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超 奚肇慶 吳 磊 田立元▲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學部,江蘇南京 210029;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急診科,江蘇南京 210029
升降丸由生大黃、姜黃、炒僵蠶、蟬蛻組成,其方源于清代楊粟山所著《傷寒溫疫條辨》一書,具有宣泄三焦,行氣解散,調和氣血,升清降濁之功效[1-4]。用于惡寒發(fā)熱,寒戰(zhàn)高熱,煩躁不寧等癥狀。大量臨床研究顯示[5-10],升降方可有效降低患者體溫,縮短發(fā)熱持續(xù)時間并有效防止體溫復升,有利于減少高熱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方中炒僵蠶能勝風除濕、清熱解郁[11];姜黃具有行氣散郁、辟疫除煩之功效[12-13];大黃上下通行,清熱瀉火。大黃是方中一味主藥,其主要活性成分為蒽醌類化合物,包括結合型蒽醌和游離型蒽醌兩類,具有止血、抗菌、排毒等藥理作用[14-15],與本方的功效相一致,本研究將蒽醌類成分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作為指標,以控制升降丸的質量。
Waters-2695 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2998 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美國,Waters 公司);萬分之一天平(BP-211D 型,德國賽多利斯公司);醫(yī)用超聲波清洗儀(KQ-1000E 型,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HH-4 數顯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升降丸(江蘇省中醫(yī)院制劑部自制,批號:201708 001、201708002、201708003);大黃對照藥材(鑒別用,批號:121249-201304)、姜黃對照藥材(鑒別用,批號:121188-201304)、大黃素對照品(含量測定用,批號:110756-201512)、大黃酸對照品(含量測定用,批號:110757-200106)、蘆薈大黃素對照品(含量測定用,批號:110795-201308)、大黃酚對照品(含量測定用,批號:110796-201319)、大黃素甲醚對照品(含量測定用,批號:110758-201405),以上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水為超純水,甲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1 姜黃 取升降丸2 g,研細,加無水乙醇50 mL,搖勻,放置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2 mL 使之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不含姜黃的陰性粉末,同法制備陰性對照品溶液;另取姜黃對照藥材0.2 g,同法制成姜黃對照藥材溶液。吸取上述3 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日光下檢視。在供試品溶液色譜中,與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見圖1。
圖1 姜黃薄層色譜鑒別圖
2.1.2 大黃 取升降丸5 g,研細,加入甲醇5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0 mL 使之溶解,加入鹽酸7 mL,加熱回流30 min,取出,放冷,濾液用乙醚振搖提取2 次,每次50 mL,合并乙醚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 mL 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不含大黃的陰性溶液,同法制備陰性對照品溶液;取大黃對照藥材粉末0.2 g,加甲醇20 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吸取上述3 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相同的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H 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氨蒸氣中熏后斑點變?yōu)榧t色。在供試品溶液色譜中,與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見圖2。
圖2 大黃薄層色譜鑒別圖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對照品適量,置于量瓶中,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含蘆薈大黃素108.9 μg、大黃酸115.0 μg、大黃素119.0 μg、大黃酚119.0 μg、大黃素甲醚56.8 μg 的混合標準品溶液。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將升降丸研細,取2 g,精密稱定,置于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 和鹽酸3 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 h,放冷,精密稱定,加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濾過,精密量取濾液5 mL,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10 mL 量瓶中,超聲處理20 min,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微孔濾膜(0.45 μm)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16]。
2.2.3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應性試驗 色譜條件Hedera C18ODS-2 色譜柱 (4.6 mm×250.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80∶2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 nm,柱溫:25℃;流速:1.0 mL/min。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供試品色譜與對照品色譜在相同的位置有較大吸收,陰性對照無干擾。理論板數按大黃素峰計算不低于3000。見圖3。
圖3 升降丸液相色譜圖
2.2.4 線性關系考察 取上述對照品溶液,用甲醇稀釋至含蘆薈大黃素108.90、72.60、48.40、32.27、21.51、14.34、9.56、6.37 μg/mL,含大黃酸115.00、76.67、51.11、34.07、22.72、15.14、10.10、6.73 μg/mL,含大黃素119.00、79.33、52.89、35.26、23.51、15.67、10.45、6.96 μg/mL,含大黃酚119.00、79.33、52.89、35.26、23.51、15.67、10.45、6.96 μg/mL,含 大 黃 素 甲 醚56.80、37.87、25.24、16.83、11.22、7.48、4.99、3.32 μg/mL 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各不同濃度的對照品溶液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中測定。經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蘆薈大黃素在6.37~108.90 μg/mL范圍內,大黃酸在6.73~115.00 μg/mL 范圍內,大黃素在6.96~119.00 μg/mL 范圍內,大黃酚在6.96~119.00 μg/mL范圍內,大黃素甲醚在3.32~56.80 μg/mL 范圍內,分別與峰面積的積分值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見表1。
表1 線性關系考察結果
2.2.5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個對照品溶液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中,重復測定6 次,以峰面積積分值計算,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相對標準偏差(RSD)值分別為0.49%、0.36%、0.22%、0.46%、1.64%。結果顯示,儀器精密度良好。
2.2.6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個批次(201708001)的升降丸2 g,研細,共6 份,精密稱定,按“2.2.2”項下處理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中,測定,以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含 量 計 算,RSD 值 分 別 為0.87%、0.76%、1.02%、1.21%、1.37%。結果顯示,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2.7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個供試品溶液,按“2.2.3”項下色譜條件,于0、2、4、6、8、12 h 分別進樣,測定色譜峰面積,分別以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含量計算,RSD 值分別為0.67%、0.94%、0.88%、1.43%、1.13%。結果顯示,樣品在12 h 內穩(wěn)定性良好。
2.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吸取已知含量的升降丸(201708001)1 g,共6 份,分別加入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對照品適量。按“2.2.2”項下處理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計算。結果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回收率分別為89.91%、92.87%、91.24%、93.50%、88.64%,RSD 值分別為2.12%、1.06%、1.67%、2.31%、2.46%。結果顯示,該方法的準確性良好,符合含量測定的要求。見表2。
表2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2.2.9 樣品含量測定 取3 個批次的升降丸樣品,每個批次2 份,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計算。3 個批次樣品中大黃素、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的含量見表3。
表3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mg/g)
大黃其性苦寒,是升降丸全方中的主藥。本實驗按照2015 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7]中大黃含量測定項下要求,選擇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作為質控指標。
大黃蒽醌類成分的含量測定的流動相組成有:甲醇-0.1%磷酸系統(tǒng)、甲醇-0.2%磷酸系統(tǒng)、甲醇-0.4%磷酸系統(tǒng)、甲醇-乙腈-三乙胺系統(tǒng)以及乙腈-0.1%磷酸系統(tǒng)等[18-24]。預試驗[25]顯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系統(tǒng)可以較好地分離5 種指標成分,重復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