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結合類比思想進行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巧用類比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更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難點,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有利于思維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類比思想;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4-0054-01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理念不斷改進和更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在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數學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更好地培養(yǎng)數學人才。鑒于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思考能力,不再滿足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教師要將類比思想滲透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將相似的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有效分析,總結出某些規(guī)律性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學生通過類比思維進行探究性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數學思維。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對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研究。
一、通過類比建立數學概念
數學知識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從教學角度來講,數學知識通常都是新舊知識之間的重新組合或者延伸。因此,教師可以把學過的知識作為新知識學習的基本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充分反映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最終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知識語境,將新知識滲透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
二、通過類比強化對數學公式的理解
類比可以強化學生對數學公式的理解。在教學正方形判斷的知識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角度出發(fā),將常見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關鍵特征進行類比,從而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強化理解,促進知識的縱向深化。由此可見,從知識的結構出發(fā),可以使學生準確地把握不同四邊形的性質,有效地促進知識體系的構建。
數學教學活動是逐步深入的過程,教學內容也是遞進的和累積的。對學生來說,接受新知識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從現有知識和經驗中學習新知識。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的時候,相關的定義是y=kx+b(k≠0),這種函數稱為一次函數,求函數解析表達式的方法是待定系數法。一次函數圖像的研究通過列表點平滑曲線來連接。一次函數的圖像是一條直線,可以通過圖像的變化來研究其性質和象限。因此,在學習二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過程中,就可以類比一次函數進行研究,指出形如y=ax2+bx+c(a≠0)的函數就被稱作二次函數,形如y=(k≠0)的函數就被稱作反比例函數,也可使用相同的待定系數法來獲得函數的解析表達式。
三、通過類比突破數學難點
數學教師應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滲透相關的思維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運用相關的數學思維進行類比,目的是突破數學知識的難點。教師要進行正確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來看,如果學生在思考中遇到障礙,就可采用類比的方法,這將促進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
例如,在教學“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將它和“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放在一起進行類比教學。為了弄清“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教師也可先提問“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讓學生在橫向上有一個類比,甚至在教學“中心對稱作圖”時也可類比“軸對稱作圖”,只要將“垂直、延長、相等”改成“連接、延長、相等”即可。這樣,通過對兩個類比對象各方面的比較,學生就很容易接受新知識,突破難點,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完善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夠滿足當前教學模式的發(fā)展,當前背景下要求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類比思想,能使學生將較為復雜的題目變得更加簡單化,并通過這樣的方法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突破難點。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紅光.類比思想融入《復變函數》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懷化學院學報,2016(11).
[2]王玉章.初中數學類比思想方法的探究與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