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摘 ?要 ?以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近年來相關實踐案例為研究樣本,從以機制激活內容生產、以時效搶占輿論先機、以好感考量傳播實效、以微視角透視大主題、以創(chuàng)新豐富表現形式、以矩陣傳播擴大影響等方面探索時政類短視頻的融合生產與傳播。
關鍵詞 ?省級;電視臺;時政;短視頻;融合;傳播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20-0021-02
近年來,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的新媒體平臺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制作精良的時政類短視頻。其中,2018年央視制作的《初心》系列短視頻全網總閱覽量超過12億①。新華社打造的《紅色氣質》觀看量超過2億次②。在中央媒體的帶動下,省級媒體也紛紛開始了時政類短視頻融合生產和傳播的探索。
1 ?以機制激活內容生產
時政報道是政治傳播的重要形式之一。省級電視臺是當地黨委政府方針政策、重要會議以及領導講話精神的主要采制力量和傳播渠道??梢哉f,時政新聞視頻是省級電視臺的核心資源、獨家資源。但近年來,由于受到媒介傳播形態(tài)發(fā)生巨大變化帶來的影響,再加上時政報道自身一直存在的程序化、模式化以及概念化的問題,省級電視臺的這種核心資源、獨家優(yōu)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吉林廣播電視臺近年來不斷深入推進媒體融合,通過采編發(fā)流程再造,以臺融媒體指揮中心融媒早會為抓手,以融合機制激活內容生產,逐步形成了時政新聞圖文報道、短視頻報道在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所運營的網、端、微等平臺上隨采、隨審、隨發(fā),晚間《吉林新聞聯播》再詳細跟進的融合生產和融合傳播機制,時政類短視頻的傳播力、影響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時政融合創(chuàng)新報道的生力軍。
2 ?以時效搶占輿論先機
新聞報道講時效,移動傳播時代新聞時效性更加強化,尤其遇到重大突發(fā)事件,媒體如果能夠第一時間將當地黨委、政府或相關部門的權威聲音有效傳播出去,就能很好滿足公眾知情權,引導輿論擠壓謠言等負面信息傳播空間。和文字通稿相比,短視頻報道因其直觀可視的特點往往傳播效果更佳。2018年5月28日1時50分,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qū)發(fā)生5.7級地震。吉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時趕赴震區(qū)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立即啟動突發(fā)應急融合報道預案,根據前方記者第一時間回傳的相關視頻,后方編輯立即加工制作了一條23秒的短視頻,通過畫面和現場原聲,及時將震情和省領導深入受災群眾家中查看災情并指揮抗震救災的真實場景展現了出來。鮮活的視頻畫面和現場聲讓權威信息更生動,更有可信度。這條短視頻報道當天在全網共獲得17萬次點擊,被多家媒體轉載,搶占了輿論先機,很多網上謠言不攻自破,與當晚電視端《吉林新聞聯播》播出的詳細報道一起形成立體傳播合力,很好地引導了輿論。
3 ?以好感考量傳播實效
時政報道政治性強,在時政類短視頻創(chuàng)作上,既要考慮新聞性,更要考慮其嚴肅性、敏感性、特殊性。因此,在內容選取、制作形式、發(fā)布時機上,就要求把關人必須要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傳播的把控力。在時政類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上,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一直堅持時度效原則,秉承溫度呈現、好感傳播的準則。首先,在語言、視頻字幕上堅決摒棄“強調”“指出”“要求”等時政報道慣用詞句,盡量接地氣,有溫度。其次,多用客觀描述少作人為拔高,務求好感傳播。2019年8月14日,吉林省東遼縣遭遇強降雨導致部分房屋、農田被淹,吉林省委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受災最重的東遼縣泉太鎮(zhèn)。前方記者通過手機拍攝了這樣一段現場視頻:省領導在過膝的洪水中涉水前行,現場聲為“雨再下,這水就要上炕了”。后方編輯立即據此制作了一條8秒鐘的短視頻。在視頻字幕審定時,有人提出要用動情的語言來描述這一場景,但帶班審核領導經過反復斟酌,認為視頻已經非常生動,增加任何描述性語言都顯畫蛇添足,便決定除“時間”“地點”外,僅保留領導查看雨情這樣的客觀描述。這條短視頻發(fā)布后一小時,僅在吉林廣播電視臺官方企鵝號上的閱讀量就超過了66.5萬,全平臺吸引1 000多位網友留言,且絕大多數都為正面點贊。
4 ?以微視角透視大主題
對于時政類短視頻來說不僅要短小,還要在主題表現上能夠做到以小見大,即用微視角來透視大主題,防止“大”而“空”。2017年5月,為迎接吉林省十一次黨代會和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制作了12集系列短視頻《花開吉林不負好時光》在大屏、小屏融合傳播。5月正值東北地區(qū)大項目開工建設的黃金期,5月同時又是東北地區(qū)春暖花開的美麗時節(jié)。系列短視頻以“花開吉林”美不勝收這一“微”視角入手,通過“不負好時光”一語雙關將大項目建設的火熱和春暖花開的美景結合,展現了吉林人民生活幸福,努力建設家園的美好圖景,給網友帶來美的體驗和視覺享受。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報道,吉林廣播電視臺制作的短視頻《吉林一分鐘》以“一分鐘”的微視角配合相應數據從經濟、人文、生態(tài)等不同方面,全景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吉林省的發(fā)展變化。繼《吉林一分鐘》之后,在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又制作了短視頻《吉林24小時》,以一天24小時內吉林發(fā)生了什么作為切入視角,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吉林省取得的令人矚目的發(fā)展成就,展現了吉林人拼搏奮進筑夢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兩條短視頻在人民日報微博、微信、客戶端,各大商業(yè)媒體平臺以及吉林省內媒體平臺推送后全網播放量超過1 000
萬次。
5 ?以創(chuàng)新豐富表現形式
在內容創(chuàng)新的同時,時政類短視頻也需要不斷豐富表現形式。近兩年來,在重大主題宣傳上,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積極探索將沙畫、MG動畫、VLOG、手語、MV等網友喜聞樂見的形式應用到時政類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中。比如,在吉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期間,制作了一條四分鐘的沙畫微視頻《報告里的新吉林》,通過將報告描繪未來五年的美好愿景變成一幅幅真實的沙畫場景來呈現,就使得原本相對抽象的黨代會報告,經過這樣可視化的解讀變得鮮活、生動起來。短視頻推出后24小時,全網播放量接近40萬次。2017年6月,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會在北京舉行。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推出原創(chuàng)主題MV《美好吉林幸福家》,歌詞采用地道的東北方言描寫活力、開放的吉林,邀請來自丹麥、俄羅斯、尼日利亞、塔吉克斯坦的國際友人進行演唱,產生強烈視覺反差,讓人耳目一新。同時,MV配有中英文雙語字幕,既接地氣兒又國際化,生動地詮釋了“精彩吉林、相約世界”的主題。這首MV被作為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會暖場片在現場播放,吸引了外國駐華使節(jié)和跨國企業(yè)高管的關注。除了注重探索視頻的表現形式,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在實踐中還經常利用H5的多媒體屬性特點,將視頻、圖片、文字等集納于一體,豐富時政類短視頻的傳播載體。
6 ?以矩陣傳播擴大影響
為充分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傳統(tǒng)媒體紛紛開拓新媒體傳播平臺,多端覆蓋、多頻共振,讓時政報道融入全媒格局,通過新媒體矩陣發(fā)揮不同平臺的傳播優(yōu)勢,形成功能互補的傳播格局。近年來,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除了重點打造吉視通新聞客戶端,還先后在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企鵝號、大魚號等平臺開設新媒體賬號,全網合作平臺超過100家。同時,通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打造全省融媒傳播矩陣。在歷次重大宣傳中,這些平臺矩陣共同發(fā)力形成傳播合力,實現了新聞傳播全方位覆蓋、全天候延伸、多領域拓展、多終端呈現的移動傳播新格局。正是有這樣的矩陣平臺為基礎,才能保障包括時政類短視頻在內的新媒體報道得到全方位傳播,最大限度擴大影響。
7 ?結束語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將迎來再次爆發(fā),中長視頻也將越來越受歡迎,這也給時政類短視頻的融合生產與傳播提供了新機遇。不論傳播形態(tài)如何改變,只要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chuàng)新為要,時政類短視頻一定會在政治傳播中更好傳播主流聲音、傳遞主流價值。
注釋
①《初心》系列時政微視頻全網總閱讀量超12億次——央視網2017年03月28日。
②新華社微電影《紅色氣質》觀看量超2億人次——新華網2016年0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