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讀書對你是什么
我不知道
讓我猜
可能我也猜不到
對我
肯定是從容
不慌不忙 ?不急不躁
宋代詩人黃山谷有過這樣一句名言:“三日不讀書,便覺得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對此,我是深有體會。
記得生完孩子再站到講臺,上的是葉紹翁的《游園不值》。第一句: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我問了一個所有老師都會問的問題?!盀楹味鴳z?”思考了一會,有一個男生站起來回答我:“不憐的話早被踩死了!”啊,這么直接。正準(zhǔn)備思考著怎么修正或接應(yīng)他的話時,偏偏又看到教室里有幾個男生像聽懂他話似的偷偷賊笑起來。臉上寫著四個字:幸災(zāi)樂禍。我慌了,亂了陣腳。來了一句這輩子最想收回的問話:“踩死什么了?”“蒼苔”全班沒有一個不張口大聲回答我。哎,照這一推,蒼苔是因為要被踩死了,所以憐。那都被踩死了,怎么憐呢?做語文老師的我們都知道這一句就是要突破這個“憐”字——可憐,憐惜。我意識到我問錯了。于是拼命想從我的腦袋里找點關(guān)于蒼苔的詞,或詩句,也可以是與它相關(guān)的句子,以便讓“蒼苔”起死回生。但悲哀的是,五個月的產(chǎn)假,我什么書都沒有看過。只覺得頭皮一陣發(fā)麻,腦子里一片空白,硬是愣愣地站在那里,直到44雙眼睛齊刷刷地看著我……
魯迅說過,人最悲哀的事是,夢醒了發(fā)現(xiàn)無路可走。那刻我最悲哀不是夢醒了無路可走,我知道我要走什么路,只是在走的路上我沒有去讀書,而且我是個老師,并且是個語文老師。
不能讓這樣的敗局重演。我翻閱了大量的詩詞。因為我相信朱光潛先生說的那句話,要培養(yǎng)真正的文學(xué)品味必須從詩歌開始。只有讀著它們,我才可以看到天破曉時微微的晨曦,聞得到蜜蜂的呢喃軟語,也才能感受得到蝴蝶煽動翅膀帶來的暖風(fēng)……這些,對一個語文老師來說,是那么的需要。也只有這樣,才能過上人在這世界上流走,不光用的是腳步,也是心的日子。捧起于丹的《重溫中國最美古典詩詞》,宋代詞人蔣捷說:“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還有一首,我怎么讀都讀不明白的李商隱的《無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p>
再讀,也是絲絲入扣。
如果再讓我上《游園不值》,再問那個問題,再遇到那個“不憐就被踩死”的男孩。我會肯定地贊許他:“孩子,雖然你說話冷峻,但的確夠一針見血!”接著話鋒一轉(zhuǎn),輕輕問道:“你心疼嗎?假如即將踩死它。”心一旦軟起來,“蒼苔”就活得下來。接著學(xué)王崧舟那一招——排山倒海。開著火車一個接著一個的問:“你心疼什么?”“你心疼什么?”“你心疼什么?”當(dāng)學(xué)生說,心疼它太小,禁不住這樣一踩?;蛩仓捞邸俏衣湓诤诎宓摹吧n苔”才可以活成生命,染成綠色,變成春光,甚至成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理。
假如心疼得不夠心疼,我也不怕,也不慌了。我準(zhǔn)備了冰心的一首小詩:
別踩了這朵花
小朋友,你看/你的腳邊,一朵小小的黃花/我們大家/都繞著它/別踩了這朵花/你看,它多么勇敢/就在馬路邊上安家/它不怕行人的腳步/它不怕來往的大車/你們頭抬得高/腳下得重/小心在你不知不覺中/把小黃花的生機(jī)斷送/在春天無邊的快樂里/她的快樂你會懂!說到這,我沒有說憐,但處處都在憐。
到現(xiàn)在,教書快7年了。越來越對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有著強(qiáng)烈的認(rèn)同感。我的生活是什么?是一堂堂的課,是一屆屆的學(xué)生。我要的不應(yīng)該是等待。等待答案,等待一個個標(biāo)準(zhǔn)答案的切合度。應(yīng)該是上一些有詩意、有內(nèi)涵的、有思辨的語文課。如果還能達(dá)到人即是課,課即是人。人課合一的境界,那我也算功德圓滿了。而這一切都必須要多讀書。所以在你的氣質(zhì)里藏著你讀過的書,上過的課,教過的學(xué)生。
很多時候,一個人選擇了行走,不是因為欲望,也不是誘惑,只是她聽到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讀書對你是什么?
我不知道,讓我猜,可能我也猜不到。
對我肯定
還是那兩個字——從容
一身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