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學習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能力。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去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把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貫穿到小學作文教學中去,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課題。本文就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11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108
一、改變原有的作文教學模式
小學階段我們的作文教學一直沿用原有的教學辦法,多以仿寫為主。在教學的初始階段,教師會指導學生按照例文進行仿寫,這種仿寫出來的作文幾乎千篇一律。這樣的作文讓閱卷老師感到無奈,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的學生根本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己的思想。這樣的作文教學教出來的只能是仿制品,這與我們所提出的素質教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理念背道而馳。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采用了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而沒有進行主動的思考。因此我們要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就必須要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的作文主要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的題材主要來源于生活,那我們就把作文課堂教學引進學生的具體生活,依托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和挖掘寫作素材,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獨立的寫作,不要給學生太多的限制條件。
如我在教五年級作文《一件有意義的事》這篇習作時,我不給學生過多的附加條件,唯一的要求就是所寫的事情必須是學生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自由表達,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更加接近學生的生活,也更加具有真情實感。雖然這樣自由式的寫作會讓很多表達能力差的學生感到無從下手,但只要教師給這部分學生一些簡單的提示或者建議,他們就會寫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在自由的寫作氛圍中,學生可以很好地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值得思考的事物。這一過程會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并且表達自己的觀點,為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二、作文教學必須注重多元的評價方式
作文評價也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批閱學生的作文,給學生的作文以有效的評價和指導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在以往的作文評價過程中,我們按照原有的價值觀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評價元素比較單一,評價手段也相對簡單。我們的作文教學應該給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空間,而不是用一個標準的答案去約束學生的思想,顯然這種評價方式是需要改變的。
首先,我們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應該持有客觀公正的原則。我們不能用普遍的觀念去對待個別學生的思想和觀點,同時我們應該對學生正確的新穎的思想和見解提出鼓勵和表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和鼓勵學生去思考,然后把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
例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從三年級一開始就拒絕寫作文,每次考試這個學生其他部分都答得不錯,唯獨作文一個字也沒有寫。為了鼓勵這個學生寫作文,我費盡了心思。給學生列作文提綱,讓他按照作文提綱進行擴句式的作文練習。慢慢地,學生開始一句兩句地寫起了作文。有一次作文,我布置了《自己眼中的四季》,這個學生的作文寫得很簡短,只有這么幾個字:“春天花會開,夏天樹葉綠。秋天豐收忙,冬天雪花飛?!笨吹綄W生這樣的作文,我十分感慨,在學生的作文上,我批閱到:“語言很精煉,你的觀察很準確,用最簡單的話語把四季的特點全部寫了出來,感覺你有做詩人的潛質,值得老師學習,希望你繼續(xù)努力。盡量把你觀察到的事物用更加具體的語句表達出來,你一定會寫出更好的文章來?!苯涍^三年的努力,這位學生已經是我們班作文寫得最好的同學了,并且多次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作文比賽并獲獎。
由此可見,只要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和發(fā)展的態(tài)度去激勵學生,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自由作文,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得到提升。
其次,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思想。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把這些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就需要我們教師自己首先要持有多元化的理念,用多元化的思想和評價方式去鼓勵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態(tài)度,給予正向的引導和修正。
要做到這些,我們教師就需要先了解和研究核心素養(yǎng)在作文教學中該如何實施和體現(xiàn),在教育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也要求我們教師重視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并把這種習慣和能力傳遞給學生,從而體現(xiàn)作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真正實質與內涵。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要把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基礎,滲透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傅興才.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0(9).
[2]張靈契.在作文教學中激勵創(chuàng)新[J].教育藝術,2003(5).
[3]劉曉斌.作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J].陜西教育(教學版),2009(Z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王軍紅(1981.12— ),男,漢族,甘肅隴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