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銳
(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肖旭的《社會心理學》一書中說:社會化的本質是社會經驗的傳遞[1]。而社會化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家庭父母的影響。社會化對個體的影響第一步就是家庭父母。人最初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就是一張白紙,而家庭就是畫在這張白紙上的第一筆,也是最重要的一筆,它決定這這幅畫的結構,這幅畫的走向。所以一幅畫的價值就要看這落下的第一筆,也就是家庭的影響,而良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影響因素的精髓,它將決定其最終價值。
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家風”是這樣定義的:“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盵2]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大于其他人,因為在孩子步入社會生活之前,他的主要生活環(huán)境就是在家庭當中,因此接觸范圍最多,接觸時間最久的人就是父母。因此,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將會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與此同時,父母的思想、行為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子女。而在子女的教育過程中,父母會把自己從自己長輩那里習得的內容和在社會生活中習得的已經內化的社會文化教給子女。文化就這樣一代代傳遞下來。所以在子女的身上也能看到其父母或者家族的烙印,這種烙印就是家風的一種體現。
“家風”一詞屬于中性,不含褒貶義。有良好的家風,也有不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可以傳承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而不好的家風,可以在一代就毀了一個家族。袁世凱在世時拿著無數的錢財一心想要稱帝,不肯賑災,結果死后所有財產被姨太太們和子孫瓜分干凈,結果兒子姨太太們都拿著巨款染上了大煙癮,或者荒淫無度,一個個結局凄慘無比。而清朝禁煙名將、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一生清貧。他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子孫像我一樣,我沒必要給他們留錢,有賢能還有太多的錢,會磨損他們的志氣。如果他們不如我,那更沒有必要給他們留錢了,愚蠢卻有很多錢財會只能增加他們的過錯。林則徐的民族大義、先進的眼界至今也仍然讓人敬佩。而他本人也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踐行著自己的理念,在他因主張禁煙而被貶至伊犁時給家人寫的《赴戍登程扣是家人》這首詩里所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边@種“家國一體”的思想,使得其家族書香不斷,人才輩出,如民國時期當時最高法院院長林翔就是林則徐的曾孫。
中國自古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是國家的一個個單元,要想治國的前提是能把家庭經營好,而想要經營好家庭的前提是提高自我的修養(yǎng)。而要形成良好的修養(yǎng),良好的家風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中國自古就十分重視家風?!额伿霞矣枴罚对鴩視返热俭w現出古人對待家風的重視。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曾子殺彘” 的故事就是講曾子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作為大人,自己作為父母也有真誠,不欺騙別人,否則孩子也會跟父母學會欺騙。而在《曾國藩家書》中曾國藩與諸弟書中,他教導四弟:“何必澤地? 何必擇時? 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學習時為何要挑選時間和地點呢?就看你是不是真的要學習了。而當他六弟科舉不中抱怨自己命苦,他教導六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yè),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君子樹立志向要有包容萬物萬民的氣概,內在有圣人的才德,外在實行王道。才不愧對父母所生,成為一個完人[3]。就是在這樣的家風教化中,曾國藩家族八代中,人才不斷,沒有一個敗家子。
中華民族的家風傳承已久,而經過了千百年來積淀更是積累了很多優(yōu)秀的家風。主要包括“睦親勤儉的治家之道、蒙以養(yǎng)正的教子之方、重品崇德的修身之法、親仁濟眾的處世之則”[4]。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一直把國家和共產主義理想放在首位。在他的教導下,兒子毛岸英在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主動請纓,最后犧牲在了朝鮮戰(zhàn)場上。而毛澤東得知后,嘆息道:“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盵5]毛澤東給女兒們取名字為“李敏”“李訥”,出自《論語》中的訥于言而敏于行,教導孩子說話謹慎,工作勤勉。作為毛澤東的孩子決不搞特殊化。
在新時期,國家也非常重視優(yōu)良家風的建設與傳承。習總書記多次發(fā)表關于家風的重要講話。習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盵6]而在2016年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總書記說道:“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盵7]這說明家庭的安定已經關系到社會的安定了,所以能促進家庭穩(wěn)定的優(yōu)良家風就更顯得十分重要。在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盵8]在過去,家風只是一個家庭或者是家族的思想理念,而現在加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個家庭的小事情,而是關系到社會發(fā)展,國家建設的大事了。而且現在很多社會問題都與家風有關,正如習總書記在十八屆六中全會上說的那樣“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9]。
不良的家風會限制社會的發(fā)展甚至阻礙國家的進步。而良好的家風會促進或者提高對個人的教化,促進他們的社會化。而經過優(yōu)秀的家風影響的人,也會成為優(yōu)秀的人,為社會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家風不僅是一個家庭的風尚,家風關系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甚至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良好的家風能促進個人成長,提高社會文化道德水準,促進國家的發(fā)展。所以良好家風的發(fā)展需要每個人參與其中。
家風對于家庭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和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在建設良好家風的時候,切不可大意,一定要立足于正確的價值觀,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順應時代主題。并不斷優(yōu)化豐富家風建設,使家風成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現形式和展現方式。尤其是黨政干部,這些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建設的重要人員,更要帶頭建立良好家風。
當良好的家風建立起來之后,必須要運用于實踐和生活,這樣才能讓良好的家風體現其真正落實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讓良好的家風成為干巴巴的一句口號,而要真正地落實到實踐中去,使處于這個家庭中的成員落實家風。要讓每個人都參與實踐: 家庭中,父母要言傳身教良好家風;學校里,教育系統要把良好的家風貫穿每個學生的整個教育過程;社會上,黨政干部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深入落實良好家風。
習總書記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說道:“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傳統文化。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盵10]而良好的家風就是我們家庭的精神命脈,所以要加強和加大對優(yōu)秀家風的挖掘與宣傳,樹立良好家風的典范,擴大良好家風的影響,使人們意識到良好的家風的重要性,從而使他們更重視良好家風,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使中華民族的精神永遠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