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世界越來越朝著“地球村”方向發(fā)展,在這個地球村里,英語就是大家交流的主要語言,而我們,作為地球村里的居民也被要求從小學習英語,以前我們總是認為,所謂英語思維,就是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單詞背記能力和讀音模仿能力,但隨著教學實踐的發(fā)展,有老師就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更利于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本文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淺談小學英語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批判性思維方式;培養(yǎng)策略
【作者簡介】陳峻峰(1972-),男,漢族,廣東梅州人,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教育局教研室,縣區(qū)級教研員,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
提起英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課堂學習的固定模式。現(xiàn)如今英語成為世界上流行度最高的語言被廣泛應用,很多非英語國家也在多年前開設了英語課程,我國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引領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聽得懂英語,流利地說一口英語,能在世界范圍內與英語為母語的人交流,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英語的學習往往是老師教什么,學生就跟著學什么,由于對英語文化的不了解和對英語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全面,根本不能以一種批判性思維去對待英語學習,小學學生又存在明辨是非能力較差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學生一味地接受老師講的東西。
一、小學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思維的意義
所謂批判思維不是一味地在課堂上聽老師講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學生對老師教授知識的深挖和思考,這種思維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去學習某一門科目,產生對某一科目的興趣,同時這種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某一科目自己的看法,而英語又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特殊的一門學科,在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更有利于學生鉆研英語知識,增長國際化才干,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為經濟全球化發(fā)展培養(yǎng)更加國際化的人才。
二、在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現(xiàn)狀
提到學習英語,不少學生腦海里想的就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自己在下面聽,記筆記,偶爾會有單詞提問,這就算是課堂互動了,由于學生對英語知識以及文章相關背景的不了解,導致學生在課上不能與老師形成良性互動,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更談不上什么批判思維了,在教授方面,老師也不認為英語學習需要批判思維,課上也就自然不會設計相關問題和相關課堂互動,知識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教什么就是什么,課上拓展內容也不全面,讓學生失去對問題深挖的興趣,不去思考問題是否有其他答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的缺失導致英語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遲遲提不上日程,有個別老師會有目的的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會出現(xiàn),自發(fā)性大于科學性,缺乏體系化,制度化內容指導的問題。
三、如何促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
由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批判思維對學生學科知識學習和學科思維培養(yǎng),甚至人生道路的選擇,都有廣泛而深刻的意義,但如今,由于對批判性思維的重視程度不高,對這種思維的培養(yǎng)還存在很多問題,那我們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要如何促進學生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途徑。
1.加強課下預習,加深文化了解。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對一種事物不夠了解,就會產生一種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聽之任之的情況,由上文我們這也可以知道,學生英語批判思維得不到培養(yǎng)的一大原因,也是因為學生對英語文化和課上學習內容的不夠了解,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課下預習入手,以及課下英語刊物的閱讀,讓學生對課上學習內容,以及相關背景有所了解,在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中,老師可以創(chuàng)新預習問題,讓學生產生預習興趣,例如在講“小鬼當家”一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預習看似與課堂內容無關的電影片段,主題曲等,這樣在第二天的課堂學習中,學生就能不知不覺地回憶起事件發(fā)生的情況,加深對閱讀文章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就是學生產生批判思維的基礎,老師多去創(chuàng)新預習問題,慢慢地就會讓學生喜歡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加深對相關英語文化,和語法知識的了解,潛移默化地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從而產生批判思維。
2.創(chuàng)新課堂互動方式,引領批判思維。提到英語課堂的互動方式,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口頭提問單詞,去黑板上默寫語法,創(chuàng)新一點的課堂互動可能就是課前讓學生講英語故事,或者利用科技板書放相關背景音樂,這些既定的課堂互動方式,只能增強學生的英語單詞,語法學習能力,并不能從實質上增長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批判思維更是想都別想,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老師必須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互動方式,讓學生明白,老師講的并不是知識的所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我們自己去查找和深挖,例如,在講“date”一詞時,告訴學生這個單詞在有“日期,期限”意思外還有一個很有中國風意味的意思(大棗),讓學生自己課下去查,并查找其他有中國風意思的詞語,老師也會去查,第二天再由老師隨機地去提問,這樣的課堂互動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和知識儲備,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單詞時自己去思考,這個單詞是否只有老師提到的意思,讓學生養(yǎng)成課下去查詢驗證老師課上提到的內容的習慣,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隨著英語學習低齡化的不斷發(fā)展,以前所固有的學科思維已經不足以讓學生適應現(xiàn)在的英語學習,并取得高分,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科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思維可以引領學生自主思考,深挖學科知識,增長學科思維,雖然現(xiàn)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還沒有體系化,制度化的方法,但只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一定能促進學生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潘紅.外語專業(yè)學生思辨缺席癥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