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琦珠(漳州市東山第一中學 福建 漳州 363400)
高中體育學科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其是高中教育的基礎學科,具備一定程度的娛樂性,現(xiàn)階段,由于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高中體育教學一方面可以為學生帶來愉悅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重視對學生的自主鍛煉認知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現(xiàn)階段,我國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素質的提高,而高中教學過于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加需要加強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自主鍛煉認知進行培養(yǎng),而對其產生影響的因素包含內在與外在兩方面。
因為高中生被周邊環(huán)境與家庭氛圍所影響,沒有全面意識到身體鍛煉的重要性與益處,他們認為鍛煉并不是必須的,即使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很難使用學校所提供的基礎設施設備展開鍛煉,大部分學生經常逃避體育教學,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我國出現(xiàn)了許多的電子產品,并且貫穿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因此,在學生的課余時間當中,學生不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與有關活動當中,他們更加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電腦與手機中。
高中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進行腦力教育,忽略了對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這使得體育教育沒有得到全面支持,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大部分高中的體育教學設施并不充足,知識設有籃球場或者是羽毛球場等,并且體育課堂教學的形式也較為枯燥以及乏味,很難激發(fā)出學生參與其中的熱情與主動性,與此同時,對于公共的健身場所而言,其建設主要是站在老年人的視角進行考量的,與高中學生的身體鍛煉需要并不符合,進而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且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
在高中課程教學當中,體育課程主要是基礎性學科,其在高中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當中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大部分高中的體育課堂教學存有一定的不足,主要是學生對體育教學沒有興趣,很難參與到體育鍛煉過程當中,大部分學生討厭參與體育活動,對這樣的情況進行研究以及分析表明,首先,當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他們面臨著高考,使得課業(yè)非常繁重,而學生的心理壓力比較大,這樣他們很難把體育鍛煉和其他課程的學習進行關聯(lián),無法調整自身的心態(tài),更多的思想在高考課程的學習當中,所以學生的體育鍛煉主動性不高,難以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其次高中教師對體育學科的教學并不重視,經常將體育課程進行縮減,或者是在體育課上讓學生回到班級上自習,并且當學生到了高三的時候,學校甚至直接放棄體育教學,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學生體育課堂的自主鍛煉認知產生著嚴重的影響。最后,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較為陳舊,其教學內容大致相同,主要是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基礎運用,之后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這樣的體育課程缺少創(chuàng)新性,導致體育課程呈現(xiàn)機械性展開,沒有辦法調動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與主動性,最終,沒有辦法調動出學生參與體育課堂自主鍛煉的認知。
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體育教師需要讓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額相關技巧進行掌握,并且?guī)椭鷮W生形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的行為習慣,對學生進行自主鍛煉的認知進行培養(yǎng),然而,根據(jù)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想要實現(xiàn)提升學生自主鍛煉認知的教學目標十分困難,以下是對其策略進行研究。
思想是學生進行行動的基礎條件,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體育教師應該從思想方面著手,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進行了解以及掌握,不斷提高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過程當中的積極性。比如,在體育課的時候如果碰到了下雨的情況,便沒有辦法展開戶外活動,這樣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安排,讓他們到多媒體教師當中上課,而體育教師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的視頻,這樣的額視頻應該具備一定的趣味性,進而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津津有味,不會覺得枯燥與乏味,使用這樣學生能夠接受的手段展開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的進行參與,并且感知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進而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青睞于體育鍛煉活動,摒棄自身的抵觸心理,進而不斷的轉變學生的興趣。
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和學生加強溝通與交流,重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讓學校領導對身體素養(yǎng)的提升進行重視,也需要不斷轉變學生父母的觀念,進而推動學校加強體育相關設施設備的建設,讓學校對較為陳舊的體育設施以及器材等進行維護以及修補,與此同時,讓學生對體育運動場地進行愛護,提高他們的認知,對學校體育設施設備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盡可能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到體育場地當中利用設施設備展開鍛煉,而相應的體育器材使用的手續(xù)也應該合理有效,對體育器材不會丟失的情況進行保證,并且在此基礎上,盡量降低手續(xù)方面的要求,讓學生充分利用體育器材進行身體鍛煉。
整體氛圍與環(huán)境對學生產生著很大程度上的額影響,如若高中學校不重視體育課堂的教學,便難以對學生的自主鍛煉認知進行培養(yǎng),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體育鍛煉認知,學校需要重視體育課堂的教學,在一個大的環(huán)境當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及培養(yǎng)。首先,學校應該對體育課程進行科學有效地設置,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雖然學校需要提升學生的成績,但是不能夠使用犧牲他們的體育鍛煉時間當做是前提條件,需要把其他學科的學習和體育鍛煉間存有的關聯(lián)性進行理清,對體育課程教學情況進行有效設置,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其次,學校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且輕松的體育運動空間,對校園進行整體規(guī)劃,為學生采買體育運動的相關設施設備,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體育運動環(huán)境,保證學生的體育運動需要可以得到充分滿足。最后,學校應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一方面學校并不重視體育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學生也不重視體育運動,這使得大部分學生在體育課的時候會到教師當中學習其他課程,這樣的情況并不利于對學生的自主體育鍛煉認知進行培養(yǎng),所以學校需要充分發(fā)揮出作用,讓學生把體育鍛煉和文化學習之間的關系理清,在學校當中充分展開相應的體育鍛煉宣傳作業(yè)。
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足量的體育鍛煉會幫助他們養(yǎng)成一個更加健康優(yōu)秀的身體,然而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會死板的按照體育課本進行教學,這種情況也就導致了體育課堂的枯燥乏味,不僅沒有辦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打擊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對自主鍛煉意識的養(yǎng)成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鑒于這種情況,高中教師應該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充實自身的課堂內容以及知識種類,從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入手來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自主鍛煉的正確觀念。要想有效完成這項任務,高中體育教師可以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高中體育教師應該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式,比如在進行基礎體育技巧教學的時候,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技術,更為直觀的進行基礎體育技巧的展示,從而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使自身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增強;其次,教師要不斷進行課堂組織教學方式的變化更新,在過去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都是以班級為單位展開的,而這種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了。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以組為單位展開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才可以有效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體育鍛煉學習中去。除此之外,教師在完成體育基礎知識教學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一些趣味性的對抗比賽,以此來豐富體育課堂的內容,提升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再次,體育教師還應該注意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填充,在進行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像是蹴球運動等冷門少見的體育運動知識,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更加積極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使他們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良好的自主鍛煉觀念。
因為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安排數(shù)量相對來講也比較少,導致了體育教學受到時間極大的影響,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很多體育教師根本沒有辦法高效完成知識教學,也沒有辦法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自主鍛煉意識,最終造成了大部分學生都原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之中。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拓展,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增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參與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可以組織開展一些拔河、排球以及籃球等對抗比賽,這樣可以在降低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讓學生枯燥無味的高中生活出現(xiàn)別的色彩,而且通過這種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前樹立起體育鍛煉的思想和認識,讓自主鍛煉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大的重視。特別是在高中教學這一學習壓力極大的學習階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學不單單能夠有效降低學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避免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還可以將學生的潛能最大程度的開發(fā)出來,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有效地培養(yǎng)。所以,高中學校、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必須都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作用,根據(jù)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體育教學方式改革,將學生作為體育課程教學的主體,利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展開體育教學,從而有效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得到有效增強,進而為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打下一個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