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佳
隨著高考改革的進行,高中物理的學習地位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大學都重視學生高中的物理成績。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更要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思考。
高中生正處于升學的關鍵階段,面臨的學習壓力很大。再加上物理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存在很大的困難。一些高中生對物理缺乏學習興趣,因而物理成績普遍較差。由于一些學生從剛開始學習高中物理就覺得這門學科學習起來很難,就失去了學習信心,導致基礎知識沒有學好,越到后面越學不進去。長此以往,高中物理成績一落千丈,部分學生對高中物理學習完全失去學習動力,從而導致物理越來越差。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時,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1],從而實現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例如,講解“動量守恒定律”的第五小節(jié)“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牛頓球碰撞的視頻,然后讓學生觀看視頻后圍繞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和完全非彈性碰撞的定義展開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展開: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是怎樣區(qū)分的?發(fā)生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后兩個小球的速度各有什么樣的變化?造成兩種碰撞后,兩個小球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圍繞以上幾個問題展開小組討論,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完全非彈性碰撞這三個名詞的認識和理解,以及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運用動量能量的觀點解決碰撞的綜合性問題?!皬椥耘鲎埠头菑椥耘鲎病边@一小節(jié)的內容比較難學,需要學生基于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守恒定律的基礎,展開進一步的學習。通過小組討論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物理學習離不開實驗探究。實施探究性學習,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高中物理的定理、定律離不開從物理實驗中獲得的結論。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更要重視對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更加懂得物理的定律離不開實驗。
例如,講解“機械振動”的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內容時,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進行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教學時,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參與到實驗探究過程中,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點多而雜,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僅靠上課所講的內容難以使學生掌握全部知識,還要通過布置課下作業(yè)提高學生對課上所學知識點的利用能力。布置課后作業(yè)是學生對老師課上所講知識進行反復鞏固的最佳方式。讓學生課下完成課后作業(yè),不僅有利于學生更牢固地掌握課上所講的知識點,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講解完“機械波”的第三小節(jié)“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后,可以通過布置課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通過課后練習,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盲目地將物理公式與物理原理講授給學生,但大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這些公式和定理,而是盲目地記下去運用,這對學生學習高中物理是非常不利的。隨著新課改的提出,高中物理也越來越強調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