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楠,于靜蕊
自我監(jiān)控又稱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調整,其概念由Snyder于1972年提出,主要是指個人根據(jù)社交適應性,對自己的表達行為與自我呈現(xiàn)進行觀察、約束及控制的傾向。自我監(jiān)控具有穩(wěn)定的個體差異,并且可以加以測量[1]。自我監(jiān)控體現(xiàn)了個體穩(wěn)定的個人特征,顯示了個體人際交往的能力及對外界環(huán)境的關注度,體現(xiàn)了個體對周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2]。而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隨著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逐步成為研究的熱點,其主要是指個體依據(jù)自己設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所作的整體評價,是反映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學參數(shù)[3]。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了人格特質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4-6]。而關于自我監(jiān)控這一人格特征和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卻不是很多。肖崇好等[7]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監(jiān)控型的人比外控型與機控型的人具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耿曉偉等[8]曾經報道過自我監(jiān)控水平對外顯幸福感的影響不顯著,而對內隱幸福感的影響顯著,但總的來看自我監(jiān)控能夠影響主觀幸福感。耿曉偉等[8]的研究主要針對大學生群體,而本研究主要是針對ICU護士這一高壓力、高風險、性別構成比較單一的群體,探討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水平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旨在為提高ICU護士的主觀幸福感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取方便抽樣法,選擇錦州市3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綜合ICU的158名在職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在綜合ICU連續(xù)工作半年以上;②持有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③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進修或實習的護士。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一般資料問卷、中文版自我監(jiān)控量表、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簡本和單項目自陳主觀幸福感量表進行調查。①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工齡和職稱。②中文版自我監(jiān)控量表。在參考自我監(jiān)控量表的基礎上結合本土文化內涵修訂而成[9]。該量表共有25個條目,3個維度,分別為外向(9個條目)、表演(8個條目)和他人導向(8個條目)。每個條目的計分標準為“是”計1分,“否”計0分,所得分數(shù)越高表明自我監(jiān)控水平越高。各因子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71~0.86,重測信度為0.81~0.87,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效度。有文獻報道,得分≥11分為高自我監(jiān)控水平,得分<11分為低自我監(jiān)控水平[10]。③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簡本。該量表是邢占軍[11]在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基礎上編制的一套與該量表具有大致相同的結構和測量功能、且適用于大規(guī)模社會調查研究的量表。該量表共有20個條目,10個維度,分別為社會信心體驗、成長進步體驗、目標價值體驗、身體健康體驗、知足充裕體驗、心理健康體驗、人際適應體驗、自我接受體驗、家庭氛圍體驗和心態(tài)平衡體驗,每個維度包含兩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評分制,從“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1分~6分,分值越高代表幸福感越強[12]。取中間值3.5分作為參照值,均分>4.5分為高水平,2.5分~4.5分為中等水平,<2.5分為低水平。該量表的信度為0.848,效度為0.972,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④單項目自陳主觀幸福感量表。要求被調查者對“總的看來,我是一個幸福的人”作出評價,從“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1分~6分。
1.2.2 調查方法 研究者與3所醫(yī)院綜合ICU的護士長聯(lián)系,取得配合,在護士長的組織下,研究者向ICU護士說明調查的目的、填寫方法與注意事項,當場發(fā)放并收回問卷。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58份,回收158份,剔除8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150份,有效回收率為94.9%。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檢驗水準α=0.05。
2.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的150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0歲2人(1.3%),20歲~30歲81人(54.0%),30歲~40歲43人(28.7%),40歲~50歲21人(14.0%),>50歲3人(2.0%);婚姻狀況:已婚66人(44.0%),未婚84人(56.0%);學歷:中專2人(1.7%),???8人(45.3%),本科及以上80人(53.3%);工齡:<1年16人(10.7%),1年~5年60人(40.0%),6年~11年44人(29.3%),11年~20年26人(17.3%),>20年4人(2.7%);職 稱 :護 士5 0人 (3 3.3%),護 師7 4人(49.3%),主管護師26人(17.3%)。
2.2 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得分情況(見表1)
表1 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得分
2.3 ICU護士主觀幸福感得分情況(見表2)
表2 ICU護士主觀幸福感得分
2.4 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見表3)
表3 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r值)
3.1 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的特點 本研究中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總分為(12.05±3.65)分,均分為(0.48±0.15)分,說明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水平較高,這一結論與蔡美容等[2]的研究結論一致。自我監(jiān)控是個體不斷地對正在執(zhí)行的實踐活動進行積極自覺的計劃、監(jiān)察、檢查、評價、反饋和調節(jié)的過程[9]。而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反映的是護士在科室與病人及其他醫(yī)務人員交往時表現(xiàn)出來的對工作情景及自我關注的心理傾向和對自我表現(xiàn)的反思、調控能力[2]。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水平較高可能與其工作性質有關,ICU護士面對的是危重、病情復雜且變化快的病人,需要護士在遵醫(yī)囑的基礎上自覺地計劃、監(jiān)察、檢查、評價、反饋和調節(jié)自己的工作,并能夠隨時應對病人的病情變化,還要有較高的隨機應變和處理突發(fā)狀況的能力;另一方面,ICU病房沒有陪護人員,沒有家屬監(jiān)督護士的工作,這就需要護士具備較高的慎獨、自覺、自律、自控精神。另外,ICU護士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還體現(xiàn)在日常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中,在工作中要時刻提醒自己執(zhí)行“三查十對”制度,核對輸液卡、瓶簽和藥物一致后才能配藥,抗生素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并要注意配伍禁忌、避光要求等;還要時刻檢查各種儀器是否能正常使用,同時還要防止病人的各種管道堵塞或脫落,如心電監(jiān)護儀、呼吸機管道、負壓吸引管道等;還要注意物品清點、交接、補充和更換急救箱中常備用物及藥品,保證危重病人需要搶救時能正常實施搶救。
3.2 ICU護士主觀幸福感的特點 本研究中ICU護士單項目主觀幸福感量表得分為(4.81±0.47)分,表明ICU護士對“總的看來,我是一個幸福的人”表示同意,幸福感程度尚可。多維度主觀幸福感量表的均分為(3.82±0.42)分,為中等水平,與張瑞芹等[13,14]的研究結果一致,但與孫彩紅等[15]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孫彩虹等[15]的研究表明,ICU護士主觀幸福感較好,而本研究結果為中等程度,這可能與本研究調查醫(yī)院為該地區(qū)最受人們青睞的三級甲等醫(yī)院,就診人數(shù)較多,ICU護士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有關。相比于其他科室護士,ICU護士參與救護的多是?。▊┣槲V氐牟∪?,護士常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持續(xù)性工作,其工作強度高、心理壓力大、工作風險系數(shù)高、與外界接觸少,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護士的主觀幸福感[16],導致ICU護士主觀幸福感降低。這些因素都應該引起護理管理者的重視。
3.3 ICU護士自我監(jiān)控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關系本研究表明主觀幸福感總體與自我監(jiān)控總體及其3個維度均存在相關性(P<0.05)。ICU護士的自我監(jiān)控水平越高,其主觀幸福感程度越高,即自我監(jiān)控水平高的人自己可以靈活監(jiān)控自己的行為而對生活更滿意、幸福感更高,這一結論與耿曉偉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研究中主觀幸福感的身體健康與家庭氛圍兩個維度與自我監(jiān)控總體及其3個維度均不存在相關性,這可能是因為身體健康與平時的營養(yǎng)狀況、生活方式、體育鍛煉、工作強度有關,而很少受心理作用的影響,除非是心因性疾病造成的身體不適;而自我監(jiān)控與家庭氛圍無關,是因為研究中一半以上的護士未結婚,不需要面對家庭壓力,日常壓力源主要為護理病人的病情、病人及家屬的要求、同事間的關系等[16],ICU護士的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相應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也主要體現(xiàn)在工作上。
綜上所述,ICU護士的自我監(jiān)控總體與主觀幸福感存在相關性,自我監(jiān)控水平能夠影響主觀幸福感程度,自我監(jiān)控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強。提示護理管理者可以通過采取適當?shù)拇胧﹣硖岣逫CU護士的自我監(jiān)控水平,進而提高護士的主觀幸福感。
[1] 秦源.自我監(jiān)控與組織政治覺悟對工作滿意度以與績效影響的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0:33.
[2] 蔡美容,周慧霞,饒文芳.急診科護士自我結構與自我監(jiān)控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13(4):46-48.
[3] Diener E.Subject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4] 鄭雪,王玲.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與人格特質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2):105-107.
[5] 王極盛,丁新華.初中生主觀幸福感與人格特征關系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2):96-98.
[6] 唐潔,孟憲璋.大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比較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10(4):316-320.
[7] 肖崇好,謝亞蘭.控制感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6):514-516.
[8] 耿曉偉,鄭全全.自我監(jiān)控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1):63-67.
[9] 石世祥.大學生自我監(jiān)控、責任感和學習堅持性的相關性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2.
[10] 胡金生,楊麗珠.高低自我監(jiān)控者在不同互動情境中的被洞悉錯覺[J].心理學報,2009,41(1):79-85.
[11] 邢占軍.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簡本的編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3,12(6):703-705.
[12] 邢占軍.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36-38.
[13] 張瑞芹,孫翠勇,張金華.護士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18):3363-3365.
[14] 儲芳,葉平安,葉雨英,等.軍隊傳染病醫(yī)院護士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3):166-168.
[15] 孫彩紅,王志穩(wěn),陳蕾,等.軍隊醫(yī)院ICU護士主觀幸福感與工作壓力源、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21):853-855.
[16] Wheeler H,Riding R.Occupational stress in general nurse and mid-wives[J].Br J Nurs,1994,3(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