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研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閱讀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小學生進行閱讀可以幫助自己增長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可以鍛煉口才能力。隨著新教育理念的推出,群文閱讀成為了一種新型的閱讀方法。群文閱讀彌補了老師只針對文章的內容及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而忽略了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和動腦思考的能力的缺陷,對小學生閱讀具有極其深刻的意義。本文將圍繞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以及它的策略進行明確的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群文閱讀的方法不僅可以積累知識,充實自己,而且還可以增強自身的修養(yǎng)。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需要通過學生大量的閱讀來實現,僅僅靠課本里的知識是完全不夠的。學生還要借助課外閱讀的能力來豐富自己。隨著現代教育的發(fā)展前進,學校老師也越來越重視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在學校老師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書籍,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自身知識,培養(yǎng)書香氣質,開闊眼界,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改觀。
一、什么是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不同于我們傳統閱讀的教學模式,在最近幾年的迅猛發(fā)展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簡單來說,群文閱讀就是老師根據課本相對應的知識,選取與之相關的文章給學生閱讀,然后大家找出主題,圍繞主題進行討論研究,找出共性,以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二、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
(一)改善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增加閱讀量
我們現在的教育大多還是沿著以前的教學模式,但社會在快速地變化,對我們的要求也不同以往,所以我們要盡可能改變這種現狀,由于小學語文還局限于課本,導致現在的小學生幾乎沒有可供閱讀的資源,同時老師要求學習課本上的內容,學生在學習時也是沒有閱讀時間的,但是如果只依賴書本上僅有的文章,那么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有所改變的?,F在小學生在傳統教育下,本來對其他書籍的閱讀就涉獵不廣,所以這種方法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可取的。我們要跟著時代的腳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老師帶著學生多閱讀和課本上相似或相關的文章,同時,也要培養(yǎng)他們對不同種類書籍的閱讀和分析能力,盡可能多對書籍的種類進行了解,因為他們以后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書籍,現在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上所學習的,要讓他們開拓視野,看得多了,了解得多了,非常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積累閱讀量,對學生以后的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也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閱讀量決定他們的寫作水平,閱讀量提升了,寫作水平也會有所提高,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頭腦里已經積累了各種各樣的寫作素材,所以增加閱讀量對學生來講是有利無害的,老師一定要負起責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加閱讀量。
(二)提升閱讀速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現今社會進入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每天接收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新時代的我們,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但如果想跟隨時代的發(fā)展,就要從各個渠道獲取很多有用的信息。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必須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并不是一兩天就可以練成的,它需要我們花上一些功夫去慢慢理解和體會信息所要表達的含義,所以在閱讀中發(fā)現信息的主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群文閱讀就是幫助我們在閱讀中發(fā)現閱讀內容的主題?,F在學校的語文教育大部分還是一節(jié)課只講一個知識點,讀一篇文章,這樣學生積累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也就導致了學生閱讀速度緩慢,沒有明確觀點,閱讀中發(fā)現不了閱讀內容的主題,這樣會減弱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喪失對閱讀的主動性,所以我們要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把握閱讀內容的主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群文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閱讀內容的主題,這樣學生在閱讀時能夠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閱讀能力,閱讀速度會有很大提升,高效率閱讀會使他們自信倍增,并從中體驗閱讀的魅力,變得不再被動地學習,不僅達到了群文閱讀的目的,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小學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任務導向性閱讀
閱讀能夠分為很多種類,學生并不是對所有的書籍全感興趣,所以老師一定要發(fā)布閱讀任務來幫助學生閱讀,對于他們不感興趣的可以積極引導閱讀,注意閱讀的任務量,不能太過心急布置太多,這樣可能會使他們產生厭煩心理;對于他們喜歡閱讀的,老師可以多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趁熱打鐵,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更多的內容,老師在任務布置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預習閱讀,讓他們對閱讀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并且在閱讀中發(fā)現主題,在課上分享出來,大家討論。另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積極主動思考,發(fā)現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在課上仍可提出來,讓大家一起解決這個問題,而老師在講課之前或者課下時間,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相關或類似文章的閱讀,做到作業(yè)與上課內容的有效結合,接下來在學過這篇文章后,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學生的表現,發(fā)現每個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點以及對閱讀的思考方式,在以后的學習中多開展類似的活動,共同促進學生在閱讀上的進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教學內容。
(二)主題引導性閱讀
群文閱讀就是要求學生在自己閱讀時注意尋找主題,開拓自己的思維,積極認真思考,這樣才能達到群文閱讀的教學目的。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編排也越來越人性化,把相似的主題放在一個單元,這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和知識的鞏固,也給老師和同學在群文閱讀中提供了方便,同時也節(jié)約了大量時間。老師這時就需要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活動。由于在閱讀中每個學生理解能力不一樣,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樣,所以老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就不能一概而論,要結合情況認真負責并且有耐心地進行指導。對于程度不太好的同學,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主題進行閱讀引導,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也要做到深入了解,越是底子差的同學,老師越應該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指導幫助,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閱讀。而對于那些程度好、理解能力也不錯的同學,老師應鼓勵他們大膽閱讀,在可能的情況下做到面面俱到,這樣就能更好地利用他們的長處,進而擴寬知識面。老師要積極參與,鼓勵學生并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學會整理、歸類和分析,以便獲取有效信息,讓學生在閱讀中成為主體,老師成為引導者,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在閱讀上有更好的發(fā)展。
(三)協作型閱讀
為了響應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做到協作閱讀。群文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閱讀的主題,進一步進行探索,達到教學的目的。每一位學生在閱讀時的關注點往往是不同的,這樣每位學生將觀點提出來,再進一步整合,就能實現思維的多樣化,還能幫助學生開闊他們的思維,去聯想文章的主題。另外還能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競爭意識,良好的競爭意識還能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成績,當然我們一直也倡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良好的合作能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群文閱讀中堅持協作型閱讀,就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主題,并且開拓思維,進而達到實現群文閱讀的教學目的。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需要充分了解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合理的閱讀。充分利用群文閱讀,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通過群文閱讀,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為以后發(fā)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也給小學語文閱讀帶來了一片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陳麗芬.淺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及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6(4).
[2]王艷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9.
[3]肖開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