算錯誤則需要重新計算.教師可以讓學生比一比誰能在更短的時間內闖過所有的關卡.這種游戲具有一定的競賽性質,學生要想贏得比賽,就需要認真聽講與學習.這種游戲的形式能夠更好地將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師所面臨的一項任務,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在教育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指導下,融合生活化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轉變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翻轉課堂;巧妙設計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借助課堂游戲強化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本文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課堂教學改革措施展開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段雅琴.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9(8):138,140.
[2]朱華軍.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