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林
(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順峰中心小學,江西 吉安 343816)
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生學習首要基礎,同時小學階段是學生三觀逐漸形成,道德思維的形成初期,使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重。面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本人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做以下研究。
語文是一項綜合能力較強的課程,小學階段的等學生正處于三觀的建立,自然科學等的初期接觸等,目前小學語文正處于課程改革階段,小學語文課程目標較為繁重,需要在基礎知識傳授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自然,接觸基本自然規(guī)律,又要讓學生建立基礎的道德素質,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責任壓力較大。在新舊體制更替的同時,教師很難把控學生的情緒以及課堂節(jié)奏,很大程度上不能照顧到為一名學生的學習程度,而且新課改的同時容易出現(xiàn)學生渾水摸魚的狀況,似懂非懂,但是又不會去提問,也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很難做到教師心里有數(shù),同時,學生還沒養(yǎng)成自我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所以,容易出現(xiàn)因為教學內(nèi)容較多,教師責任大,同時課堂模式面臨課程模式更替的情況,很大程度上造成小學語文教學教師壓力大,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情況。
小學語文知識是小學生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于文字的初識,語言的內(nèi)涵,以及語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但是在目前教學形態(tài)下,課程改革為了讓學生走出課堂,調(diào)動學生感官去配合好課堂進度,但是經(jīng)常性地讓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課堂上最基礎的內(nèi)容,對于文字、語言的基礎性知識的學習、應用,造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基礎知識教學目標的偏離?;A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教學重點,但是在課堂模式的活躍下,課堂模式的更新,教學內(nèi)容在安排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需要教師及時適應當下情況,轉換教學模式的活躍點,將課堂拉回主題,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
新教學模式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課堂教學,但是教師在運用中容易出現(xiàn)不熟練,控制不好局面,甚至被學生帶偏,課堂效率不高,甚至出現(xiàn)課堂目標未完成等情況的發(fā)生。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基礎準備,不僅在課堂內(nèi)容的安排上,課堂模式的流程安排上,以及課堂上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學生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性偏轉等,課前考慮周全,才能不會導致課上教師手忙腳亂,課堂被學生帶偏的情況。如在《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課中,讓學生去熟讀課文、熟悉生詞,以及熟練語言的敘述性節(jié)奏,同時,在學習基礎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在多媒體圖片展示拉薩的美景,讓學生自己去觀看這條鐵路沿線的風景。在對比現(xiàn)在有了鐵路之后拉薩的變化。
語文教學中注重語言的表達,從生字、生詞、生語法的熟練讓學生逐漸深入學習,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不論是在今后,還是當下,讓學生學好語文能讓學生在今后的而學習道路上有一個鋪墊,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對語言的運用。例如,在寫作上,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敘述能力,那么敘述能力的基礎便是遣詞造句,所以需要小學生在早期打好基礎。教師應當運用靈活的教學模式,如在面對生詞教學,可以提前將生詞做成卡片,以小組模式進行競賽,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課堂模式的改變也需要教師對課堂有較強的控制能力,盡量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參加到其中,提高教學效率。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而不是一味地去調(diào)動課堂氛圍,顧此失彼,而是要在確定學習目標的同時,逐漸滲入教學目標。
教師通過在課堂中運用合作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但想要將合作教學模式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篩選不同的合作教學模式,再科學的選用最合適的合作教學模式并將其運用到課堂,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絲綢之路》時,教師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氛圍,創(chuàng)設和課堂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課堂教學情境,來激起學生對這文章的好奇心,再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科學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班級的授課方式。針對這篇課文,教師可以科學的選用小組討論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具體實施過程是教師將學生每4人分成一個小組,在上課前讓小組成員提前了解關于“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并在實際授課時,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學生可以在討論過程中自由講述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和看法。再結合教師放映的視頻解說作品對這篇文章進行討論,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出自己對這篇文章中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教師通過科學合理的篩選,最終選擇讓學生之間組成學習小組,并自由討論的這種授課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思維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都比較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多媒體有多重呈現(xiàn)形式,如音頻、視頻、Flash等等,這種有聲有色的動畫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也更容易將學生的情感帶入課堂教學當中。
小學語文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等。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這些需求,需要教師進行全方面的改革,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年小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讓其能順利的和初中學習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