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大學生能否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進行有效的管理,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成長、生活以及學習。高校大學生應當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需要對各類不同因素導致的壓力進行有效的應對,從而在生活和學習中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促進學業(yè)進步,提升綜合素質,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情緒管理;壓力應對
實際上,大學生情緒和壓力的管理是調節(jié)和控制自身情緒的一個過程,包括對自身和他人情緒的控制、引導、協(xié)調、認知,目的是使個人情緒狀態(tài)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情緒和壓力管理的常用方式主要有關注問題策略、關注評價策略和關注情緒策略。
一、關注問題策略
所謂的關注問題策略,實際上就是對情境進行控制,通過對不同情境的選擇,或者是以某種手段對情境進行改變,以期對情境進行控制。
情緒改變和壓力降低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對壓力產生的環(huán)境進行改變。當壓力存在時,人們會尋求各種方式來減壓,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對所面對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也可以理解為對壓力環(huán)境進行改變。例如學生擔心考試出現(xiàn)問題,他們就會通過呼吸練習達到平心靜氣以利于進一步復習。
而壓力環(huán)境改變的主要方式就是控制感的增加,如果個體感覺到自身無法對壓力進行有效處理,就會有恐懼感產生,但是當個體覺得有更多資源足以應對壓力時,就會萌生挑戰(zhàn)欲。個體對環(huán)境進行控制的實際控制力和所產生的感受也各有差異,從而影響到情緒穩(wěn)定和應激應對策略。例如面對期末考試,平時不學習的學生會因為日常無積累而產生恐懼感和焦慮情緒,而那些日常投入較多精力學習的學生,考前雖然也會有壓力產生,但是他們更希望自己有更加出色的表現(xiàn),從而能夠有效克服壓力,取得好的成績。
控制感增加的手段可以歸納為兩類。首先是用可視化成功控制生活,例如學生想要完成一篇論文,那么他們首先可以想象通過在圖書館中認真整理筆記可以獲得怎樣的支持和收獲,而不僅是在領獎臺上領獎。如果想在實驗比賽中獲獎,就可以想象自己如何進行相關的實驗籌備及實驗過程可能帶來怎樣的發(fā)現(xiàn)。總的來說,假如說學生希望迎接挑戰(zhàn),那么就應當想象當挑戰(zhàn)出現(xiàn)時,他該如何行動如何應對,從而給予自己更多信心和方向,增加控制感。
其次是以心理預防手段對控制進行獲取。人體接種疫苗,通過免疫系統(tǒng)進攻并對這些疫苗病毒進行識別,從而使病毒真正來臨時能被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擊敗。相應的,為了獲取良好的抗壓能力,大學生就應當主動地讓自己處于一些可承受的壓力環(huán)境中。例如學生要參加演講比賽,會有很多觀眾,那么他可以提前練習在朋友群體中進行小規(guī)模的演講,以這樣方式對情境控制能力進行獲取。
二、關注評價策略
所謂的關注評價策略指的就是對人們思考的情境進行改變的手段,對消極情緒進行遏制或者生成積極的情緒。假如說某個事件已經發(fā)生并無法進行改變的情況下,個體無法有效地控制情境,這樣情況下就需要換一個角度思考。首先可以通過重建認知,對負面情緒進行改變。關注評價策略就是對于某一情緒誘發(fā)的事件解釋或信念進行改變、對于他人的評價進行控制、或者是困難情景解釋進行控制的策略方法,這樣能夠減少一些負面情緒,甚至會誘導積極情緒的產生。個體對特殊情境進行重新解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重新評價評價的過程,而這種重新評價也就是將自身的關注角度放在積極方面。比如說一個畢業(yè)生在就業(yè)過程中屢屢受挫,他可以通過“積累經驗,為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做準備”的意識來消解碰壁所帶來的消極情緒,繼續(xù)積極求職,這就是一個認知重建的過程。
認知重建的有效方式也有兩個。一是對于情境中能夠導致負面情緒發(fā)生的方面進行忽視,轉而關注一些原本不重要的方面,轉移注意力,使得負面情緒體驗得以減少。有相關研究已經證實,要求大學生對于自己被拋棄或排斥的感覺進行回憶后再讓他們去關注和描述周圍的物理環(huán)境,學生因前者所產生的憤怒情緒會明顯減少。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原諒他人,指的就是從一些傷害性的行為中探求能夠被自身所接受的解釋。實際上個體通常情況下都會在腦海中設定一些規(guī)定,如果他人違反了內設的規(guī)定,就會有怨恨產生,認為不原諒即是對對方的懲罰,但實際上自己也是處于生氣的狀態(tài)。要拜托這一消極情緒,就要尋求一個事件中自己可以接受的合理解釋,已達到雙方的和解和自我情緒紓解。
三、關注情緒策略
個體已經對自己的情緒有所體驗,同時想要對自身情緒進行改變時,就可以運用關注情緒策略。關注情緒策略和關注評價策略最大的不同在于關注評價策略是對于負面情緒進行阻止,而關注情緒策略是對當前的情緒進行“關掉”或減少。當自身不能有效的控制壓力源也不能選擇重建評價時,個體就需要運用關注情緒策略。
關注情緒策略也有兩種手段。首先是對情緒進行表達,即一般意義上的釋放情緒,是對自身情緒進行感受的同時將其表達出來。但是有研究也證實了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行釋放和表達之后,也會讓他人產生不良情緒。另外,有可能催生其他問題。例如情緒發(fā)泄不當可能會引發(fā)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進而產生溝通上的焦慮產生。
四、總結
人們想要更好的緩解壓力,避免焦慮會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方法。當前很多高校大學生在管理情緒和壓力過程中運用的策略過于單一,但是也可能一個單一的策略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學生對于一問題不能夠完全解決,通過控制問題情境或者是想象等方式對問題進行控制,也許就會有效的緩解不良情緒和由此產生的壓力。當學生不能有效地控制情境時,應該選擇重建評價方式,轉換視角,重新審視所遇到的問題。學生也應當意識到關注情緒策略對于管理情緒和壓力來說也有著很高的價值,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手段或者備選手段。在這里,相關研究告誡人們遠離“盡情宣泄負性情緒”這一流行的說法。因為它不會使人們感到輕松,反而會產生火上澆油的效果。折中的方法常常是最好的——思考問題并與別人討論,學會把情緒寫出來。有規(guī)律的鍛煉有助于情緒控制,目前很多高校舉行的“三走”活動在這方面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值得廣泛推廣下去??傊煌呗缘倪x擇是由學生所處環(huán)境和自身實際情況決定的,合適的策略才是更有價值的策略。
參考文獻:
[1]趙俊萍.論當代大學生的情緒管[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26(4):13-15.
[2]James W·Kalat,Michelle N·Shiota.Emotion[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305-312.
[3]楊瑾,季宜敬.大學生幸福學習模式的心理學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12)
作者簡介:
李雅婷(1985—),女,山東高密人,研究生,講師,濰坊學院,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