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文
(吉林省梨樹縣郭家店鎮(zhèn)第二中學,吉林 梨樹 136500)
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這就意味著我們廣大教師要改變過去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再搞“師道尊嚴”、“教師一言堂”因循守舊那一套了,取而代之的是要按照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來上課,摒棄舊的傳統(tǒng)落后教學方法,這是大勢所趨,每個教師都要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變化,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努力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做一個合格的新時代人民教師!目前,擺在我們每個教師面前的當務之急的任務就是,如何把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落實到實處,具體來說就是:如何教會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課堂學習。
首先,我們做教師的,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我以為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學會獨立自主,任何人都靠不住的,要教學生學會如何獨立思考問題,要有自己主張和看法,運用發(fā)散思維來處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能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具體來說,在學生的語文課學習過程中,我們做教師的,要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文本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目的;來品評作品的品味,從中學到哪些好處,并能運用到自己的寫作方面來,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不僅是學習,在生活中也要教會學生自主生存的能力,以便學生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更加茁壯成長,更有擔當,更有獨立創(chuàng)造能力,方能成為祖國建設有用人才!
其次,我們做教師的,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我以為,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合作學習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人再有能力,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什么“眾人拾柴火焰高”;什么“一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都說的是團結的力量大無邊,要想事業(yè)的成功,就得靠大家的智慧才行。從小就讓學生明白啥事要靠自己,更重要是還要學會與人合作,才能大有作為。事業(yè)不是一個人干的,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戰(zhàn)無不勝!具體來說,在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中,我們做教師的,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學會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兩個人,同座的同學,也可是前后桌的兩個同學;當然,通過三個人、四個人、更多的人來共同來探討學習,會更有學習的意義。方式可以是多樣化,不拘一格,盡可能積極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巨大潛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學習的甜頭。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做事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今后的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大事!
最后,我們做教師的,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要教會學生學會“探究”學習。我以為,在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在進行探究學習方面的引導。合作是手段,而探究學習才是實質!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探究學習。探究就是把問題解決的最好,最明了,最透徹。關鍵是我們如何做好教會學生探究學習,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教師面前的重要大事。在具體學習上說,我們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主導、引領、參與的作用,這里所說的主導作用,就是在引領學習學生學習課文時,自己要統(tǒng)領課文的內容和要旨,教學生學習課文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之后,采取什么樣的手段來達到這個目的。并且積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參與到教學中來,還要及時總結讓學生合作探究的實際教學經驗和不足。積極改進探究方法,讓那些學生喜聞樂見,感興趣的探究方式傳承下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學會怎樣來探究,以便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好地運用合作探究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是最主要的。
總而言之,我們做教師的,要教會學生運用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來進行課堂學習,就得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并且把它實施到自己的實際教學當中來,把新課程的理念貫徹到每個學生的身上,使得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這是最主要的。我這里特別要強調一下,不要急于求成,啥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有什么“欲速則不達”之說嗎?第一步是是關鍵,要先教好學生怎樣學會通過自主學習來學習;它是基礎,在此基礎上,在教會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合作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這需要我們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感悟,去體會,去總結。而教會學生探究性學習,則是在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的前提之下,進一步的升華。我們前途是光明的,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不負人民的重托,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人才,做出我們的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