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榮
讀到一個故事,關于思維的。
兩個男孩走在森林里,他們年齡大小一樣。第一個男孩在教師心里是個聰明的學生,在父母眼中更是個聰明的孩子,當然他自己也認為很聰明;第二個孩子的情況恰恰相反,幾乎沒有人認為他聰明,他也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成績只是勉強及格而已,充其量人們只會說他精明或者機靈。
兩個男孩在森林里漫步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大麻煩:一個巨大的、兇猛的、看起來幾天沒吃東西的大灰熊突然出現了,更糟糕的是,這只大灰熊直接向兩個男孩沖過來。第一個男孩計算出灰熊將在17.3 秒內趕上他們,嚇得兩腿發(fā)抖。這時,他回頭看到他的同伴——第二個男孩正平靜地脫下登山靴,換上運動鞋。第一個男孩叫道:“你瘋了,我們決不會跑過灰熊的!”第二個男孩回答:“沒錯,但我只要跑過你就行了!”
這個故事摘自斯滕伯格的《思維教學》,副標題是“培養(yǎng)聰明的學習者”。撇開道德問題,顯然,上述故事中第二個男孩比第一個男孩聰明,這是真聰明。斯滕伯格告訴我們,思維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習者變得聰明起來。同時,故事也生動地告訴我們,思維方式和行動范式多么重要。
教師也是學習者,教師更應當是聰明的人。提出教師的“思維方式與行動范式”的命題,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優(yōu)秀教師成長提供了另一種視角和思路,開辟了另一種路徑和方法。我們很贊同。問題是,怎么研究名師的思維方式和行動范式,讓教師更聰明起來呢?我把目光投向了周衛(wèi)東。周衛(wèi)東,南京市長江路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培養(yǎng)對象,是個很聰明的人。他的思維方式與行動范式具有典型性,具有普遍意義,為我們提供了優(yōu)秀的范本。
周衛(wèi)東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教學風格,尋找教學風格后面的教學主張,尋找教學主張與風格的落腳點,尋找自己新的突破點、生長點和超越點。這樣的尋找,用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周衛(wèi)東很喜歡閱讀克里希那穆提的書,也常引用他的名言)的話來說,就是尋找源泉,尋找快樂之源,“如果一個人不能找到那個源泉,就會永遠陷入非永恒的悲哀中”??磥?,周衛(wèi)東的快樂源泉是他追求的動力。
周衛(wèi)東對自己的站位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描述:在數學教學歷程的線段上,自己站在哪里?是站在起點,還是站在中點?是站在中點,還是站在任何一點?當時他還沒有明確的答案,說明他還在尋找,尋找就是思維。而在尋找中一定會有思維的沖突,思維沖突解決的過程正是克里希那穆提所強調的“快樂之源”。
周衛(wèi)東是個非常快樂的人。我曾經這樣描述他的表情:“很隨和,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很真誠、自然,不矯情;他很有靈氣,悟性很高,常在思維的拐角處生發(fā)智慧。”快樂是智慧的表情,也是思維的表情?!罢驹谀睦铩钡膯栴},實際上是明晰自己發(fā)展處在什么階段、什么程度的問題,即自己的站位問題,明確自己“從哪里再出發(fā)”的問題。無疑,周衛(wèi)東在發(fā)展歷程的線段上,至少站到了中點,但他追求與尋找的實質是:我還在起點,準備再出發(fā)。這是一種狀態(tài),狀態(tài)特別重要。恩格斯曾這樣描述馬克思的狀態(tài):他是一艘隨時準備生火、啟航的軍艦,駛向既定的目的地。這是精神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源自思想上的不斷尋找,尋找新的出發(fā)點,獲得新的快樂之源。
周衛(wèi)東不斷尋找,最終找到駛向的目的地——數學育人,那里是真正的快樂之源。在他的理念中,教書育人既應當有“物質實體”,還應該有“精神實體”。數學育人是“物質實體”與“精神實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數學素養(yǎng)。他說:“如果說數學的概念、公式、定律(知識性成分)及所形成的各種數學能力是數學素養(yǎng)的物質實體;那么,經緯之間的信念品質、價值判斷、數學思想、理性精神、審美追求等深層次的因素,則是數學素養(yǎng)結構中的精神實體。這種蘊藏在知識性、能力性成分背后的觀念性成分,應是數學品格的應有之義?!彼倪壿嬀€索是:數學必備品格—數學素養(yǎng)—數學育人。其主要意思是,要從數學品格的必備走向數學育人的宗旨。而數學品格的必備要在四個方面著力:用數學本質去內化,用數學意識去涵化,用數學魅力去催化,用數學史實去感化,這“四化”分別對應的是理性質感、獨特風骨、情感基調與育人基因。如此思維是清晰的,它分明是邏輯思維。我們認為邏輯思維是基礎與重點,所有教師要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應在培養(yǎng)邏輯思維品質和能力上下功夫,而作為“思維體操”的數學教學,更要求教師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當然,在周衛(wèi)東的思維方式系統中,還有分析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實用性思維。斯滕伯格稱這三種思維為“思維三元理論”“三種思維模式”,這既是學生取得成功的關鍵,也是教師必備的思維品格。
放開來看,周衛(wèi)東基于思維必備品格的數學育人,其實是一張網,是一張思維之網,各種思維方式都能編織進網之中。一個教師頭腦里有沒有這張網是不同的,編織這張網必須要解放自己的頭腦,讓頭腦呈現開放的狀態(tài),讓各種信息都能進來,然后在頭腦中予以澄清、辨別、選擇、堅守。但是這張網是可以改變的,因為人總是需要不斷地以新鮮、渴望的頭腦來應付許多問題,因而人的思維是可以“轉網”的,即從這張網轉入另外一張網。這意味著,解放頭腦可以帶來創(chuàng)新思維,讓思維朝向新的維度,注入新鮮的信息。周衛(wèi)東“思維之網”轉換得比較快,也比較成功。不管怎么變、怎么轉,從其實質上看,這應當是一張信念之網,其信念當是育人。在這張信念之網中,思維比知識更重要。斯滕伯格說:“沒有知識,一個人無法思維;反之,沒有思維,知識又是空洞的,沒有活力的。”當然,思維引導下的行動范式也比知識更重要。因而周衛(wèi)東不斷地編織教學育人的信念之網,這是他思維方式的核心,是思維方式和行動范式的根本尺度,當然也是快樂之源的核心。
思維的活躍來自頭腦的解放、心靈的綻放,思維的活躍也離不開自己的猜想以至狂想。教育需要想象,開發(fā)什么樣的課程,是想象的結果;編成什么樣的教材,是想象的結晶;設計什么樣的課堂教學,頭腦里常有一張想象出來的圖式……教育本身就是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缺乏想象,沒有從黑暗的洞穴里爬出來,去尋找那來自洞口的光,便永遠沒有理想的教育,教育便會變得枯澀、蒼白、干癟。人類有一種對世界和自身最大膽的假想,被稱之“思想實驗”。思想實驗一般來說難以實現,但是它讓人們帶來頭腦風暴,帶來思想的激蕩,帶來思維方式的改變,進而改變行動范式。我們需要思想實驗的精神及猜想的特質。
周衛(wèi)東的想象力很強。想象力的發(fā)展,有個通俗的說法是:點子很多,很活。周衛(wèi)東這樣的特點在他的專著《應答與建構:我的小學數學教學的行與思》中體現得很充分。比如:數學價值的取向,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魅力,走進數學基本活動經驗,讓數學注入生活的靈性,直覺思維,講解有道,生長積累的根部營養(yǎng),提水與修筑“管道”……這些猜想首先基于豐富的實踐,但又在猜想后去推動實踐進入新境界。一個教師沒有想象力,抑或只是缺失一點想象力,教育便無創(chuàng)造性可言。雨果說:“想象,這是偉大的潛水者??茖W到了最后階段,便遇上了想象。”他的意思是,“想象就是深度”。一個缺乏想象的人,將不可避免地幽閉在個人的狹窄的情感緊促的小圈子里,而心靈的幽閉是不會有別的創(chuàng)造的。
可貴的是,周衛(wèi)東在想象之后進行聚焦與提煉,形成了自己的教學主張:高觀點、低結構、中溫度。他說:“高觀點、低結構、中溫度是一種新的教學視角。高觀點指向內容維度,進行大概念統整、思想性包攝、結構化關聯;低結構指向過程維度,注重設計大問題,催生真學習,培養(yǎng)思維力;中溫度指向情感維度,堅定‘第一目標’,堅守‘第一意識’,堅持‘第一習慣’?!彼U釋的思路很清晰,引發(fā)我們諸多的思考,當然,有些還可以再斟酌。不過,他的概括、提煉,是他思想淬化的結果,這難能可貴。“高觀點”來自德國著名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克萊因,周衛(wèi)東為此進行了闡釋:“從這一觀點出發(fā),我們不難生發(fā)更多的聯想:‘高’者,超出常態(tài)也。高觀點視角下的數學教學,也可以從內容的深淺維度(高觀點原初的含義)遷移到內容的寬窄維度,并進而推及思想的高低維度?!甭撓搿⑦w移、新的闡釋,便是周衛(wèi)東思維方式的又一特點和方法。教學主張明晰,周衛(wèi)東今后的數學教學,無論是研究還是實踐操作,有了更準確的落腳點,更有了魂靈,必將進入一個更加自由飛翔的狀態(tài),也隨時準備生火出發(fā),駛向新的目的地。
周衛(wèi)東是杰出的數學教師,又是優(yōu)秀的校長。當年我常去東臺,每次過去必到他任副校長的東臺實驗小學以及后來任校長的東臺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看望他。那時,他還相當年輕,像是個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卻已領導一個規(guī)模很大的學校了。他是個年輕的“老校長”,有著成熟、豐富的領導經驗。學校教師都很好奇,他在研究數學教學并且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又怎么管理學校、領導學校朝著新的方向努力的?這兩種思維方式、行動范式的結合點在哪里呢?結合的關鍵是什么呢?
答案隱匿在他的思維深處,也許他自己也不知道,但那答案,從他當教師時起就開始萌發(fā),在任副校長時慢慢滋長,在任校長時又漸漸壯大,然后在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任副校長時又注入新的信息和經驗,到了長江路小學任校長、書記,過往的一切匯聚在一起,產生沖撞,繼而相融、相通。于是,周衛(wèi)東更加成熟,更加壯大,創(chuàng)新精神從思維深處一下子迸發(fā)出來,凝聚在一起,又在高處自由創(chuàng)造。
當我把這一問題拋給周衛(wèi)東的時候,他給我發(fā)來三小節(jié)信息,以下是第二節(jié):“當校長其實是對教育的回報,尤其是對自己過去獲得那么多成長機會的反哺。做校長,回報的不是一個班的數學教學,而是整個教育理念,獲益者是全校學生和教師。從這個角度看,專業(yè)水平和能力同時也是做管理工作的強而有力的支撐,甚至能決定一校之長的管理高度。如果不能以專業(yè)服人,哪怕你是校長,教師都不會跟著你走?!彼姆答伜芸欤坏? 分鐘,可見他的思維敏捷,更說明這已在心底里沉淀很長時間了。
我們不妨在周衛(wèi)東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其一,周衛(wèi)東有個以專業(yè)為基準的“全然”的思維和行動范式。“全然”是克里希那穆提使用的概念,他談論愛這個話題時說:“你在意的是愛和它全然的行動。正是這個存在于每個個體之中的全然行動會形成完全不同的世界?!彼^“全然”,不僅指全部,而且指整體;也不僅是指整體,而且指排除其他的一切干擾,全心全意。這是我們共同的努力方向,不管是學科教師,還是校長,都應建構起這樣的范式,尤其是校長。作為教師校長、校長教師的周衛(wèi)東,正是這么去努力的。“全然”其實是“一盤棋”“心無旁騖”,一心為學校,一切為事業(yè)。我知道周衛(wèi)東有個習慣:每天早上6 點起床,6:30 到學校,6:30 點到7:20 讀書、思考、安排工作,還有硬性的寫作任務。這樣的習慣其實是他行動范式固型。能長期堅持,天天如此,實屬不易。其二,以專業(yè)為基準,全然思維與行動要以愛為中心。周衛(wèi)東愛家庭,愛工作,愛學校,愛學生,愛老師。愛是他思維方式、行動范式的核心。但是,愛,一定要跳出個人的小圈子,當“頭腦”以自我為中心建立圍墻的時候,愛就不存在了,也許這正是“博愛”的真正含義。其三,以專業(yè)為基準,學校發(fā)展不只是具體的工作目標、任務、項目,更重要的是更上位的“道”,即學校核心價值的追求與學校品格的鑄造。周衛(wèi)東以他的敏銳與智慧,圍繞“長江路”的文化意蘊提出了這么兩句話:“長長的路,慢慢地走;靜靜的水,深深地流”,詩意的表達,深刻的哲理,自然,巧妙,便于教師銘記于心,又化為行動,這是對地名、校名的文化意義的詮釋與創(chuàng)造,是對長江路小學辦學核心理念“和諧教育”的深悟和生動活潑的表達。“長長的路,慢慢地走;靜靜的水,深深地流”,顯然是每個師生的品格,也是一種克服功利、走向審美境界的思維方式與行動范式的活化,是一種文化符號。其四,置于學校背景下的思維方式、行動范式建構,要以專業(yè)為基準,以研究為方式,聚焦于關注、幫助、引領教師成長。周衛(wèi)東這方面工作是很有成效的,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教師成長,敢問“路”在何方》,圍繞成長之路來展開,用“繞得遠的路”,喻指要靜下心來,克服浮躁之心;用“踩出來的小路”,喻指要開放,學會選擇,學會開辟;用“管道之路”喻指發(fā)展的方向感、獲得感、開放感等。他的意思,絕不是以自己的思維方式、行動范式來要求教師統一化,恰恰相反,他鼓勵、引導教師都能形成自己專業(yè)發(fā)展的個性化理念和創(chuàng)造性路徑。
在教學研究與學校管理中,周衛(wèi)東要求自己沉靜、沉潛、自覺,要有教育家的情懷、日益精進的教學、與眾不同的風格。我想,周衛(wèi)東正是用愛、專業(yè)、研究等將個人的教學研究與學校發(fā)展之間搭起了平衡點,這樣的思維方式、行為范式是值得大家關注和研究的。讓我們記?。弘S時準備生火、啟航,駛向新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