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萌
他們心有精誠,手有精藝。
他們技高膽大,巧奪天工。
他們守護經典,攻堅創(chuàng)新。
他們練技修心,兼濟天下。
他們來自不同行業(yè),
用極致追求,書寫新時代匠人精神。
他們是——新時代大國工匠。
好兵哪里都是陣地
寸頭、高個兒、身姿挺拔,走路帶風,若不是那身沾著油污銹跡的石油紅工作服,李桂庫很容易讓人誤為是一名軍人。
“對,我以前是軍人?!崩罟饚炻曇艉榱痢?/p>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1986年11月,18歲的李桂庫唱著這首歌參軍入伍,成為沈陽軍區(qū)赤峰守備區(qū)一名無線通訊兵。無線通訊兵是技術兵種,初中畢業(yè)的李桂庫為了干好,下了不少功夫。
通訊兵的看家本事是背密碼,有位老班長留下了38秒的紀錄,每個人都暗下決心要破掉它,李桂庫也不例外。他白天練、晚上練,吃飯時都在默念。沒多久,就與老班長的紀錄持平了。1989年7月,在全師軍事大比武中,李桂庫斬獲了無線通訊第一名的好成績,成了一名“無線通”。 當年,全軍組建士官學校,團長特批保送他入學。眼前軍途坦蕩,李桂庫卻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謝絕了保送名額,要退伍。
“身為熱血男兒,如果有戰(zhàn)爭,我會義無反顧地留在部隊。和平年代,經濟建設的戰(zhàn)場更需要人,我想回到家鄉(xiāng)投身經濟建設。”1990年,李桂庫脫下軍裝,成了遼河油田的一名井下作業(yè)工?!熬伦鳂I(yè)又苦又累、沒啥技術含量?!边@是他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對于一個好兵來說,哪里都是陣地,部隊是,油田也是。
陣地變了,專業(yè)變了,身上那股鉆勁兒沒變。李桂庫拿出軍人的執(zhí)著,天天追著老師傅問,問得人家看見他就躲。為數不多的幾本有關井下作業(yè)的小冊子,都快被他翻爛了。李桂庫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封隔器時的場景。他拉著一名技術員問起來沒完,聽說封隔器要到晚班時才能連接下井座封,他下班沒回家,賴著不走,非要親眼看看不可。
靠著這股鉆勁兒,很快,門外漢成了技術尖子。又10個月,他當上了班長,在一線扎了根。
當班長的10年間,李桂庫始終把自己當作修井陣地上的兵,急難險重沖在最前面。1994年,大平房地區(qū)的大32井進行搶險時,搶險會議決定抽調4名經驗豐富的黨員班長搶險,李桂庫第一個報了名。
第二天,他和3名同志穿戴整齊,戴好防毒面具,進行搶裝井口操作。在他們身后有4輛消防車,消防員全副武裝,手中的水槍對準井口和他們4人,還有幾人手持長鉤在一側嚴陣以待,一旦發(fā)生意外好向外拉人。大家心里清楚,真遇上一個火星,瞬間井場溫度就會超過1000攝氏度,所有的防護都形同虛設。但問題擺在那里,必須解決,越往后拖越危險。李桂庫緊咬牙關,第一個沖了上去。
在刺耳的氣體泄漏聲和看不見的高壓氣霧中,李桂庫憑著感覺和經驗在井口上“盲卸螺絲和盲裝井口”,不負眾望成功搶裝上了井口,一圈圈關閘門,嗷嗷怪叫的井口聲漸漸小了下來,最后完全沒了聲音。險情解除了,李桂庫和其他3名搶險隊員卻被天然氣熏倒,搶救后才脫離危險。
“回家后老婆抱著我哭了好一陣,她沒有收入,孩子又小,我一旦沒了,天就塌了,但我當時根本顧不了那么多,我最了解井口情況,參加搶險成功的把握最大,我不上誰上?”回憶起這段經歷,李桂庫眼睛望著遠方,似乎還沒有從那場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回過神。
自撤職位
“李大師來啦?”
“快別叫我大師,我就是修井陣地上一個兵,任務就是改造弟兄們施工的槍和炮,讓大家干起活兒來更順手順心。”面對大師的稱呼,李桂庫每次都會推脫辯解,可大家還是打心眼兒里愿意這么叫。
說起來,李桂庫原來不叫李大師,而是叫李隊長,不過,這個稱呼最終被他自己終結了。
當了10年班長后,2000年,李桂庫在全國石油石化行業(yè)技術技能競賽中拿到作業(yè)工組第一名,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這也促使他走進了基層干部行列,一年內連跳三級,由技術員升至隊長。“這在部隊相當于正連職干部了。”李桂庫說,如果沒有轉折,他可能會升至副大隊長、大隊長甚至更高的職務。
可就在干部生涯的第六年,李桂庫突然有了自己的思考。
“油田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受地下地質條件限制,修井的難度越來越大,僅靠管理上的提升遠遠不夠,更需要對修井工具不斷革新?,F(xiàn)在企業(yè)不缺管理人才,最缺的是適應技術更新、技術創(chuàng)新的技術工人,特別是一些掌握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高級技術工人?!崩罟饚煺f。
當干部的6年間,李桂庫雖沒離開崗位,但不得不拿出更多精力用到隊伍管理上,根本沒有時間去鉆研技術?!拔沂菄L到了當干部的甜頭,揮著手說開工兩個字人人都行,可遇到難題能破解的,少之又少,我抓住甜頭不放,企業(yè)發(fā)展就會有苦頭。”于是李桂庫做了一個連家人都無法接受的決定,主動撤了自己的“李隊長”,心甘情愿做回小隊的一個兵。
2005年,李桂庫被遼油工作處作為人才引進要委以重任,他沒和領導提出期望職務,只是懇求處長讓他到帶壓作業(yè)隊任職?!澳菚r候,我已經將大小修、試油的所有工序都爛熟于心,就差這一高端技術領域沒有介入了。”幾個月后,吸收了全處所有修井技術精華后,李桂庫又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請辭帶壓作業(yè)隊隊長,并主動到人事科撤銷干部身份,當起了全職工人,立志成為一名“武器裝備”的改良者。
也是這一年,李桂庫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聘為修井操作技能專家,開啟了他的工人專家生涯,從一個兵變成了工人中的“戰(zhàn)斗機”。
在一線嘮嗑
李桂庫已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工作室的成果展示區(qū)里,已陳列了偏心式撈矛、抽油桿倒扣器、卡簧式升降管凳等40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
其中便攜式抽油桿剪切器是李桂庫最得意的發(fā)明?!坝盟畮酌刖湍芗羟幸桓橛蜅U,可以提高工效98%。”李桂庫發(fā)明這個神器,源于一次親歷的鋸抽油桿作業(yè)。
一個飄著鵝毛大雪的冬日,李桂庫和幾個工人在冰天雪地里輪班干,凍得手腳發(fā)麻,累得渾身冒汗,一小時才起出7根抽油桿,鋸的過程中還有火花出現(xiàn),稍一疏忽,就可能引燃外泄的天然氣?!百M時費勁,還存在安全隱患?!睈厶裘〉睦罟饚彀l(fā)現(xiàn)了問題,立即著手解決。
為研制方便安全快捷的便攜式抽油桿剪切器,他設計了好幾套方案,經30余次試驗改進后,便攜式抽油桿剪切器成功了。“相當于把小日本三八大蓋變成了八一杠全自動步槍,一下子進步了50年,好用得不得了。”用上神器工人激動地評價。這項發(fā)明還引起了新疆油田的關注,主動索要一套樣品回去試驗,并被新疆油田引進,推廣使用。
李桂庫平時有一個習慣,喜歡和作業(yè)工嘮嗑。他說這樣的聊天,很容易觸碰到靈感?!肮と颂焯煸诂F(xiàn)場,感觸最深,能聊出東西,我呢,一有想法,馬上就打開電腦畫草圖?!?/p>
李桂庫的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新,都是跟作業(yè)工聊天聊出來的。冬天帶壓作業(yè)井口凍堵嚴重,常常需要一兩個小時化凍,他就發(fā)明了帶壓加熱裝置,實現(xiàn)了恒溫作業(yè);為解決施工準備搭設油管橋時間過長、勞動強度大等問題,他研制了卡簧式升降管凳;為解決內徑規(guī)和油管小滑車損壞難題,他研制了緩沖式油管內徑規(guī);還根據作業(yè)施工需要,他先后改造了“抽油桿小大鉤”“井口試壓封堵裝置”等近40種工具……
裂變“技術連”
4月,位于盤錦市于樓地區(qū)的遼河油田公司遼河工程技術處培訓基地,來自遼河油田公司、長城鉆探公司、青海油田公司的23名選手正在緊張備戰(zhàn),他們即將出征2019年全國石油石化系統(tǒng)井下作業(yè)工技能競賽。5個月來,大家受益最多的,就是結識了每天奔波于6個培訓項目組之間的主教練李桂庫。
這次賽前集訓,遼河油田公司特意將他抽調過來擔任主教練,各培訓項目教練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徒弟。
在李桂庫的電腦里,很多標注特別的文件夾中,存著他帶徒弟在作業(yè)現(xiàn)場操作的視頻?!拔乙笏麄兺瓿傻拿恳坏雷鳂I(yè)工序,必須精確到秒?!痹谧鳂I(yè)現(xiàn)場,他為徒弟們的作業(yè)過程錄像,回到辦公室后,反復播放觀看,查找問題。他還給自己定了帶徒標準,要求徒弟必須“進井場、進教室、進心腦”,做到“理論不及格不出徒、技能不提高不出徒、態(tài)度不轉變不出徒、同行不認可不出徒”。
正是這股叫真兒勁,李桂庫的徒弟中9人在集團公司井下作業(yè)工競賽中摘金奪銀,多人在油田公司競賽中獲獎,他們取得“小改小革成果”近20項,申請國家專利7個??粗鴰С鼋傥煌降茉谧鳂I(yè)現(xiàn)場施展才能,獨當一面,李桂庫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讓一個“技術尖兵”裂變成一群兵的“技術連”, 是他多年來的心愿。
在遼河工程技術處培訓基地,有一個1000多平方米的實訓車間,車間的1/5被二層展臺占據著,展臺上陳列著形態(tài)各異的鐵疙瘩,這便是中石油集團首個井下落物博物館。這60余件鐵疙瘩是從上千件井下落物中精選出來的典型樣品,旁邊還配有相關的井況簡介、施工過程等文字說明。
這個填補行業(yè)空白的井下落物博物館,是在李桂庫提議下建起來的。目的就是建立完善的落物資源庫,讓更多的井下作業(yè)工可以提升業(yè)務技能和現(xiàn)場分析、判斷以及復雜工況處理能力。
博物館建成后,不僅為遼河油田公司內部參觀學習提供了基地,還接待了勝利油田勞模參觀團、大慶油田骨干培訓班和撫順石油學院本科生班、留學生班參觀團等參觀學習。近幾年來,李桂庫除了帶徒弟,還和工作室成員組成基層教導隊,現(xiàn)場授課、糾偏、指導。
今年,李桂庫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井下作業(yè)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29年修井路,李桂庫雖走得崎嶇艱難,卻無時無刻不閃爍著工匠精神的耀眼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