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知識教育,而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這樣的學習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為以后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目前如何以興趣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成為小學語文老師的研究重點,本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相應的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文學習動力;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學課程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zhì)發(fā)展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教授的知識不再像過去一樣局限于課本,而是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要求小學語文老師不僅要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yǎng),還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這樣方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
一、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因素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對于事物的認識還不是很全面,所以在面對枯燥乏味的語文課本時,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本中除了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還含有大量晦澀難懂的古詩文,以及經(jīng)典散文的節(jié)選,這些往往含有深層次的含義和豐富的情感表達。學生往往難以領(lǐng)會到其中的情感,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這類課文的學習喪失興趣。并且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有許多古詩文是需要學生記憶背誦的,這些詩文往往難以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學習語文的枯燥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大部分小學生因為年齡問題心智發(fā)育不太成熟,注意力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擾而分散,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能夠理解的教學內(nèi)容是有限的,這樣很難跟上教師教課的進度,在未來的學習中學生之間的差距會拉大,反映到成績上就是分數(shù)不理想。漸漸的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成績與其他學生的差距,就會喪失學習的自信心,減低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盡管新課程改革在不斷的推進,但是還有一部分老師的授課模式采用的是原來傳統(tǒng)的上課模式,以老師教授為主。老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只是按照課本照本宣科,沒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知識拓展。同時老師這種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缺少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造成課堂的活躍度不高,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單一。如今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社會教育的發(fā)展潮流了,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課堂的活躍度。
二、激發(fā)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模式變得多元化,不再是單一的依靠書本和板書。通過借助各種多媒體來輔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可以使原本單調(diào)的課文以聲音、影像等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同時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拍手歌》時,我們可以根據(jù)這篇詩歌的特性,在課前的備課中將《拍手歌》的視頻準備好,方便在課上時將視頻作為教學素材的一部分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在學習之前觀看了一段有關(guān)《拍手歌》的視頻,提前熟悉了內(nèi)容,加強了記憶,為之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學習的內(nèi)容以視頻的形式為先導,有助于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目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動力。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生字,老師可以事先將課文中所需要學習的生字展示到多媒體上,方便學生的學習。
針對小學生天生好動,專注力有限的問題,做出了相應的措施。利用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老師,由原來的“要我學習”變?yōu)椤拔乙獙W習”,使學生不再依賴于老師家長的管教??偠灾岣邔W生小學語文學習的動力就要從學生的興趣下手,以興趣來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
(二)創(chuàng)建生活情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智還沒有發(fā)展成熟,對于表演有著極大的欲望,喜歡模仿周邊的事物。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編排相應的情景劇,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參與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與含義。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還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一舉兩得。例如在學習《蜘蛛開店》時,老師可以在課前將要學習的生字寫到卡片上,并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為其中的蜘蛛、河馬的角色設計對話內(nèi)容。在課上老師可以劃分小組,每組自行分配角色并帶入其中進行表演。語文老師的責任就是在旁邊充當旁白的角色,適當指點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的對話、情感表達以及漢字發(fā)音,當學生閱讀到課本中的生字時,應該舉起手中的卡片大聲朗讀。這種情景代入式的語文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加深對生字的記憶與理解。
(三)通過趣味性的講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的課堂上受到了原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講解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感覺單調(diào)。部分老師認為有趣味性的課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一定程度上還有損老師的威嚴,老師應該及時改變。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語言,例如有關(guān)課本內(nèi)容的小笑話,和課本人物有關(guān)的故事,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增加課上的互動,營造一種良好的課上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
(四)以學生為主,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語文老師意識到要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位置上,以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占主導地位,教師只是教學的引導者。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好教授的方法,不要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要掌握好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分析課文,理解其中的含義,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如果遇到了生字生詞,老師要教會他們查字典,對于不理解的段落與句子,老師要進行點撥,引導學生自己找尋答案。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與啟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不斷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到滿滿的成就感,從而對語文的學習充滿了興趣。
三、總結(jié)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動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老師在平日的教學中應該給予相應的重視,并根據(jù)學生每個階段不同的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恿私庵R,從而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春波.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7).
[2]徐淑榮.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12).
[3]夏曉蘭.淺談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2016(46).
[4]萬瑪才郎.如何增進藏族小學生學習漢語文的興趣[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8).
[5]趙琳.快樂學習,興趣為引 ——論小學生語文興趣的激發(fā)[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8).
作者簡介:陸志才,1975年生,江蘇丹陽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學習力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