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超
(臨沂衛(wèi)生學校,山東 臨沂 276000)
藍墨云班課是一種移動教學助手,是借助移動網(wǎng)絡+移動智能設備,實現(xiàn)課堂內外的互動、即時反饋的教學云服務平臺。藍墨云班課趣味性強,可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環(huán)境中,這將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愛好學習的習慣?;谒{墨云班課的移動云教學模式更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藍墨云班課的應用雖然有很多優(yōu)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研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以便能更好地運用藍墨云班課,從而提高職業(yè)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藍墨云班課是需要借助移動智能手機作為輔助教學工具開展教學的。教師應首先對所選班級的學生做調查,是否每名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對于沒有智能手機的學生做好記錄,并給予解決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對于需要課前觀看的微課視頻,可提前在班級內找好其他有智能手機的學生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后做好記錄并上交。對于有疑問的知識點,可以書面形式提前上交給教師給予回答,或者應用其他學生的手機在答疑討論上提問,并標注好自己的名字,便于教師記錄并給予相應的經驗值。(2)對于推送的非視頻資料、考試的測試題、布置的課后拓展作業(yè)等提前打印好一份,在課前和課中發(fā)給相應的學生,以書面的形式上交教師。(3)提前給沒有智能手機的學生分別準備好文件夾,存放相應學生上交的書面資料,便于最后統(tǒng)計這部分學生的經驗值,計算相應的分數(shù)。
藍墨云班課的實施除了借助智能手機外,還需要網(wǎng)絡的支撐。學生在課前觀看推送的微課視頻,課中的提問、頭腦風暴、測試及課后的作業(yè)和復習等,都是需要使用網(wǎng)絡的。但學生智能手機的流量大多是有限的,為了能夠更好地應用藍墨云班課,且不增加學生的經濟負擔,可向學校申請安裝無線網(wǎng)絡,以供學生無償使用。但這個無線網(wǎng)絡不能無限制開放,是要有區(qū)域和時間的限制。如教學樓的無線網(wǎng)絡是需要進行賬號密碼控制的,在上課期間要是哪個班級需要使用,可由任課教師在所在班級的一體機上登錄自己的賬號才可以讓學生進行無線網(wǎng)絡使用;宿舍樓的無線網(wǎng)絡在晚休期間禁止開放,以保證學生能夠充分休息。
藍墨云班課的簽到速度快,可使學生快速地進入課堂,增強了課前師生之間的互動和課堂的趣味性,節(jié)省了教師點名的時間。但簽到功能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因網(wǎng)絡慢等問題學生無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簽到,因未帶手機、手機被沒收及沒有智能手機的學生均不可能應用此方法簽到。因此,教師不能完全依靠藍墨云班課的簽到功能判斷學生是否出勤,還需要在結束簽到后,把藍墨云班課簽到功能上顯示缺勤的學生再現(xiàn)場核實一下,確定其是否是真正缺勤,并做好記錄。
頭腦風暴并不需要教師與學生直接面對,解決了學生人際交流中怯場的問題,學生只需要通過智能手機,就可以參與到課堂的即時問答,避免了通常情況下很多學生礙于面子選擇沉默,不愿意主動說出自己的答案,從而使得課堂變得有些尷尬的局面。頭腦風暴的應用既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又增強了神秘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和對教師的關注度。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教師在班課上給學生點贊,同時給予相應的經驗值,這一微小舉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會使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倍增。但每節(jié)課時間是有限,若是給每名學生都點贊并給予相應的經驗值,會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而耽誤上課的進度,但若是不顧及每名學生,會引起學生的不滿,打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事先跟學生表明,凡是參與回答的學生都會給予點贊和經驗值,但由于時間的問題,班課上先給一部分答得快且答案正確的學生點贊,其余沒有顧及的學生會在課后及時給予點贊和經驗值。這樣既能保證顧及每名學生,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
藍墨云班課的搖一搖隨機提問可以增強學生的緊張感,非常適合考查學生。用搖一搖進行選人,這功能新穎且?guī)в腥の缎?,教師這么一搖,學生的精神就緊張起來,有的期待被搖到,有的則是擔心被搖到,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讓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讓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但搖一搖隨機提問也有讓學生不滿意的問題,如一節(jié)課總是搖到那幾名學生,導致其他學生沒有機會回答,得不到經驗值,覺得不公平。對此,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好一定的人數(shù),一般可設置5個人,然后從搖到的5個人中選擇一名學生回答,這樣既避免了總是重復讓那幾名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性,還可以增加其他沒點到的學生得到經驗值的機會,從而大大激勵了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課前把準備好的教學活動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平臺,利用其測試功能,教師從已上傳的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測試,測試成績和分析結果可迅速統(tǒng)計出來,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使得教師更加有針對性地將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及學生模糊不清的知識點再詳細講解,這樣既做到了課堂內容的當堂消化,又改變了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而考前“抱佛腳”的習慣,同時隨堂檢測的成績均記錄在平時的成績里,并作為期末成績考核的一部分。但藍墨云班課的測試功能也存在一些問題,它只能進行客觀題測試,不能進行主觀題測試,教師并不能完全依賴班課的測試成績作為學生最終的期末成績,還需要增加主觀題的測試。因此,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師應該在每個單元或每個系統(tǒng)結束后,增加一次主觀題測試,也作為期末成績考核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藍墨云班課開啟了云教學互動的新時代,推動了職業(yè)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它超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拓展和深化了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培養(yǎng)大批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模式。但凡事有利也有弊,藍墨云班課的應用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并進一步探索研究,以便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