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具有抽象性與邏輯性強等特點,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較大的困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與方法,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進行分析,逐漸摸索出適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這不僅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對教師教育教學的必然要求。本文將通過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途徑。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07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70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通過教學促進其認知能力的提升,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數學在學生思維開發(fā)與拓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應該以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水平為基礎,構建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生在心理、年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師應該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順應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潮流,促進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優(yōu)化。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方法和思維,將會對學生的一生發(fā)展產生影響。教師應該對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進行深入分析,加強對多種教學資源的整合,使其更加符合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打破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限制,構建高效化教學課堂。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這些教師未能對新課標要求進行深入分析,導致唯成績論的教學理念依舊存在,限制了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對于其個人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缺乏關注,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其次,教學方法陳舊。很多教師固守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厭倦和無聊等情緒,限制了學習效率的提升[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課堂氛圍不夠活躍,使得課堂教學與學習效率不高。上述問題的存在,都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消除,以符合教育發(fā)展的要求。
二、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途徑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在現代化教育中的應用較為常見,能夠通過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其自主探索知識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升。在情境構建當中,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以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和疏離感。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在教學情境當中能夠直觀形象地呈現復雜抽象的概念公式,降低學習難度。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情境構建當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以豐富的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增強情境效果[2]。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也應該應用于生活。生活化教學是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效銜接的先進教學方法,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重要措施。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引導,使學生在知識與生活的聯系當中不會形成認知沖突,從而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因此開展生活化教學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其體會到數學世界的無窮魅力。教師需要增強自身觀察能力,將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引入到課堂當中,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與延伸,使學生在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實踐能力。
(三)運用合作探究教學
在新課標當中,對于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加強合作交流,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在分組時,教師應該明確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保持組內的層次性與組間的均衡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配學習任務,使其在通力合作當中共同解決數學問題,促進其合作意識的增強。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其在自主探究當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學習,能夠做到取長補短,學習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實現學習方法的逐步改進與完善。
(四)采用分層教學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采用同一套教學模式,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限制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分層教學法實施教學工作,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學習與成長需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為其設置簡單的目標,以促使其學習自信心的養(yǎng)成;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則應該為其設定更高的目標,幫助其突破自我發(fā)展瓶頸;而對于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該鼓勵其進行拓展延伸,使其開闊眼界與心胸,掌握豐富的數學思維方法。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新課標的相關要求為標準,革除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種種弊端,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開展生活化教學、運用合作探究教學和采用分層教學法等途徑,實現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向東.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學周刊,2019(24):42.
[2]黃衛(wèi)強.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1):24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魏軍(1974.4— ),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