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藝
(浙江商貿學校,浙江金華 321000)
班主任這一職務責任重大,不僅是管理學生與班級這么簡單,還要在此基礎上引領班級前進,要想完成這些目標,就需對班主任自身素質與工作方法有嚴格的要求。然而如何合理、科學、有效的管理班級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又如何發(fā)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進而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建設良好班級風氣?這些問題的提出更加證實了研究職校班主任自身素質與工作方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1)思想道德素質。在2014年,教育部就明確表示,“立德樹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以及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作為一名職校班主任,應當在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性格素質等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熱愛中國共產黨,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定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以及新的思想與精神,來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嚴格要求自己,在愛崗敬業(yè)的基礎上,要靈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教導學生,促使學生能夠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與此同時,職校班主任也應該組織多項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從中受益,不斷提升其綜合能力等。
同時,職校班主任也應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質,職校在選拔人才時,要對教師的行為作風、道德品質等各方面進行嚴格審核,提高對職校班主任的任職要求。要求,班主任在學生受挫時,能夠幫助學生從困境中走出來,進而增強學生自信心,在學生獲得獎勵時,要及時表揚與激勵,要對學生采取必要的關心與愛護,要與學生保持互動,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以及平時表現(xiàn),做好職校的學生管理工作。
(2)教育技能素質。目前我國一些職校的學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礙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煩惱困惑、自卑迷茫、反叛厭學等,職校班主任應當具備先進的教育技能素質,在面臨這些問題時,不再局限于通過課堂教學、班會家訪等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來解決問題,而是學會對先進的教育技能素質靈活運用。并且定期參與校內、校外舉辦的班主任經(jīng)驗討論會、班主任職能培訓等培訓活動,從中學取良好的經(jīng)驗,并且不斷思考與總結心得體會,更新自身的見識與知識,以及教育學生的思維觀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以拉近彼此距離,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3)知識文化素質。作為一名職校班主任,需要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哲學以及衛(wèi)生保健等各方面進行學習,對這些知識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對學生進行教導,在面對學生的心理、生理、價值觀等各個方面出現(xiàn)偏差時,及時給予引導,同時,要豐富自身文化素質與班主任職責、技能。在上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厭學的學生,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班主任應發(fā)揮自身經(jīng)驗,使學生在與班主任交流溝通時,從中受到班主任的熏陶,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與信服感,進而改正厭學的缺點,提高學習意識。
與此同時,職校班主任還應具備熟練的專業(yè)技能、心理學常識、管理學知識等,在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時提供一定的幫助,能夠為學生答疑解惑,在班級事務管理方面,善于運用管理學知識,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與個性能力等有一個全面的掌握,也可以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得以把握,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效果。
(4)協(xié)調應變素質。職校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受家庭、學校、社會中多種因素的影響,良好的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培養(yǎng)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反之,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能力的提高產生一定程度的阻礙于抑制作用。然而,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科技的進步,學校與社會的距離逐漸被拉近,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在學校中需要練就多項技能、培養(yǎng)多方面的能力,以至于可以在社會中應變多種因素造成的情形。綜上所述,職校班主任,需要具備專業(yè)的素養(yǎng)外,還應該具備協(xié)調應變素質,對學生進行前期培養(yǎng),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品質,同時發(fā)揮協(xié)調應變作用,合理有效、科學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5)教育科研素質。除了以上所涉及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技能素質、知識文化素質、協(xié)調應變素質之外,職校班主任還應具備教育科研素質,其教育科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專業(yè)的教師的研究領域更加廣泛、更加全面。這里的教育科研素質主要是指職校班主任要與正確的教育觀念進行有機結合與統(tǒng)一,依托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進而解決學生遇到的學習、生活、心理上的問題,從中獲取心得與體會,從而展現(xiàn)出教育最真實的一面。這就說明,作為一名職校班主任,在研究教學領域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不忘研究班級德育的教育、以及班級集體建設與班級管理事項。
作為一名職校班主任,需要在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突破與改進,針對不同個性與性格的學生采取略有差異的工作方式與方法。同時,職校班主任不可擺出優(yōu)越的且居高的姿態(tài)與學生溝通交流,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力求公平公正、實事求是,讓學生們心悅誠服,深切感受到嚴厲又不失公正、和睦的班級氛圍。
(1)具備愛心與耐心。學生難免經(jīng)常會犯錯誤,自身意志力也較為薄弱,自控能力也較差,職校班主任,在面對犯錯的學生時,切不可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可辱罵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明白犯錯誤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認知到重復犯錯需要改正的重要性,并且作為班主任,要及時督促學生改正錯誤,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與此同時,要對學生做到全心全意的關注與愛護,與學生們建立友好的朋友關系,融入學生們的團體中去,真切了解學生們的所說、所想、所做,用實際行動去感化學生,使學生們信服,從而在學生接收批評改正時,不會出現(xiàn)抵觸情緒,能夠積極配合教師改正錯誤。例如,班主任在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遲到早退時,要弄清楚發(fā)生這類情況的原因,耐心的引導學生按時上下課。
(2)精心實施制定的目標。班主任首先要對自己所帶班級的基礎、現(xiàn)狀以及層次等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其次要對班級里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水平以及每個人的個性差異等進行全面的了解,最后對所帶班級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在短期內要達到的水平與層次,長期要達到的水平與層次,要對自己制定的目標心中有數(shù),進行短期與長期總體規(guī)劃,做到腳踏實地、精心實施。無論是學風建設還是班風建設,無論是優(yōu)生培養(yǎng)還是差生轉化,無論是從紀律中著手還是從學習成績切入,無論是寬嚴并濟還是恩威并施,都要有一個全面的考量,捋清方向與思路,做到突出重點,從全局考慮。例如,職校各班主任間也有著相互競爭的關系,所帶班級能否穩(wěn)步向前,積極向上,受到領導們的一致認可,就需要職校班主任從每個學生抓起,按期實施所制定的各項目標:考勤、成績、良好班風等。
(3)分類管理班級學生。班級學生大致可分為:走讀生、住校生與雙差生。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其差異,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對走讀生、住校生以及雙差生的性質,學生的各方面差異,班主任可靈活實施管理。針對走讀生,職校班主任應當與走讀生的家長時刻保持聯(lián)系,并對走讀生進行定期家訪,與家長合理管理學生,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教師與家長兩邊撒謊,偷出時間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等,影響身心健康;針對住校生,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關愛與照顧,多分出心思去理解這些學生,在生活上與學生上時刻觀察其表現(xiàn),積極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品格;然而,雙差生作為一個在品行與文化上都存在著問題的人,需要班主任更加地重視,加大管理力度,引導學生轉向正確的行為方式,摒棄不良生活習慣,在學習上也要多抓雙差生,對其進行鼓勵與激勵,讓他們明白好的行為與好的成績帶來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增強雙差生的自信心,從而摒棄不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切不可放棄雙差生。例如,班主任若放棄雙差生,導致學生開始厭學等行為出現(xiàn),從而影響整個班的班風與學風,會整體拉低班級的前行。
(4)積極主動引導學生。職校班主任應當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與問題時,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疏導學生內心情緒,在平時生活與學習中,對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學習問題產生一定的敏感性,做一個可以幫助學生紓解不良情緒的疏導者與引導者,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志趣,益于學生正確地排解煩惱,并且要及時向學生們介紹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生活習慣,包括預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發(fā)言習慣、質疑習慣等,促使學生認真完成課堂學習,課下作業(yè)等。例如,一個學生在早戀分手后,情緒處于消極狀態(tài),神識恍惚或做出不理智的行為,這就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排解其煩惱,使其融入學習中。
(5)激勵與表揚學生。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把握好激勵與表揚學生的時機,了解學生們的優(yōu)點與缺點,對于自卑的學生要經(jīng)常性的激勵與表揚,培養(yǎng)其自信心與強大的內心,對平時表現(xiàn)好的學生更要表揚與鼓勵,但是要注意不可讓學生太過于得意而產生不良的心態(tài)。例如,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必須做到全面、公正、實事求是,切不可憑印象、感情、一時一事輕下結論。如一位學習不好的學生,對班主任敬而遠之,非??鄲溃w主義觀念強,熱心各種活動。筆者抓住他的本質,正確評價,重新樹立起他的學習熱情,成績提高很大。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職校班主任,從自身工作職責做起,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全面發(fā)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技能素質、知識文化素質、協(xié)調應變素質以及教育科研素質,在工作中做到:(1)發(fā)揮其愛心與耐心;(2)對于指定的目標與計劃精心實施;(3)對班級學生進行分類管理;(4)積極主動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tài);(5)做到激勵與表揚學生;從而建立一個和諧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