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敘兵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物理知識的起點,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除了需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外,更需要注重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知識、能力及情感態(tài)度的共同發(fā)展,才可以更為靈活的應用物理知識。本文基于目前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情,對如何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3-0109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對于那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往往無法深入理解,而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模式也只能讓部分學生深入理解,無法兼顧到全體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而實驗教學則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機會,給予每位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的機會,構建更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還能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分析與研究如何更好地實施物理實驗教學十分必要。
一、切實重視演示實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物理演示實驗具有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為學生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guī)律,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倍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動作記憶效率比語言文字記憶效率要高好幾倍,“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物理尖子生對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過程具有很強的“悟性”,這種“悟性”源于對日常生活豐富的感性認識。對物理學習有障礙的人,其最大的障礙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對日常生活的用心觀察,頭腦中缺乏感性經(jīng)驗,而這些感性經(jīng)驗恰恰是物理思維的基礎。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首要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物理現(xiàn)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師不僅要用好《新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演示實驗,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話、一幅插圖、一道習題也可以將它搬上“講臺”進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僅是“教師演,學生看”,還可以是“教師導,學生演”,即邊學邊實驗。例如:利用雞蛋做實驗。雞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導學生利用雞蛋做實驗,既可說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給學生提供親自參與實驗操作的機會
以目前較多初中物理教師的實驗教學來看,很多實驗教學都脫離了“實踐出真知”這一基本原則。實際教學之中往往存在教師操作實驗、講實驗的情況,在這樣的實驗教學背景下,學生根本沒有接觸與操作實驗的機會,自然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久而久之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會越來越差。這就需要物理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為其提供親自參與實驗操作的機會,這樣既能夠達成興趣培養(yǎng)教育目的,又能夠為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更好提升奠基。比如,在學習《平面鏡成像》內(nèi)容時,本節(jié)課主要是圍繞平面成像的特點來教學,針對此問題教師可以從以往大量的講解中走出來,給學生提供操作實驗的機會,先鼓勵學生設計實驗,合理選擇實驗器材及確定實驗方案,之后基于學生的想法,將全班劃分為不同的實驗小組,讓學生通過合作完成整個實驗過程。
通過對學生實驗過程的調查發(fā)現(xiàn),各小組都用到了薄玻璃板、支架、兩根蠟燭、刻度尺等實驗器材,并通過對移動物不同位置的觀察,記錄了幾組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小組內(nèi)成員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與討論,從而得出了組內(nèi)實驗結論。基于各小組的實驗結果,教師可以進行補充與歸納,讓學生對平面鏡成像這節(jié)課的知識有深入的理解。相信通過學生親自參與實驗操作過程之后,不僅其知識理解深入有所增加,而且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及合作能力都會得到大幅度提升,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好地提升物理學習興趣。
三、合理應用生活中的實驗教學器材
每所學校的物理實驗器材都是有限的,此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局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針對此情況,除了學校想方設法請求教育部門撥發(fā)資金購買實驗教學器材之外,教師還需要主動參與到制作簡單實驗器材之中,以此來促進物理實驗教學更為順利的推進。比如,在學習《大氣壓強》內(nèi)容時,可以不用覆杯實驗來驗證大氣強的存在,而是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材料來開展實驗活動。即先讓學生從家中找到一個塑料瓶,然后將之裝滿水,在不蓋蓋子的情況下將塑料瓶底部鉆一個小孔,當水從此孔流出時,擰緊瓶蓋,能夠神奇的發(fā)現(xiàn)小孔竟然不流水了。通過這個有趣的實驗過程,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了很好的理解。由此可見,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基于實際內(nèi)容來決定是否應用專業(yè)的實驗器材,針對那些生活性較強的知識,可以應用生活中的簡易實驗器材,既能夠降低實驗成本,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并讓學生感知到物理知識與生活間的密切聯(lián)系,最終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四、開展趣味實驗教學活動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若想要將實驗教學的作用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就不能夠僅停留在課堂的實驗教學之中,教師需要具有開展多元趣味實驗教學活動的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利用實驗來探究、解決問題的習慣。為此,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開展拓展性的教學,鼓勵學生提出疑問,針對疑問設計不同的實驗驗證活動,或者鼓勵學生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出疑問,針對疑問設計不同的實驗驗證活動。相信在這些多元實驗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物理學習的畏難情緒會逐漸消失殆盡,全身心地參與到物理學科的學習之中,提高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及成績,促使物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毋庸置疑,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教與學的發(fā)展作用不可忽視。教師需要從思想及行為上重視實驗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實驗操作的機會,合理應用生活中的實驗器材,并開展多元化的趣味實驗活動,提高物理教與學的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小永.如何加強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中國教師,2014(S2).
[2]李建軍.淺談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9(2):95-96.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莊埠初中3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