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新科
(湖南省桃江縣馬跡塘鎮(zhèn)中心學校柳山小學,湖南 桃江 413400)
數學是一門以生活為基礎的學科,它源于生活,最終又回歸到生活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目的就是為了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且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努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一步步地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通過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所以我們作為長期致力于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提倡實施數學教學生活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诖?,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學方法的思考。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要想改變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傳統氛圍,教師就要善于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原型,并且能夠利用原型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前幾分鐘的時間,用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數學原型,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數學中學習加減乘除的應用題的時候,可以利用我們生活中常發(fā)生的一些實例,如買零食、買文具、買玩具等,這些小小的數學原型,讓學生快速而愉快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盡快適應社會生活,讓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數學是一門植根于生活的應用學科,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要想構建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一方面,教師就要善于尋找生活中的數學模型,并且能夠利用模型幫助學生樹立形象意識。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其所有的知識點基本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模型,有了數學模型,教師就可以將教學課堂語言變得通俗化、生活化,富有生機。另一方面,在教學課堂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材料,而且在掌握了基礎知識點之后,要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去梳理和歸納知識點,并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學會思考,進一步克服定式思維。通過老師的點撥和輔導,讓學生抓住重點和難點,通過自主思考,結合生活實際,總結新的知識點,進一步樹立數學源于生活的形象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千絲萬縷,買菜付錢需要數學的加減乘除,趕時間需要看數學中的鐘表,鋪地磚需要用到數學中的面積公式,計算時間需要數學,計算距離需要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要想構建好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師就要善于尋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且還要能組合好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數學規(guī)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探究數學規(guī)律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構建生活化數學課堂要求學生之間要有一定的展示交流。同時,展示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提倡讓學生自主完成,偶爾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最后再通過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不斷激發(fā)學生的交流積極性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通過點撥并且規(guī)范、肯定學生學習成果,也可以進一步鼓勵全員參與,讓學生在討論、分享的過程中共同進步。
引導學生將經驗化為知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而且,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做到應用創(chuàng)新,結合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有趣的例子和經驗,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接觸到新的事物。同時,通過一些拓展來提升學生的答題技巧,掌握多種答題方式,讓學生有新的收獲和新的提高。這樣一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學生的知識面也會有更大程度的拓展,從而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課本上的內容是各個教研員認真研究而付出的心血,符合當前學生的課堂教學。作為小學教師,不應該一味地脫離課本而去侃侃而談,而是要結合課本內容,以課本為主,窮盡其中的奧妙,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認真探究每一個題目的背景和意圖,仔細琢磨并通過認真練習去鞏固知識。
很多老師在授課時無形中改變了課堂內容,變成了新課改下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改變的過程中,如果缺乏一定的依據,肯定會對教學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綜上所述,構建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都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課堂觀念和學習觀念,要在最大程度上結合生活實際和社會現實,保證能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同時發(fā)現數學本身的樂趣,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幫助小學生在數學和生活之間架起橋梁,讓小學生學會親近數學,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勇往直前,達到生命的巔峰,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