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甘肅 永靖 731600)
[摘 要] 本文從種苗培育(種瓜選擇、育苗方式、營養(yǎng)土準(zhǔn)備、播種和苗期管理)、地塊選擇、施肥、整地定植、幼苗管理、整植搭架、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闡述甘肅省永靖縣保護地佛手瓜栽培技術(shù),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綠色食品;佛手瓜;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642.9 [文獻標(biāo)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8-96-2
1 種苗培育
1.1 種瓜育苗
1.1.1 種瓜選擇。選用種瓜個頭肥壯、質(zhì)量500 g,表皮光滑潤澤、蠟質(zhì)多、色微黃、茸毛不明顯、芽眼微微突起、無機械傷和病蟲害且充分成熟的佛手瓜。
1.1.2 育苗方式。采用鋼架大棚、日光溫室育苗。
1.1.3 苗床的準(zhǔn)備。播種前選用通氣性能好、肥沃的沙質(zhì)土鋼架大棚或日光溫室,施有機肥500 kg。進行高溫消毒后,把地塊做成1.2~1.5 m寬、8.0~9.0 m長的平畦,備用。
1.1.4 播種。日光溫室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種,鋼架大棚一般在1月至2月上旬播種。將種瓜發(fā)芽頂端朝上、柄朝下,按照株行距為5~10 cm栽植在苗床上,覆土4~6 cm,土壤濕度為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準(zhǔn),不要有積水。
1.1.5 苗期管理。保持較好的通風(fēng)透光條件,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 ℃,濕度為60%~70%;夜間不能低于l0 ℃,濕度為70%~80%。
1.2 扦插繁殖
扦插方式有2種:一是9—10月將佛手瓜提前育苗,培育出具有多側(cè)蔓的健壯秧苗剪下切段,每段袋兩三個節(jié),用吲哚乙酸或生根劑處理后,扦插在苗床中進行育苗;二是利用佛手瓜種植的叢生性,即由一個佛手瓜可生長出許多叢芽,當(dāng)叢芽長至10 cm左右時,用小刀將芽苗母體與根須切下,為提高芽苗的成活率,可用生根劑進行處理后再單株栽植培養(yǎng)。
1.3 扦后管理
在育苗管理上,要注意遮陰,通免陽光直射而造成死苗,應(yīng)加強水分、濕度管理。扦插7 d后就會成活。要注意苗床的溫度,當(dāng)苗床發(fā)白時要澆水,保持營養(yǎng)土濕潤;冬季扦插前期白天棚內(nèi)溫度控制在10~30 ℃;扦插中后期,當(dāng)瓜苗徒長時要揭去遮陰網(wǎng),加大透光率,還可以適當(dāng)摘心,30 d左右可以揭去覆蓋物,在自然條件下煉苗生長,以提高種苗的抗逆性和出苗率,當(dāng)瓜苗長出三四個葉片時,可以移栽至溫室生長。
2 栽培
2.1 地塊的選擇
選擇陽光溫暖、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肥沃、酸堿度適中或偏酸性的鋼架大棚或日光溫室。
2.2 田間管理
2.2.1 基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結(jié)合施入地塊,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1 500~2 000 kg、硫酸銨15 kg、過磷酸鈣30 kg、硫酸鉀20 kg。兩年生及以上的園地應(yīng)在4月中旬之前結(jié)合深翻撒施。
2.2.2 整地定植。鋼架大棚一般在3—4月定植,選在陽面,株距為2.5~3.0 m,定植一行即可。日光溫室一般在12月定植,在距棚前口1.0 m左右,以2.5~3.0 m的株距定植一行即可。
2.2.3 幼苗管理。做好幼苗的覆蓋增溫措施,促進幼苗生長發(fā)育。此期間不追肥,只澆小水。
2.2.4 整枝搭架。株高40~80 cm時整枝定蔓,前期要及時抹除莖基部的側(cè)芽,每株選留生長健壯的兩三條側(cè)蔓,讓佛手瓜的卷須勾卷引其葉蔓攀架在鋼架大棚或日光溫室鋼管上。
2.2.5 水肥管理。待主蔓上架后,施肥要離種植60 cm開溝環(huán)施,每次施5~10 kg有機肥和50 g尿素,每隔15~20 d施一次。初花期,每株需另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3~5 kg,以提高結(jié)果率。莖蔓長至5~6 m長時,植株需水量大,應(yīng)加大澆水量并增加澆水次數(shù),保持土壤見濕不見干。
3 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通過選用健康種瓜,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科學(xué)施肥,改善和優(yōu)化生產(chǎn)條件,采用農(nóng)業(yè)、生物、物理防治方法,配合科學(xué)合理的化學(xué)防治措施。
3.1 生物防治
一是采用黃藍板、太陽能殺蟲燈進行誘殺。二是利用自然界有益昆蟲和人工釋放的昆蟲來控制害蟲的危害,如寄生性天敵寄生蜂、寄生蠅、線蟲、原生動物和微孢子蟲等,捕食性天敵瓢蟲、草蛉、獵春、蜘蛛等。
3.2 農(nóng)業(yè)防治
合理布局,與非瓜類作物輪作套種,前期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降低病蟲源數(shù)量;合理安排栽植密度,增加田園的通透性;培育無毒種苗,提前對種子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施用的有機肥料需經(jīng)過充分的腐熟發(fā)酵,合理澆水、施肥。
3.3 化學(xué)防治
3.3.1 蔓枯病。發(fā)病初期用50%瓜病唑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輪換交替使用一次。安全間隔期為10 d以上,采收前15 d停止用藥。
3.3.2 美洲斑潛蠅。危害佛手瓜的害蟲主要是美洲斑潛蠅,可于幼蟲2齡前用有40%綠菜寶乳油1 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3 000倍液、5%銳勁特乳油1 5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30%斑潛蠅煙劑熏殺。安全間隔期為10 d以上,采收前15 d停止用藥。
3.3.3 紅蜘蛛。用1.8%農(nóng)克螨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極好,持效期長,且無藥害。此外,可采用滅掃利20%乳油2 000倍液、螨克20%乳油2 000倍液或水胺硫磷40%乳油2 500倍液等進行噴灑防治。安全間隔期為10 d以上,采收前15 d停止用藥。
4 采收
佛手瓜開花后20 d左右即可采摘,摘瓜過晚會在蔓上發(fā)芽,留作種瓜的可適當(dāng)延長至顏色變黃白色時方可采摘。采摘時要輕拿輕放,采收下的佛手瓜要放在用塑料膜包好的紙箱或果筐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