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靜
華南農業(yè)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2
我國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的修訂當中增設了專章來保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使其在正當權益受到保護的情況下參加刑事訴訟。在近年中,我國也不斷推進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進程,各地逐步建立起專門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來處理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并且在實踐中運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基本制度,如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以及不斷創(chuàng)新檢察工作新模式,實行“捕、訴、監(jiān)、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切實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針對未成年人的特點,其生理和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與已滿18周歲的成年人相比,其所具有的辨別是非能力較弱、保護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可塑性較強,因此我國實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幫助失足未成年人能夠得到司法上的救助,以促使其能夠早日回歸社會。目前所運用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基本制度包括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社會調查制度以及全程法律援助制度,上述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涉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過程中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中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結合家庭、社會兩方面,針對涉罪未成年人的特點給予其特別的保護。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270條規(guī)定的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司法機關在充分了解概念之后,貫徹落實執(zhí)行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但在理論與實踐轉化的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一些無法對接的情況,因此亟需完善。
1.順序不合理
《刑事訴訟法》第270條只是籠統(tǒng)地規(guī)定了法定代理人無法或者不宜到場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可以通知哪些人作為合適成年人到場,而并沒有明確在選擇合適成年人時是否必須有明確而嚴格的先后順序。[1]根據(jù)法條可知,法定代理人享有優(yōu)先的到場權,司法機關有優(yōu)先“應當”通知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的義務,而只有在具備三種特定的情形時才可以通知其他合適成年人,因此其他合適成年人只是對于法定代理人無法到場時候的一種補充救濟未成年人權利的措施。
但是在實務過程中,往往由于時效的限制、涉罪未成年人因羞恥心和愧疚感等不愿意告訴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其法定代理人的聯(lián)系方式、法定代理人因種種原因不想丟臉而拒絕到場參加涉罪未成年人的訴訟、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因流程繁瑣怠于通知法定代理人等各種原因,導致在未窮盡一切方法通知法定代理人或是法定代理人放棄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的情況下,其他合適成年人“越位”到場替代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作為涉罪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等,相比起其他合適成年人更加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若讓其他合適成年人“越位”將可能導致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難以實現(xiàn)。加之因法條規(guī)定可充當合適成年人的人選較多,沒有明確規(guī)定具體落實由誰充當,因此存在互相推諉的情況,故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履行法條規(guī)定的順序,進行排查,以選出最適合的合適成年人。
2.完善建議
針對上述情形,筆者提出兩點完善該制度的建議:第一,應當設立具體的辦事流程,按照先詢問涉罪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聯(lián)系方式,如果涉罪未成年人不提供并且有共犯時可詢問其共犯是否知道該涉罪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聯(lián)系方式,其次通過公安系統(tǒng)查詢該涉罪未成年人的戶籍地、經(jīng)常居住地等。如果在較近的地區(qū)可聯(lián)系附近的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幫助司法機關通知該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在窮盡一切辦法之后仍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的情況下,才適用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第二,國家應當建立完整的信息數(shù)據(jù)庫,在查找公民的個人信息時應當與其近親屬的信息相互關聯(lián),以便司法機關查詢追蹤公民的個人信息與身份,幫助尋找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此外,在能通知得到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的情況之下,如果法定代理人因路程遙遠等客觀原因無法在所限定的時效內到場可通過合適成年人制度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權利,如果法定代理人在能到場參加而因自身原因拒不到場,即消極履行自身的監(jiān)護人義務的情況下,司法機關應對其批評教育并及時使用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保障涉罪未成年人權利。司法機關辦案應本著以竭盡全力通知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為主,采用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為輔的原則去運用該制度,而不能本末倒置。
1.主體選擇不合理
如果最熟悉涉罪未成年人身心特點且最積極行使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法定代理人不在場,那么其他合適成年人的選擇至關重要,首先是要滿足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其次還需要滿足其他條件才能充當合適成年人。以上海選擇合適成年人為例,它主要吸收社會志愿者作為合適成年人,志愿者們出于自身的意愿具有一定積極性,能夠較好地完成合適成年人的任務,但是無法避免出現(xiàn)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專業(yè)性不強,也會影響制度所發(fā)揮的作用[2]。
充當合適成年人的人員也有可能會與司法機關關系過于親密,給涉罪未成年人帶來一種幫助他的合適成年人與審訊他的司法機關是在一條戰(zhàn)線上審訊他的,從而產生戒備,因此在選擇合適成年人的時候不僅要熟悉了解未成年人的特點,還要與未成年人的關系較為緩和,能夠切實幫助未成年人行使其權利。
2.完善建議
因此,我們要慎重選擇其他合適成年人,在保障其具有一定的經(jīng)驗與專業(yè)水平的情況下,了解合適成年人應當盡到的權利和義務,并且與涉罪未成年人關系較為緩和,能夠切實幫助未成年人保障其權利,比如除了法定代理人以外優(yōu)先選擇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近親屬、社工等。同時國家也應當專門成立相關的部門機構來培養(yǎng)這方面的專業(yè)人員以將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落到實處。
合適成年人有可能由缺乏經(jīng)驗與缺少了解有關的權利義務、法律知識儲備的人員充當,其起的幫助作用未必是積極的,也可能消極的。本世紀初在英國發(fā)生過這樣一則案例,一名14歲的男孩因為涉嫌性犯罪而被拘留,在其繼父的陪同下接受訊問并且坦白了罪行。小男孩與他的繼父在并不清楚警誡所帶來的法律后果的情況下一開始都表示愿意接受警誡,后來發(fā)現(xiàn)這將會使男孩被載入性犯罪名錄,與他們所預想的結果大相庭徑,于是提起上訴。雖然上議院認為本案程序合法,但這起案件最終推動了法制的進步,新法規(guī)定只有在保證未成年人、其父母、照顧者或者其他合適成年人充分了解警誡及其法律后果的前提下,才能夠要求未成年人認罪。[3]因此在設立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的同時也要匹配具體的制度規(guī)定,建議要用制度明確規(guī)定合適成年人所應當承擔的職責、義務和權利,并且讓合適成年人清楚明白自己的行為所會產生的法律后果。
1.合適成年人的職責
合適成年人的職責應主要在于詢問未成年人在審訊的過程中辦案機關是否有刑訊逼供,對未成年人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誘騙未成年人供述與事實不符的口供等侵犯未成年人合法利益的違法行為。并且合適成年人需要承擔緩解涉罪未成年人在審訊過程中的緊張情緒的任務,給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適當?shù)木癜参?,從而減少審訊過程中司法機關對涉罪未成年人造成的心理壓力。
2.合適成年人的權利與義務
其權利主要應包括:第一,有權了解涉罪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與案件的基本信息,與涉罪未成年人進行溝通,安撫涉罪未成年人的情緒;第二,有權在審訊過程中自由發(fā)表對案件的合理合法的言論,阻止審訊人員誘騙涉罪未成年人的口供;第三,閱讀訊問筆錄輔佐涉罪未成年人了解自己所供述的內容。而其主要義務包括:第一,接到案件通知審訊的時間、地點后應及時到達訊問現(xiàn)場陪同涉罪未成年人參加審訊;第二,禁止幫助未成年人掩飾犯罪行為,對未成年人的犯罪內容知情的,應該及時告知司法機關。禁止幫助司法機關審訊未成年人,給予未成年人不必要的壓力;第三,禁止向任何機關和個人泄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和案件信息等[4]。
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告知合適成年人其基本的職責與權利義務,在合適成年人不了解司法上的程序和相關的法律知識時應該適當給予解釋說明,幫助其在充當合適成年人時所發(fā)揮的是積極作用而不是消極作用。
參照??谑行阌^(qū)檢察院的被害人“一站式”工作室以及清遠市清城區(qū)人民檢察院建立的未成年人觀護站的實踐經(jīng)驗。以未成年人觀護站模式為例,其創(chuàng)新“2+1”的觀護幫教模式,由兩位專業(yè)社工與一位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相結合進駐檢察院配合未成年人檢察辦公室的工作,在需要的時候充當合適成年人,并且開展涉罪未成年人犯罪再預防以及幫教工作,從涉罪未成年人的個人、家庭以及學校三方面介入進行全面的幫教,構建出了比較完善的幫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回正軌的環(huán)境,使其能順利重返校園、回歸社會。
這種創(chuàng)新“2+1”的模式從涉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查批捕階段就開始介入案件,全面貫徹“捕、訴、監(jiān)、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可以全過程跟蹤涉罪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心理轉變,并且該人民檢察院由兩位社工進行對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社會調查以及作出評估,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幫助涉罪未成年人構建良好的環(huán)境改過自新,并且結合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的輔導,可以了解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想法,幫助其從心理上悔過,取得良好心理矯治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化、專業(yè)化模式。
其他各地檢察院可以參考借鑒清城區(qū)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模式,采用觀護幫教模式,讓基層組織派來的專業(yè)社工定點進駐檢察院,在找不到其他更加適合的合適成年人的時候,可以直接請定點社工充當合適成年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與專業(yè)化水平,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
我國的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仍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不斷進行鞏固和完善,以確保司法機關能夠正確適用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切實將其落到實處。各地之間的檢察院應當相互借鑒優(yōu)秀的實踐經(jīng)驗和工作模式,以統(tǒng)一各地處理涉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方法,更好地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推動我國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