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慧
(重慶市大足區(qū)實驗小學,重慶 大足 402360)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甚至是世界范圍內教育的開展基本都是以班授制為主體,即通過學校這一組織形式,按照學生年齡的不同有針對性的編入不同的年級、班級中,從而在未來教學工作開展方面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在當前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所面臨的一項核心任務就是如何全面地打造高質量的班級,包括高質量的教學氛圍、高質量的教學模式、高質量的師生關系等等,總之讓一個班級在整體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出一種欣欣向榮的狀態(tài)。而從整個班級的架構來看,教師和學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大組成因素,教師擔負著知識傳輸者的角色,而學生顧名思義就是知識的接受者,教與學的良心互動才能實現(xiàn)整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尤其是在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的日常教學更加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思維的互動,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輸,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養(yǎng),就是要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以教師為媒介,以知識為載體塑造起對應的道德素養(yǎng)和知識素養(yǎng),從而成長為具備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又具備團隊協(xié)作、獨立學習等各方面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所以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融洽的關系,打造高質量的班級尤為重要。
本文中我們所探究的是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結合上文所講打造高質量的班級是教師團體和學生團體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但是就團隊都有“領頭羊”一樣,班級中各項事物的開展都要有一個核心任務進行教與學各方面的統(tǒng)籌,而班主任就是這一針對性的角色。作為班主任,通常擔負著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兩大項事物,學科教學和普通任課教師職責相同,班級管理則涉及到統(tǒng)籌整個班級的運營,包括學生管理、班級事務管理等等;另外還有師生關系的維護,充當學生和各學科教師之間的“橋梁”,從而保證班級教學秩序和教學進度的良好循環(huán)。所以對于學校教育來說,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并且學生年級越低就會對班主任的依賴性越高,相對應的也就對班主任的要求越多。所以本文中我就聚焦于小學班主任工作展開探究,談談素質教育大背景下,我們應當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
對于學校教育來說,最核心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成才”,所以作為班主任來說,我們在日常工作開展方面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工作。
首先,在知識教學方面,作為班主任,我們要通過自己所教授的學科為載體營造良好的知識學習氛圍。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愛玩、淘氣、自我約束力差等特點,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督促,需要有對應的學習氛圍影響。那么在教學過程中,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先從自身做起,結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一門學科為基點逐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塑造學生良好的知識學習習慣。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還要做好各學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紐帶”。對于單純的任課教師來說,班主任和班級學生相處的時間相對較多,對于學生各方面的了解也就更為深入。同時在教師團隊中,基于班級教學管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之間的互動也較為頻繁,所以班主任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具有了解各方面的優(yōu)勢,所以也就起著對應的連接作用,如針對班級學生的情況,幫助任課教師分析學生情況,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同時在和學生溝通過程中,針對任課教師的建議獲得更多的學科學習反饋,最終在增加教育學契合度方面發(fā)揮著“粘合劑”的作用,從整體上打造高效的班級運轉模式。
除了教學方面,班主任區(qū)別于任課教師的明顯一點就是班主任負責班級日常事物的管理。而在我看來,對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管理來說,我們要注重兩個方面,一個是“規(guī)矩”,另一個就是“賞罰”。
首先,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要針對班級學生特點制定明確的班級管理制度。因為小學生在是非對錯的分辨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言行方面也就缺乏標準。這就需要班主任一方面結合校規(guī)校訓,以及日常道德要求制定對應的班級規(guī)則;另一方面還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給予學生規(guī)則制定的參與權,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出發(fā)對于班級日常事務的運行設定標準,從而規(guī)范學生行為。
其次,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們還要做到賞罰分明。規(guī)則制度的出現(xiàn),本意是約束學生行為,保證學生安全,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不觸犯規(guī)則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制定班級規(guī)則過程中,我們就要針對性的設定獎懲制度,從而做到令行禁止,賞罰分明。讓學生在接受懲罰中明確言行的標準,在接受獎勵過程中獲得正向的價值滿足感,從而塑造學生的對應的道德觀念、法制觀念。
班主任基于班級管理和日常教學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角度,且關系相對于普通任課教師來說也會更為特殊,尤其是小學階段,在我看來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亦師亦友。
首先,在班主任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要營造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溫馨關系。對于小學生來說,不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自理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對于班主任的依賴心較重,那么作為班主任我們在和學生交流過程中要充當起“嚴父慈母”的角色,學習中嚴格要求,生活中細心關照,從而讓學生心理具備愛戴與信任,進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配合班主任工作。
其次,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我們還要和學生形成伙伴關系,共同成長。在班級管理中,我們不僅要本著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具有參與權和發(fā)言權,更要一定程度上尊重學生的意見,傾聽學生的建議,以平等的、互動的模式營造教學關系,從而讓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逐步形成平等、尊重的思維,為學生未來學習和工作中的為人處世奠定基礎。
總之,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中最小的“領導”,在整個班級有序運行中起著“核心齒輪”的作用。在當前素質教育教學大環(huán)境下,我們對于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班主任對應性地進行日常工作方法和模式的創(chuàng)新,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小學乃至整個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教育都能夠有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