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臣(江西服裝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服裝設計為獨特的藝術形式,設計者的靈感來源多樣化,可以是某種文化,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事物。隨著設計藝術的發(fā)展,服裝設計不再是單獨的藝術體系,而是歷史、文化、藝術的綜合展現(xiàn)。只有設計者具備敏銳的視覺,才能探索出更多的設計主題,將不同藝術形式應用其中,賦予服裝作品更多的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
民間藝術為我國文化瑰寶,是民族智慧結晶,在服裝設計領域中有多種值得借鑒之處。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和風俗,透過風俗表層能夠展現(xiàn)出民間藝術文化特點,傳承歷史,展現(xiàn)精神文明。服裝的設計靈感能夠通過民間藝術展現(xiàn)出來。例如,設計師以民間手工藝術“蘇繡”“貴州蠟染”“東陽木雕”等為設計靈感,借助其中的造型、配色、圖案等,設計出精美的服裝造型。還可借助民間的剪紙藝術,設計出平面或立體形式的服裝造型,將民間藝術充分運用到服裝設計領域當中。
大自然包羅萬象,其中萬物千姿百態(tài),自然山川、河流、花鳥、蟲魚、植物、動物以及各類美景等都可能成為服裝設計者的靈感來源。如琳達達克遜就是以自然生態(tài)為設計靈感的典型代表設計師。他生活在澳大利亞,因此生活地的灌木、藍天、泥土、沙漠、樹林都是他的設計靈感來源。其作品中,使用紅色的泥土、藍色的天空、灰色的石子、綠色的灌木、黃色的沙漠等設計出各種精美的服裝。
藝術和生活之間存在緊密關聯(lián),生活當中處處含有藝術。宇宙的變化產生日夜的交替、風云變幻、季節(jié)交替,形成了江河湖海、高原戈壁。多彩的生活無疑帶給人們各種美的享受,同時也為服裝設計師帶來靈感來源。通過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某種感受都能成為其靈感的源泉。在設計師參與娛樂活動,抑或是旅游觀光過程中,身邊的人、事物等都能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生活當中借助的事物形狀、質感、氣息等也可激發(fā)設計者思維,產生新的服裝設計思路。例如,在服裝紐扣的設計方面,設計者可選擇各種水產品的外殼,以其獨特的光澤,展現(xiàn)出服飾的高貴;使用堅果核,不但結實耐用,而且?guī)Ыo人們高雅的質感;使用建筑外形,展現(xiàn)出服飾的文化元素等。生活中各種事物都會給人不同的感受,設計者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應以此為設計靈感,激發(fā)設計思維,讓生活成為重要靈感來源。
在我國古典文化中,禪宗藝術為重要美學呈現(xiàn)方式之一。服裝設計者運用禪宗藝術,可展現(xiàn)出服裝造型的平和與安定之感,呈現(xiàn)出服裝設計的“無聲勝似有聲”之意境。
(1)表現(xiàn)形式
在服裝的造型方面,設計出平直的線條,給人以舒適之感。這一表現(xiàn)形式和禪宗藝術中追求的解放身體、擺脫束縛的自由心境一脈相承。服裝可視為人的第二層肌膚,通過了解消費者心理,合理運用禪宗藝術,設計出簡潔的服裝造型。顏色呈現(xiàn)屬于服裝設計的重要元素之一。顏色的合理使用能夠激發(fā)人們的視覺感受。設計者通過借鑒禪宗藝術的美學意境,選取青、赤、泥等顏色,使用低純度色彩,撫平欣賞者視覺情緒。大多數(shù)應用禪宗藝術的服裝使用低飽和度的黑色、棕色、米色、白色、灰色等,突出黑色穩(wěn)重之感、白色輕盈之感、灰色寧靜之感。在服裝材質的選擇方面,禪宗藝術的應用尊重材質本身肌理和紋路性能,因此使用毛類、麻類、棉類材料,呈現(xiàn)出“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tài)。各種天然的材質利于人們健康,配以多種處理方法,使服裝紋路虛實結合、簡單大氣,展現(xiàn)出設計靈氣。在服裝的裝飾設計過程,由于禪宗藝術追求簡練外形,所以裝飾部分重視意境的呈現(xiàn),而非花哨的點綴。通常使用自然繩結、簡單紐扣、平直走線等裝飾服裝,追求點到為止。此外,還可使用印染技術,在服裝中融入虛實圖案、圖形文字等,將禪宗藝術加以延伸。
(2)展現(xiàn)意境
從服裝的設計風格來講,禪宗藝術的應用源于文化。隨著文化的發(fā)展,部分設計師為追求新的意境,從禪宗藝術的意境入手,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服裝設計形式。首先,營造“清新”的禪宗意境。在設計服裝造型時,使用輕薄的面料,呈現(xiàn)出服裝的輕盈之感,如使用雪紡或者真絲作為面料,使人們身體最大化放松,并配以淺灰或者白色,展現(xiàn)出裝飾設計的清新、純凈之感。其次,營造“樸素”禪宗意境,使用寬大、平實的線條,以材質本身顏色作為服裝顏色,重視原生態(tài)造型,使用棉麻等材質,營造出樸素的意境。再次,營造“儒雅”的禪宗意境。當前服裝設計者追求含蓄、內斂的意境,崇尚極簡主義,使用簡單的設計語言,以灰色為主色系,融入低純度彩色系,豐富服裝表現(xiàn)力。使用真絲和毛料等彰顯服裝基調和品質,以高舒適度為人們帶來更好的觸感。借助精致的點綴為服裝增添優(yōu)雅的氣質。最后,營造“寧靜”的意境。當前社會,人們處于喧囂的生活中,禪宗藝術追求放松心態(tài)、追求精神自由。在服裝設計方面,以簡潔的款式讓人們放松心情。樸實、簡單的服裝,寧靜之感強烈。色彩上通過將灰色以多種明度變化,豐富設計意境,強化人們視覺體驗。
(1)直接設計
直接仿生藝術在服裝設計領域的應用主要指利用自然生物造型和色彩,設計出符合人們審美習慣的作品。例如,使用自然中的花朵,將花的結構進行分解,成為花瓣、花葉、花徑、花蕊等多種形態(tài),結合事物組合規(guī)律,將以上元素重新組合,設計出和花卉類似的形態(tài),或者平面圖案,和服裝結構融為一體。自然界中的魚類身體顏色深淺度不同,在背部位置呈現(xiàn)出深色,在腹部位置呈現(xiàn)出淺色,這種色彩屬于自然協(xié)調顏色,可應用到服裝顏色的搭配設計過程當中。大部分哺乳類動物身體的顏色和其生存環(huán)境類似,通常為黑、白、灰、黃等顏色,設計師可借助“斑馬條紋”“豹紋”“蛇皮紋”等仿生圖紋及顏色,應用到服裝設計當中。
在自然界中植物種類較多,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植物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顏色變化。春天,植物呈現(xiàn)出淺綠柔和的色調,設計者可運用這種色調展現(xiàn)出服裝的生機和活力之感;夏天,植物大多以濃綠為主色調,設計者可運用這種色調展現(xiàn)出服裝的清新之感;秋天,大部分植物的顏色或變成黃色,或變成橙色,設計者可使用這些顏色展現(xiàn)出服裝設計的成熟之感。利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色彩直接仿生,為服裝設計過程提供工作素材。
(2)間接設計
間接仿生主要是通過間接途徑感悟生物的自然之美,為人們帶來更多的視覺享受。自然界中生物色彩豐富,人們觀察事物時,首先會受到色彩帶來的沖擊,之后是形態(tài)和造型帶來的影響。在服裝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可將自然生物顏色、形態(tài)和生活相結合,通過不同的設計方式,將自然事物的顏色和形狀應用其中,體現(xiàn)出服裝設計過程中仿生藝術的應用。在間接仿生應用時,并不是將事物自然形態(tài)完全展現(xiàn)出來,但是觀賞者通過設計確實能感受到自然形態(tài)的存在。對比于直接復制自然形態(tài)的直接仿生,間接仿生更注重自然形態(tài)的重新塑造。同時將設計者的審美融入其中,展現(xiàn)出服裝設計的綜合情感。在服裝設計當中,主要通過意象狀態(tài)和抽象狀態(tài)應用間接仿生藝術。例如,使用抽象仿生設計過程,是將自然事物造型作為設計來源,將其形狀進行適當變化,成為各種理性造型,應用到服裝設計當中,展現(xiàn)出設計背景和穿著人員的氣質。從間接仿生形態(tài)應用方面來講,和自然生物自身形態(tài)也存在差異性。自然生物輪廓內外有別,最初應用仿生藝術時,直接提取生物造型,將生物靜態(tài)形象應用其中,在間接仿生藝術的發(fā)展過程中,設計者受到文化、審美以及專業(yè)能力等因素影響,在生物自然形態(tài)上融入其他藝術形式,進而提煉出各種優(yōu)美的造型,在服裝造型方面分為“A版造型”“Y版造型”“X版造型”等,這些造型風格簡單,呈現(xiàn)方式多樣化,可帶給人們豐富的視覺享受。
建筑設計源于生活,其設計藝術和服裝設計存在共性,二者作用都是保護人類身體。建筑和服裝的使用者都是人,使得兩種設計能夠呈現(xiàn)出共同之處。例如:經典的“斗篷類服裝”就是借鑒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阿瑪尼、范思哲等品牌設計師都曾設計出這種類型的作品。通過運用建筑和人類之間的關系,重新審視服裝設計中的造型,將其保護人體的作用凸顯出來。同時建筑結構在服裝設計方面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人體總體形狀類似三角形結構,正三角、倒三角等都是西方服裝的原型設計。借鑒吉隆坡“正三角”別墅結構,以重疊的結構展現(xiàn)出建筑的穩(wěn)重之感。這種倒三角結構的服裝逐漸被應用在服裝設計領域當中,“蝙蝠衫”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這種設計思維不但展現(xiàn)出設計者思想的跳躍,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出夸張的領口,和胸部結構劃分開來,體現(xiàn)出服裝的動感之美,而這種設計理念正是源于纜車鐵架建筑結構,突出服裝的不但是視覺效果,而且強化了觀賞者的視覺體驗。
總而言之,在服裝設計當中,設計者需要從生活的視角出發(fā),運用獨特的思維,呈現(xiàn)出獨特的設計形式,探索出更多的設計靈感來源,設計出和人們審美相符的服裝作品。同時重視各種藝術的應用,為人們帶來更多視覺上的沖擊,開辟出服裝設計的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