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友泉
摘要: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一般規(guī)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它把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是最精密的一門自然學科。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最基本的方法。《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指出:“初中物理教學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種認識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必要的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觀察有關的現(xiàn)象,要大力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可見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大綱中規(guī)定的演示和實驗都要做到并且做好,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各種原因和條件限制,物理實驗教學還與大綱要求有一些距離,還存在許多問題,在此筆者針對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對物理實驗教學的看法,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物理? ?實驗教學? ?教學方法
物理是中學生必修課程,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但物理又源自生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物理的主要目的不僅因為是必修學科,而是要把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能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各種現(xiàn)象,并能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還能去探究未知的領域,為未來的更高層次的研究打下堅實基礎。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石,通過實驗教學,能夠發(fā)展學生觀察、動手、分析、驗證、總結等能力。但目前我們的物理實驗教學普遍存在重視不夠,效果不明顯的問題。這其中既有主觀上不重視,實驗課安排不合理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硬件設施不齊全的原因,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本文就旨在找出物理實驗教學的薄弱點,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與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一、改變觀念,完善評估體系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對學校和家長的影響一直存在,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很多傳統(tǒng)的觀點和做法一時還沒有得到改善和提高。由于物理實驗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大,一些學校出于種種考慮對物理實驗在經(jīng)費和時間上投入都不大,重視不夠。學校應該轉變觀念,要積極實踐國家的素質教育理念,不能僅以考試分值的比重來衡量一門課程的分量。學校可以通過完善物理實驗的技能考核的辦法來強調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在期中、期末物理考核中增加實驗所占的分值,增加物理實驗的考核項目,用實際的、嚴格的考核標準,讓學生和教師都對物理實驗正確認識,認真對待。需要通過物理實驗課來進行的教學,就一定要安排相應的實驗課,而不能怕麻煩,省時間而不給學生安排實驗課。不僅要上實驗課,還要認真上好,充分放手讓學生親自體驗,通過自己動手、觀察得到的知識遠比只靠老師講授,抽象地去理解要形象、牢固的多。
二、提高硬件配備,改進實驗理念?
物理實驗的特點對學校實驗室的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學校在實驗經(jīng)費上不能省,最大限度地滿足實驗所需的場地和設備。整齊干凈規(guī)范、硬件設施齊全的物理實驗室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物理實驗。如果確有困難,可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設備,整合資源,甚至可以自己動手利用簡易設備開發(fā)創(chuàng)造新的實驗設施,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尤其是在偏遠貧困地區(qū)的中學,由于學校實驗經(jīng)費嚴重不足,實驗儀器特別缺乏,許多實驗都不能完成。對此,學校要積極應對,而不是聽之任之,等靠要??梢园l(fā)動師生一起動手,利用生活中的簡單廢舊的物品,加以改裝改造來制作簡易的實驗器材。比如生活中的瓷碗、紙杯、飲料瓶、藥瓶、吸管、紙箱、鬧鐘等等,都可以利用,簡單改裝,巧妙利用,就能豐富物理實驗室的器材裝備。這樣既能滿足基本實驗教學,節(jié)約實驗經(jīng)費,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制作、發(fā)明實踐的能力。硬件條件齊全了,并不是萬事俱備了。物理實驗不是簡單地操作,不是做游戲,而是在實踐中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F(xiàn)在的學生理論知識較豐富,動手能力比較弱,教師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驗,讓學生當物理實驗的主角。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于實踐,遇到問題,教師要及時引導點撥。有條件的話可以將物理實驗進行延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從生活中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物理知識本來就來源于生活,很多物理實驗我們可以不用在實驗室里完成,而是在生活中讓學生觀察體驗,用最簡單的方法學到物理知識。物理課本上設計了許多課外小實驗、小制作,教師可引導學生課外去做。例如,課本上有個小實驗是“測自己的步行速度”,讓學生按課本上的方法去做,測自己步行的速度,并記錄下結果。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用可樂瓶制作成了簡易的“滴水計時器”,把滴水時間間隔調節(jié)為1秒,把“滴水計時器”固定住, 自己步行時通過測量落在地面上的水滴間隔,就能算出步行速度,還能檢查步行時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有教師在講解浮力時,通過學生充分預習,引導學生可以動手制作一個小紙船,把小船放入水中,往小船里一點一點地放小石子,觀察小紙船能承載小石子的數(shù)量,還可以讓學生回憶曹沖稱象的故事,使學生對浮力和體積的關系有一個直觀的感知。在操場上,我們一樣可以進行物理實驗。學生拍打籃球時,感受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打羽毛球時,明白了無論羽毛球飛得多高,最終還是會落到地面上的物理原理等等。教師可利用一切方法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所蘊藏的物理知識,通過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的小實驗,能更直接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和概念有了簡單易懂的實驗方法,對物理學習不再產(chǎn)生畏難情緒。
四、分組分層次的實驗教學方法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分組實驗是一種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形式,發(fā)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在具體實驗中,師生共同參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豐富的感宮和多樣的教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認識事物和現(xiàn)象,總結出知識點,完成實驗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