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婧蕓
【摘要】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學生能夠通過合唱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合作能力。本文以初中音樂教學為基礎(chǔ),為在合唱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提供方法上的指導。
【關(guān)鍵詞】初中音樂;合唱教學;技巧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音樂教學對學生的成長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陶冶學生的美學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合唱是音樂教學的有機組合部分。目前的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仍以歌唱教學為主,很少會向?qū)W生教授合唱技巧。就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合唱教學流于表面,抓不住重點,學生在課堂上常常無所適從,很難對合唱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本文以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為研究對象,針對目前在課堂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營造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可以給人們帶來強烈的學習動力。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那么將會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效果。首先,音樂教師應當在課堂中有意識地營造積極互動的合唱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唱的過程中來。在課間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時下流行的合唱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像彩虹合唱團和廈門六中合唱團的作品,學生都非常感興趣?;蛘呓處熆梢再x予學生一定的主動權(quán),由學生投票挑選下節(jié)課的合唱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多采用多媒體視頻進行教學。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高水準的合唱視頻。比如,國內(nèi)合唱大賽的視頻或者一些重要節(jié)目的合唱視頻。這類高水準的合唱視頻在演員的演唱神態(tài)、演唱技巧方面均具有極大的觀賞性,音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此類視頻培養(yǎng)其合唱學習興趣,增強音樂體驗。
二、注重技巧引導,提升演唱能力
合唱是一項學生集體的活動,因而在合唱時要確保不同聲部之間的有機結(jié)合,只有各個方面的音調(diào)都融合成了統(tǒng)一的整體,才能獲得最佳的演唱效果。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加強合唱技巧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整體合唱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說,包含如下三個方面的措施。
首先,扎實的氣息訓練。只有學會運用氣息才能擁有較好的歌唱技巧。教學實踐表明,初中生在音樂合唱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氣息短淺、爆發(fā)力不足的問題,影響了合唱的整體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幾組,分別站在教室的四處,然后引導學生模仿貓的叫聲,以“喵”的發(fā)音來比賽,觀察哪組學生的聲音傳得更遠、更長,提高學生的氣息掌控力。又如,在氣息訓練中,筆者讓學生在彎腰、下蹲扎馬步時發(fā)出短促的“呀呀呀呀”“哈哈哈”聲,提高氣息的爆發(fā)力與強度。
其次,積極的歌唱狀態(tài)。合唱講究各個聲部聲音的統(tǒng)一性,每個聲部都是和諧舒適的,但每個學生的聲音條件是不一樣的。在合唱教學中,每位學生要學會控制音量,讓自己的聲帶變薄,盡量尋找頭部的共鳴,形成一種“輕聲高位”的歌唱狀態(tài)。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提醒學生眉毛抬起,口腔像給醫(yī)生檢查,笑肌要抬起像“打哈欠”一樣。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才能確保合唱訓練中聲音的統(tǒng)一。
最后,較強的音準節(jié)奏。初中生經(jīng)過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單聲部的音樂旋律已經(jīng)可以基本掌握。教師可以創(chuàng)編一些比較簡單的兩聲部視唱練習,要求學生演唱自己聲部的同時做到傾聽另一聲部,通過各種視唱訓練使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能力等音樂技能得到提高。在合唱教學中,還要注重加強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可以做一些節(jié)奏模擬訓練。在面對多聲部的旋律時,低聲部的同學往往容易走調(diào)。低聲部是學生合唱中的難點,不少學生認為二聲部不如第一聲部好聽,這和學習心理中的先入為主有關(guān)。因此,筆者在《雪絨花》的合唱教學中會將低聲部旋律單獨拎出,作為學生的視唱練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低聲部的學唱。
三、展開小組合唱教學活動
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合唱方面的技巧時可以采取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分組教學的形式。即教師按照學生的性格特點將班級中所有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這些小組要盡可能達到組間異質(zhì)、組內(nèi)同質(zhì)的目的。小組的人數(shù)以6-8人為宜,教師為每一個小組設(shè)定一定的任務(wù),接著為小組成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合唱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進行循環(huán)賽,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精神。學生之間通過不斷的磨合將快速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另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自行選擇合唱曲目,并且小組間自行的設(shè)計演唱的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討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鍛煉的機會。比如在教唱《牧歌》這首作品時,第一課時先教唱學生這首歌曲的主旋律,第二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作適合自己小組難度的第二聲部并進行成果展示。在合作比賽的評分中,教師要將團隊之間的合作力度作為評分的重要指標,以此引導學生加強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教師要善于借助教學評價鼓勵學生們的成果展示。在學生的合唱訓練以及合唱表演中,注重對整體效果的體驗和感受,而非個體學生的表現(xiàn),以教學評價引導學生體驗合作的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榮譽感。
只有每一位學生都發(fā)揮出了最好的自己,那么最終呈現(xiàn)的合唱結(jié)果將無比動聽。除此之外,合唱的評分標準要嚴格按照正規(guī)的比賽執(zhí)行。每一次合唱結(jié)束后,教師都要將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公示給學生們查閱,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自覺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弱點,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
四、提供合唱比賽機會,豐富學生合唱經(jīng)驗
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講解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例如,合唱比賽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合唱水平,而且還能鍛煉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zhì)。為此,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平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組織開展合唱比賽。為了省時省力,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比賽。比賽結(jié)束后教師要及時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點評,指出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勢所在以及還可以繼續(xù)完善的薄弱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每次比賽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合唱水平也將隨之提升。
五、小結(jié)
合唱教學豐富了中學音樂教學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寬闊的學習空間。在合唱教學中,學生不僅要關(guān)注自身的音樂能力,還要注重整體之間的配合,實現(xiàn)整體的最佳效果,這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所以,中學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合唱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合唱練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能力,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
參考文獻
[1]張超英.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現(xiàn)狀與促進策略研究——以南京市江寧區(qū)為例[J].北方音樂,2015,35(18):102.
[2]孫浩.試論如何提高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 新課程(中學),2017(8).
[3]李敏.淺談初中音樂合唱教學[J].學周刊,2017,20 (20):166-167.
[4]耿靜.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合唱教學探究[J].戲劇之家,2018.
[5]陸蓉蓉.基于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理論的實踐研究——以初中音樂合唱教學、合唱發(fā)聲練習為例[J].北方音樂,2017,37(22):137-138.
[6]趙金梅.淺談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探索合唱教學[J]. 北方音樂,2018,38(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