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國
2019年以來,新鄉(xiāng)市教育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的指示精神,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先城后鄉(xiāng)、以城帶鄉(xiāng)、分層推進的思路,積極實施中小學課后服務改革,收到了顯著成效。
此項改革作為河南省唯一入選教育部2019年度全國基礎教育優(yōu)秀工作的案例,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具體來說,我們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
為解決“4 點半難題”,我們堅持“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把群眾呼聲當成工作號令,在沒有太多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不等不靠,勇于擔當,于2019年3月選擇部分市區(qū)學校和衛(wèi)輝市城區(qū)學校啟動課后服務試點工作。在試點工作收到階段性成效后,我們積極推廣衛(wèi)輝模式和成功經驗,確保了課后服務工作的有力有序開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我市對課后服務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座談會、現(xiàn)場會、觀摩會,推動了課后延時服務工作在全市迅速鋪開。市委書記張國偉多次與學校、教師、家長代表交流,并明確提出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工作,要既教書又育人,通過豐富延時服務的內容來深化素質教育,讓孩子們得到全面發(fā)展。
為切實將課后延時服務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我們始終本著學校服務保障、學生自愿參加、家長自主管理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對課后服務項目的自由選擇權、家長的自主管理權,全力支持學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推進課后服務工作。各校均成立了家長委員會,由家長委員會負責方案制定、日常管理、經費收支、效果評價。
針對新鄉(xiāng)市經濟發(fā)展狀況和財政收入情況,參考市區(qū)及各縣(市)的最低工資標準,我市建立了成本分攤、合理補貼、家委會管理的課后服務經費制度。其中場地、安保、水電、取暖、基礎教學設備等費用由學校負責支付,教師補貼及社團耗材等費用由家長均攤,每個學生每月費用在100 元左右。課后服務經費的定、收、管、支完全由家長委員會負責,做到??顚S?、 定期公示、公開透明。
我們重點建立了質量監(jiān)測保障、 校園安全保障、 成本合理分擔和財政兜底保障等機制,明確了嚴禁學校和教師參與收費、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 嚴禁集體補課及濫發(fā)津補貼等紀律,并成立由家長、教師、 督學等組成的監(jiān)督委員會進行全方位監(jiān)督,組建專職督學巡回指導組赴縣(市、區(qū))調研指導,確保了課后服務工作的持續(xù)、規(guī)范、深入開展。
截至目前,全市1046 所中小學開展了課后延時服務工作,占全市中小學??倲?shù)的63%;參與學生46.8 萬人,占全市中小學生總數(shù)的50%。其中,城鎮(zhèn)中小學192 所,占城鎮(zhèn)中小學??倲?shù)的96%; 參與學生25.8 萬人,占城鎮(zhèn)中小學生總數(shù)的88.2%。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了所有縣(市、區(qū))全覆蓋,呈現(xiàn)出學生參與率高、老師積極性高、家長滿意度高的良好局面。根據(jù)發(fā)放的60.2 萬張家長調查問卷、49.6 萬張學生調查問卷顯示,家長滿意率達到98%,學生滿意率達到97%。
通過人性化的延時、 多樣化的服務、較低廉的收費,家長按時接孩子放學的難題得到解決,破解了輔導作業(yè)難的困局,減少了用于校外培訓和課后輔導班的開支,增加了親子時間,市委書記張國偉形象地稱之為“每月100 元,家長不作難”。
課后服務有多種形式的作業(yè)輔導,也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全市共有各類興趣班5186 個,約占課后服務班的1/3,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如新區(qū)小學的無人機社團、外國語小學的生物標本社團等,贏得了廣大學生的喜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校長們普遍認為,通過學科答疑、作業(yè)輔導,在為學生答疑解惑、 提升成績的同時,也能讓教師更好地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增強教學針對性,鞏固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了教育質量提升。同時,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進行集中訓練,校園足球等教育特色也得到進一步彰顯。
由于多數(shù)學生都參與了課后服務,相當一部分低收入家庭不再為高額的校外輔導班費用而焦慮。針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所有學校均為這部分學生提供了免費服務。針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學校課后服務政策會向他們傾斜。所有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都同樣自愿選取服務項目、同樣接受學校提供的優(yōu)質課后延時服務,教育公平進一步得到保障。
堅持“以城帶鄉(xiāng)、統(tǒng)籌推進”,重點關注和加強鄉(xiāng)村課后服務工作,特別是貧困地區(qū)學校和鄉(xiāng)村小規(guī)模學校。衛(wèi)輝市開展了經費保障試點工作,制定按照服務班級給予補貼等政策,確保有需求的學生都能得到課后服務。
我們統(tǒng)籌教研、科研、電教、師訓等部門,加強對課后服務課程的研究和指導,引導學校因地制宜開發(fā)校本課程、豐富社團活動,切實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素質教育發(fā)展。
一方面,做好“加法”,通過加強專業(yè)課教師培訓、 挖掘教師學科內外特長、利用駐地高校師生資源及家長志愿者力量等途徑,提升師資質量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做好“減法”,落實國家政策,抓好教師減負工作,切實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育教學,投身課后服務。
加大對課后服務學校的財政支持力度,抓緊制定學校因課后服務產生的水電、取暖、器材購置等費用的財政補貼標準,努力減輕學校的經費支出壓力,提高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水平,確保工作持續(xù)深入開展。
今后,新鄉(xiāng)市教育局將繼續(xù)把課后延時服務工作作為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的具體抓手,作為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徑,始終堅持 “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努力打造更高質量的課后延時服務工作體系,實現(xiàn)從“有人看”到“看得好”的轉變,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