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春
(北鎮(zhèn)市中醫(yī)院藥劑科,遼寧 錦州 121300)
相較于傳統(tǒng)的中草藥、中藥飲片,中藥注射劑具有作用時間短、起效迅速等特點,被廣泛用于惡性腫瘤、危重癥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但是,中藥注射劑存在成分復雜、原藥質(zhì)量不穩(wěn)定、質(zhì)量標準不完善、有效成分難以控制等不足,其安全性受到一定的影響。近些年,雙黃連注射液事件、茵梔黃注射液事件、刺五加注射液事件、魚腥草注射液事件等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頻發(f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報道[1],約有70%的中藥注射劑嚴重不良反應是由臨床不合理使用導致的,因此,為提高中藥注射劑的合理使用性及臨床安全性,本研究在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管理中應用臨床藥師干預,取得不錯的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7年第1季度(干預前)和2018年第1季度(干預后)中藥注射劑用藥病歷,病歷抽取自本院病案室,納入信息主要包括中藥注射劑的藥品名稱、生產(chǎn)廠家、制劑規(guī)格、溶媒類型、使用情況、使用數(shù)量等。
1.2 方法
1.2.1 中藥注射劑用藥病歷分析:隨機抽取2017年第1季度每個病區(qū)出院病歷各15份(出院病歷不足15份的科室則抽查該時間段的所有出院病歷)。同時記錄每份病歷的病歷號、性別、年齡、臨床診斷、中藥注射劑品種、藥物劑量、給藥途徑、療程、總用量、藥物不良反應等。根據(jù)藥品說明書和《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2]對各病歷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進行評價、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并提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實施干預。使用相同的方法記錄2018年第1季度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比較分析臨床藥師干預前及干預后中藥注射劑使用變化情況。
表1 干預前后中藥注射劑使用占比及使用合理性分析
1.2.2 臨床藥師干預:①完善本院現(xiàn)有的中藥注射劑使用手冊,手冊內(nèi)容主要包括中藥注射劑名稱、適應證、規(guī)格、用法用量、常見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②對已發(fā)現(xiàn)的中藥注射劑不合理使用問題采取針對性的干預,例如對于靜滴速度過快、溶媒選擇不當問題,發(fā)布對滴注速度或溶媒類型有特殊要求的中藥注射劑的品種以及合理用藥的建議;又如對于錯把川芎嗪注射液當作活血化瘀藥的超適應證問題,及時與相關科室的臨床醫(yī)師進行溝通等。③組織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講座,要求全院全體職工參加,在講座中通報發(fā)現(xiàn)的中藥注射劑不合理使用問題,并給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④聯(lián)合醫(yī)務科將中藥注射劑的合理使用情況作為每月醫(yī)療質(zhì)量管理的考核標準,并注意追蹤檢查中藥注射劑使用改進情況,定期匯總。⑤加強中藥注射劑不良藥物反應的監(jiān)測及評價工作,并及時將中藥注射劑不良藥物反應情況反饋給相關的科室。
干預后,中藥注射劑使用占比明顯低于干預前,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率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見表1。
干預前不合理用藥的92份病歷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單次用藥劑量偏大(29例)、超適應證用藥(44例)、溶媒用量過少(28例)、溶媒類型選擇不當(11例)、與其他藥品配伍使用(21例)、重復用藥(8例)、靜滴速度過快(5例)、連續(xù)用藥時間過長(9例);干預后不合理用藥的43份病歷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單次用藥劑量偏大(10例)、超適應證用藥(18例)、溶媒用量過少(9例)、溶媒類型選擇不當(4例)、與其他藥品配伍使用(6例)、重復用藥(4例)、靜滴速度過快(2例)、連續(xù)用藥時間過長(3例);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干預后單次用藥劑量偏大、超適應證用藥、溶媒用量過少問題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
中藥注射劑具有作用迅速、療效確切、生物利用度高等優(yōu)點,被廣泛用于惡性腫瘤、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但近些年,關于中藥注射劑所致藥物不良反應的報道逐漸增加,不但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還會引發(fā)患者及臨床醫(yī)師對中藥注射劑的信任危機。因此,積極推進中藥注射劑的合理使用是當前各級醫(yī)院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2017年第1季度本院中藥注射劑不合理使用現(xiàn)象普遍存在,中藥注射劑不合理使用問題主要包括單次用藥劑量偏大、超適應證用藥、溶媒用量過少、溶媒類型選擇不當、與其他藥品配伍使用、重復用藥、靜滴速度過快、連續(xù)用藥時間過長等,與前人研究報道相符[3]。針對存在的問題,實施針對性的臨床藥師干預,干預后,中藥注射劑使用占比明顯低于干預前,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率明顯高于干預前,單次用藥劑量偏大、超適應證用藥、溶媒用量過少問題明顯低于干預前,結(jié)果提示臨床藥師干預在促進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上是切實有效的。筆者體會,在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管理中施以臨床藥師干預,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①制訂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的量化指標或評價標準;②制訂中藥注射劑使用手冊,并及時更新中藥注射劑品種、新研究結(jié)果等;③隨時通報不合理使用現(xiàn)象,定時發(fā)布院內(nèi)藥物警戒信息;④及時將不合理用藥信息反饋給相關科室,并提出針對性改進意見;⑤重視中藥注射劑藥物不良反應的上報、分析、反饋工作等。
綜上所述,在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管理中施以臨床藥師干預,可有效提高中藥注射劑用藥的合理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