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雅倩
(河北省邢臺市平鄉(xiāng)縣第二中學 河北平鄉(xiāng) 054500)
以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教學主要是給學生灌輸自己的理解,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還有很多教師將閱讀和寫作分開教學,限制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要想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就要將寫作和閱讀教學進行融合,采取有效的融合措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首先,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任務一般就是讀和寫方面的,將閱讀和寫作進行融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學習重點以及方向,教師也能有目的性的指導,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其次,可以體現(xiàn)出學生在教學和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滿足新課改要求。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比和模仿,將閱讀和寫作進行結(jié)合,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要讓學生閱讀課文,感受其中蘊含的魅力,之后再讓學生結(jié)合“魅力”仿寫,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到的知識,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改善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1]。仿寫的形式也很多,如,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文,選擇其中的優(yōu)秀詞句讓學生模仿寫作;還可以選擇修辭手法讓學生模仿寫作;選擇修辭手法練習仿寫;零散仿寫;結(jié)合文章主題仿寫等。在“濟南的冬天”教學中,其中對于景物描寫就十分精妙,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課文中的優(yōu)秀詞句,提升自己的寫作質(zhì)量。比如,“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這句話中就用了兩個“臥”字,使用了擬人的手法,前面的臥字描寫出了村莊的寧靜和安詳;后面的臥字則體現(xiàn)了房頂上雪寧靜的狀態(tài),兩句話中通過精妙的使用“臥”,展現(xiàn)了村莊的安靜。另外,課文中多處用到了擬人的修辭,比如,“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忍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運用擬人修辭,給水賦予了靈氣,生動的展現(xiàn)出水的活潑可愛,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情感,其十分喜愛濟南的冬天。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使用精妙的詞、句,練習仿寫,還可以依據(jù)文章主題,運用文章中的寫作手法,以“家鄉(xiāng)的冬天”為話題進行仿寫。比如,在仿寫練習中,學生就用擬人修辭手法,仿寫了語句“在一陣陣刺骨的寒風中,冬姑娘來了,她悄悄的來了,穿著薄薄的輕紗衣,赤著小腳丫,長長的銀色閃光法把她襯托的更美了,長長的睫毛下是洋娃娃般的大眼睛,在一閃一閃微笑的看著我們”。
比如,人教部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其主題就是“生活的記憶”,寫作主題是“學習寫人物小傳”。在教學之前教師要先給學生展示這一單元的寫作主題,之后指導他們立足于單元導入,整體預習這個單元的文章,并讓他們結(jié)合教材中的課文和單元寫作要求,先總結(jié)寫傳記的要點以及注意事項,明確這一單元的傳記書寫對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指導他們?nèi)绾蚊鞔_傳主,一定要是自己想寫或是自己崇拜貨敬佩的人,另外,其資料要容易收集和整理。將閱讀和寫作模式進行融合,需要對寫作以及閱讀內(nèi)容實施二次開發(fā),教師要依據(jù)學生整理情況、文章重點和難點,從單元中的課文中選擇有價值的語段,建立寫作支架,明確寫作任務。例如,在學習“藤野先生”時,第六段和第七段就對藤野先生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外貌進行了描寫,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其高尚的品格。教師要從中挖掘?qū)W習元素,即描寫人物時要把握住特點,以便讀者更好的認識人物,加深讀者的印象。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精煉的語言描寫、簡潔的外貌描寫、形象的神態(tài)描寫,描繪出課前確定的傳主特點。這篇課文的閱讀要求是理順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事例,感受作者對其的懷念,教師就可以找到學習元素,讓學生在描寫人物時使用典型事例。在對人物進行描寫時,為了達到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目標,就要通過小事的描寫反應一件大事或是一個主題。在描寫事例的過程中,要具體的刻畫,進而發(fā)揮畫龍點睛的效果。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選擇一個可以體現(xiàn)出傳主讓人敬佩的精神品質(zhì)的典型事例;在描寫事例時注重描述傳主語言和重點細節(jié)地方,要體現(xiàn)出傳主的性格特質(zhì)”。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于文章的整體把握,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明確文章主題,感受作者內(nèi)心情感,進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某個部分實施寫作練習,如,改寫、拓展寫作、續(xù)寫等[2]。比如,教師在詩詞教學中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拓展寫作練習,詩詞的語言精煉,但是其中卻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和哲理,對學生而言較為抽象,而通過拓展寫作練習,就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劃分段落,進一步了解課文。比如,在“渡荊門送別”教學中,教師給學生講解完知識點之后,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把故事改編成記敘文,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認識作者,提升他們的寫作技巧。
將閱讀與寫作模式進行結(jié)合,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讀寫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