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初文官考核制度建立新論*

    2019-12-13 14:13:18黃阿明
    社會科學 2019年7期
    關鍵詞:明太祖吏部考核制度

    黃阿明

    明朝文官考核制度近承元制,遠紹周制,是中國古代考核制度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綜兼往代,下啟有清,獨具特色?!睹魇贰みx舉志》云:“考滿、考察,二者相輔而行??紳M,論一身所歷之俸,其目有三:曰稱職,曰平常,曰不稱職,為上、中、下三等。考察,通天下內外官計之,其目有八:曰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罷,曰不謹?!盵注](清)張廷玉:《明史》卷71《選舉志三》,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721頁。明朝文官考核主要由考滿和考察構成,相輔而行??紳M側重對官吏行政能力和業(yè)績考核,考察則是通過對法紀素質的檢驗來實施對違法官員的行政處罰[注]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 明代,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2頁。。但是《明史·選舉志》記載比較簡略,沒有反映出明初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未能反映出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建立、發(fā)展和復雜的演變情形[注](清)張廷玉:《明史》卷71《選舉志三》,第1721-1724頁。。

    明朝文官考核制度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從元末明初初創(chuàng)至弘治正德時期基本確立,直至隆萬之際最終定制。學界關于明朝文官考核制度多有論述,除個別研究者認為明朝文官考核制度確立于洪武時期[注]于天嬌:《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第13-15頁。,絕大多數研究者注意到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確立的階段性。杜婉言、方志遠先生認為,明朝考核開端于洪武元年,經歷洪武十一年臨時性朝覲考績,到洪武十四年普遍開始考課,成于洪武二十六年頒布《諸司職掌》《考核通例》??疾炱毡槭加诤槲渌哪?,至弘治時外察的程序基本制度化[注]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明代,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2頁。。柳海松認為,明代官吏考課制度同其他制度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建立到完善,再趨于衰敗的過程。明朝建立到建文年間多次定立官吏考課法,盡管并不完善,卻奠定了明代官吏考課制度的基礎,初具規(guī)模;永樂到弘治時期發(fā)生了空前飛躍;正德至萬歷初在繼承祖制的同時進行了某些變革;張居正改革失敗后走向衰亡[注]柳海松:《明代官吏考課制度的建立與演變》,《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2期。。柳氏還認為明代京官考課也是逐漸建立的,始于洪武九年,定于洪武十四年,京察制度最遲產生于天順八年,弘治十年定下六年一察制[注]柳海松:《論明代的京官考課制度》,《遼東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劉志堅將洪武時期朝覲與考察的關系分為四個階段,認為三年一次朝覲考察制度確立于洪武年間,京官考察期限先后三變,弘治十七年確立六年一察制[注]劉志堅:《關于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的幾個問題》,《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劉氏認為明代京察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明太祖到天順八年;第二階段從天順八年到弘治十七年;第三階段自弘治十八年到明亡[注]劉志堅、劉杰:《試論明代官吏考察制度》,《西北師大學報》2001年第5期。。閻德民、鄭金良認為,明朝考課制度大體上經歷了草創(chuàng)、完善、改革與發(fā)展等幾個歷史階段,考課內容、程序、方法等呈現出一系列變化。太祖、惠宗兩朝是草創(chuàng)時期,永樂至弘治時期是考課制度臻于完善時期,正德到萬歷時期是考課制度改革和進一步發(fā)展時期[注]閻德民、鄭金良:《中國考績制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266頁。。楊萬賀認為洪武至天順是明代朝覲考察創(chuàng)制與奠基期,成化至萬歷前期是發(fā)展與完善期,萬歷中后期至崇禎是僵化與衰壞期[注]楊萬賀:《明代朝覲考察制度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余勁東認為,明朝京察制度建立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明太祖時期已經開始京察的嘗試,時興時廢,至正統(tǒng)初形成一定制度,經英宗、景帝、憲宗、孝宗四帝不斷調整嘗試,最終在武宗年間形成六年一察制[注]余勁東:《明代京察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既有研究主要存在三個方面問題:首先概念運用不清晰,研究者對于考課、考核、考績、考滿、朝覲、考察、朝覲考察等概念未能做出嚴格辨別。其次,因概念不清,導致研究者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最典型的是朝覲考察確立的時間問題。其三,忽視明建國前的考核歷史。鑒于此,筆者就明朝初期文官考核制度的建立情況進行再探討,以期呈現明初文官考核制度建立復雜的歷史圖景。

    一、考滿制的建立

    明初文獻出現過任滿、考績、考滿、考課、考核、朝覲、考察、朝覲考察等概念。其中考績、任滿、考滿都是指任內所行業(yè)績的考核。在針對官員道德操守、行政能力和身體狀況進行考核的“考察”涵義尚未出現前的語境下,考課和考核,其實也是對官員業(yè)績的考核;但考核、考課與考績、任滿、考滿還是稍有差別,前者內涵更豐富。在既有研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研究者對“朝覲”和“朝覲考察”不做審辨,將“朝覲”和“朝覲考察”直接劃等號,視作同一概念。其實朝覲與朝覲考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明初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朝覲是考核業(yè)績,朝覲考察則與考核制度定制后的“朝覲考察”具有一致性方向涵義的概念??紳M與考察另一重要區(qū)別在于,考滿是指向應考官員個體,時間不固定;考察則是國家對全體官員做出的統(tǒng)一規(guī)定,時間固定。

    本次調查的低年資手術室護士共49人,男16例(32.7%),女33例(67.3%);年齡25歲以下9人(18.37%)、25~29歲35人(71.43%)、30~34歲5人(10.2%);護士30人(61.2%),護師19人(38.8%);教育程度:中專7人(14.3%),大專24人(49.0%),本科及以上18人(36.7%);正式在編護士6人(12.2%)、合同聘用護士43人(87.8%);已婚22人(44.9%)、未婚27人(55.1%)。

    《明史·選舉志》云:“考滿之法,三年給由,曰初考,六年曰再考,九年曰通考。”這是明朝文官考核定制后的考滿制度,適用于絕大部分文官,并不適用于全體文官,所以《明史·選舉志》又說:“雜考,或一二年,或三年、九年。”[注](清)張廷玉:《明史》卷71《選舉志三》,第1721頁。按,引文重新標點,原書此處點破。也就是說,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定制后,官員個體完整的考核周期是九年,三年一考滿,三個考數構成一個通考。每三年一考滿可稱為“小考”,通考可稱“大考”[注]這里借用中國臺灣學者黃清連的說法。黃氏論述唐代考課制度時說:“三考只對官吏的能力加以考定,并非決定他們的升遷,因此只能稱作‘小考’,三個小考加起來(也就是九年的考績)才是決定升遷的依據,是為‘大考’。”黃清連:《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載黃清連主編《制度與國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267頁。。可以說,明代以“初考”、“再考”、“通考”進行區(qū)分,非常準確。

    明代“小考”考滿法起源很早,洪武元年就初具雛形。洪武元年頒布的《大明令》關于官吏考滿考核已有清楚規(guī)定,茲引錄如下:

    回想從陸地轉戰(zhàn)海洋的40年,海洋鉆井公司原副經理王玲說:“早期我們的海上作業(yè)確實缺少環(huán)保理念,產生的各種垃圾直接扔進了大海。但隨著社會進步,我們的環(huán)保理念在不斷提升強化?!?/p>

    前言:樹木對人類生活環(huán)境具有水土保持、防風減沙等多種功能。同時,樹木也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地球上越來越多的樹木資源遭到破壞,越來越多的土地稀缺。沙漠化、沙塵暴和其他壞天氣變得越來越頻繁。因此,迫切需要通過人工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然而,由于土地已經沙漠化,森林的成功生存有很大的障礙。因此,開展人工造林技術的相關研究,可以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

    Policy Changes and Their Multiple-streams Analysis in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es from Only-child to Unconditioned Two-child Policy

    第二條 凡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及在京諸衙門,在外行中書省、提刑按察司掾、令、史、書吏、知印、宣使、奏差、典吏、貼書及以下諸衙門吏員,歷俸三十月為滿。

    第三條 凡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在外行中書省公使人,今后曾充首領,九十月無過者,于站官內銓注。[注]《大明令·吏令·官吏月日》,載(明)劉惟謙等纂、懷效鋒點?!洞竺髀伞犯健洞竺髁睢罚沙霭嫔?999年版,第240頁。

    其一,對全體文職官員實行分級分等、內外有別考核。以四品為界,四品以上文官考滿考核“取自上裁”;在京六部五品以上文官考滿考核,由本衙門正官考核,定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

    采用Y-UV254紫外光強分析儀對混凝-加核絮凝組合工藝處理前后廢水進行了測試分析,結果表明處理對難降解大分子芳烴類有機污染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本節(jié)實驗課以血紅蛋白作為“主線分子”,包括了樣品的處理、透析、凝膠色譜法、SDS-PAGE法等4個子實驗。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于凝膠色譜法和SDSPAGE法的原理比較難懂。為了突破此難點,筆者采用“先講解原理后實踐提升”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將實驗原理內化。在講解每個子實驗時,通過設置問題串,激發(fā)學生思考,從而理解實驗操作步驟的原理及目的。

    原材料的質量是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的決定因素。備料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工期及路面鋪筑的質量,對此要給予充分重視,在采購材料時要隨機抽檢,選用滿足技術標準要求的材料。

    洪武九年,明太祖對考滿制進行了一次大變更,規(guī)定:“自今諸司正佐、首領官、雜職官,俱以九年為滿?!辈⑶颐鞔_了地方官佐施政過程中所犯公私死罪以下罪過在考核中的處置方式及歸口衙門的問題:“其犯公私罪,應笞者贖,應徒、流、杖者紀,每歲一考,歲終布政使司呈中書?。槐O(jiān)察御史、按察司呈御史臺,俱送吏部紀錄?!盵注]《明太祖實錄》卷110,洪武九年十二月己未,第1830-1831頁。洪武九年考滿制改革,重大變化是在官吏考滿中不再實行內外有別、官吏區(qū)分的考核做法,全體文職官統(tǒng)一“計年”考核,取消京官“計月”考核,俱以九年作為一個完整考核周期。明初沈文說:“洪武丙辰(洪武九年),俾任內外職九年為秩滿?!盵注](明)沈文:《圣君初政記》,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頁。通過明初劉崧記載的一次頗有意思的考滿入覲的經歷,可知洪武九年考滿制改革的變化。劉崧,洪武六年秋任北平按察副使,至洪武九年閏九月三年任滿,十一月從北京出發(fā),次年正月至京師南京,孰知“朝廷更制內外官率九年為任”,不料發(fā)生更尷尬的事情,明太祖又詔令各道按察司官于洪武十年三月赴京朝覲,劉崧以在赴京途中未接到圣旨,但其已提前至京,還是接受了按察副使三年任滿的考核,吏部以劉崧“未經注代,俾往復任”。但是劉崧卻不能返回北平,必須留在京師,等待參加三月份的按察司官朝覲[注](明)劉崧:《槎翁文集》卷7《按察司官朝會題名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24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466頁。。因此,洪武九年是明代“大考”考滿制確立過程中重要的關節(jié)點。

    但是,洪武九年考滿制實行一刀切的做法,沒有考慮邊遠地區(qū)交通不便等的實際地情。洪武十二年,瓊州府儋州倉副使李德奏言天下有司官例以九年為滿,“今兩廣所屬俱瘴癘之地,其官員請量減三年升調”,吏部以兩廣地有瘴癘者,有司雜職等官宜如所言,其余非瘴癘之地者仍以九年為滿,福建所屬汀、漳二府,湖廣所屬郴州,江西贛州府所屬龍南、安遠二縣,其地亦瘴癘,宜一體量減從之。著為令[注]《明太祖實錄》卷122,洪武十二年正月丁亥,第1973頁。。因此,洪武十二年明廷將福建、湖廣、江西等瘴癘之地正貳佐雜等職官的九年考滿減為六年考滿,其余一仍其舊。

    在電壓暫降的短路故障中,蒙特卡洛法首先需要對故障進行概率描述,即對A、B、C三相短路情況加以描述,例如單相、兩相、三相的短路情況并加以組合;然后從現實概率分布抽樣,即借助隨機序列的思想對構造的故障抽樣;最后建立各種估計量,從而得到問題的解。隨機數i的概率模型用式(1)表示。

    洪武十四年,明朝對文官考滿考核制度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改革。改革內容如下:

    上揭史料,第一條針對內外官,第二條針對內外高品級文武衙門吏員而定,第三條針對內外高品級文武衙門吏員擢升為首領官者作的規(guī)定。《大明令》三條令文規(guī)定的考滿考核期限的方式主要是“計月”,而非“計年”或“計俸”,這與后來明朝考滿考核以“計俸”“計年”的方式不同,既有研究很少注意這一變化。上引三條令文具有濃厚的元制色彩,甚至“正、從三品以上非有司定奪”的用語都是直接沿襲元朝令文。以三品作為分水嶺,元制,在京左右司郎中、員外郎、都事三十月考滿升一等,兩考通升二等,《大明令·吏令》亦規(guī)定在京文官三十月一考,考滿升一等。元朝規(guī)定四品升三品通理周期是八十月,《大明令·吏令》規(guī)定六十月,月數少于元制。此外,內外衙門吏員的考滿考核月數較之復雜多樣的元制,《大明令·吏令》有所簡化,統(tǒng)一為三十月、九十月兩種情形[注](明)宋濂:《元史》卷84《選舉志四》,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2093、2095-2096頁。。據第一條令文可知,明朝建國時對內外文官考滿考核的規(guī)定存在很大差別,內官三十月一考滿,外任官三周年一考滿。我們必須注意該令文中“外任官”的隱含條件,據“其正、從四品不分內外,六十月升三品”的規(guī)定,可知是對五品以下的外任官的規(guī)定。不過,在洪武元年明朝職官品級、資格、散官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形下,《大明令》規(guī)定的官員考滿升等制度其實并不具備實際的操作意義,但是《大明令》的“小考”考滿法奠定了后來考滿制的基礎。

    其二,近侍衙門、風憲衙門、特定衙門,不論品秩,取自上裁。包括通政司、光祿司、翰林院、尚寶司、考功監(jiān)、給事中、承敕郎、中書舍人、殿廷儀禮司、磨勘司、判祿司、東宮官屬等近侍衙門;監(jiān)察御史、太醫(yī)院、欽天監(jiān)及王府官,按察司、鹽運司五品以上官,任滿黜陟,俱取自上裁。

    其三,太常司、國子監(jiān)則由本衙門正官考滿考核。

    其四,規(guī)定了大部分衙門首領官及屬官的考核辦法。五軍、各衛(wèi)首領官,俱從監(jiān)察御史考核,三年一考,九年通考黜陟;直隸、有司首領官及屬官,由本司正官考核,任滿,從監(jiān)察御史覆核;布政司首領官及屬官,從按察司考核;茶馬司、鹽馬司、鹽運司、鹽課提舉司并軍職首領官,俱從布政司正官考核,按察司覆核。

    其五,規(guī)定低品級流官并雜職官九年任滿赴吏部考核,殊勛異能超邁等倫者由皇帝親自裁決。

    1.3.2 教學效果評價 主要是從課堂匯報、作業(yè)完成情況和考試成績對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課堂匯報包括課件的制作、語言組織、知識點介紹和回答問題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包括作業(yè)完成度和準確性。考試于翻轉課堂結束一周內進行。

    其六,規(guī)定考核結果三等累積計算方式以及考核等第黜陟準則。

    其七,將繁簡則例引入考滿考核制度。在京諸司俱從繁例,外官視府州縣等級和地位而定繁簡。[注]《明太祖實錄》卷139,洪武十四年十月辛丑,第2197-2199頁。

    洪武十四年考滿制改革,在明初考滿考核制建立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確定了考滿考核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制,這是對洪武十一年朝覲考核稱職無過、稱職有過、有過不稱職三等第法更直接、明確的表達??紳M考核三等第法一經確立,行用至明亡。但是洪武十四年文官考滿考核制度改革并不全面,因此洪武十六年吏部又進一步補充了相關未盡事宜,同時對若干規(guī)定作出了一定變更。首先,吏部補充了六部、近侍衙門屬官以及五軍都府、各衛(wèi)、應天府首領官并所屬上元、江寧二縣官的考核歸口問題,規(guī)定“俱從各衙門正官考核”。同時特別規(guī)定京府應天府五品以下官由都察院都御史負責考核。其次,將監(jiān)察御史、給事中退出“取自上裁”考核系列,改歸本衙門掌事官考核,送呈吏部覆核。最后,除通政司、光祿司、翰林院外,其余近侍衙門正官、東宮官屬并五軍十衛(wèi)參軍府改歸吏部考核,不再取自上裁[注]《明太祖實錄》卷155,洪武十六年六月己卯,第2411頁。。洪武十六年吏部奏請更定文官考核制度,一方面完善了文官考滿考核制度的內容,一方面大大減輕了皇帝承擔官員考核的負擔。次年,以監(jiān)察御史李端建言,明太祖命吏部議銓選任官措施,吏部尚書余熂等提出新的考績法,由于明太祖否定了余熂等“京官三年為滿,外官九年為滿”的建議,因此洪武十七年議定的考滿考核制度改動很小,實質性變化是恢復近侍衙門、風憲衙門和特定衙門官任滿黜陟取自上裁的做法,但明確了“京官有缺,則于在外曾經考核稱職者對遷任用”的銓選政策[注]《明太祖實錄》卷164,洪武十七年八月癸未,第2536頁。。王逢年《南京吏部志》謂洪武十七年明太祖命吏部尚書余熂定有司入覲考績法,定留用官為稱職無過,上考,坐而宴;稱職有過,中考,宴而不坐;不稱職,下考,不坐不言,序立候宴畢而退三等[注](明)王逢年:《南京吏部志》卷2《圣政》,金陵全書乙編15冊,南京出版社2015年版,第166-167頁。。這里將洪武十七年吏部議定內外官考績法與洪武十一年吏部所定府州縣官三年一朝覲考核三等第混淆,將兩個年份不同史事混作一事,嚴重失實。

    洪武十九年,吏部奏定改革部分衙門正官、首領官的考核方式,規(guī)定:各布政使司、按察司、都轉運塩使司首領官、理問所正官、首領官,三年秩滿,從本司正官所轄上司、按察司考核,或稱職或平常仍令守職,具考過實跡呈部;其不稱職者,則給由赴部覆考。茶馬司、鹽馬司、鹽課提舉司正官、首領官并在外軍職首領官,從本司及上司考核,仍赴布政使司、按察司覆核。府州縣首領官,亦從本衙門正官考核,縣赴州,州赴府,府赴布政使司、按察司覆考。凡三年一考,九年任滿給由,監(jiān)察御史及吏部通考而黜陟之[注]《明太祖實錄》卷177,洪武十九年二月戊申,第2680頁。。

    明太祖令天下有司“永為遵守”。此八事,既是明廷考核官員的內容,也是考核官員的依據,時人云“是時以八事考課外吏”[注](清)張廷玉:《明史》卷136《任昂傳》,第3937頁。,此之謂也。不過,洪武十七年所頒“八事”顯然不及“六事”言簡意賅。就“八事”內容而言,不及元制“六事”全面,反而有所倒退,缺少“戶口增、興學?!倍?,更多反映的是對地方司、府、州、縣官職掌的要求和規(guī)定。

    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培養(yǎng),推動其職業(yè)化發(fā)展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針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尷尬的職業(yè)地位,高校應積極轉變教育管理觀念,從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關系出發(fā),為其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提升職業(yè)認同;加強其政治理論建設,提高其滲透、解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能力。

    明代“大考”考滿制,還包括教職官的考滿考核。洪武十五年定府州縣儒學訓導九年考滿,用為教諭[注]《明太祖實錄》卷150,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庚子,第2371頁。。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定學官考課法,以科舉生員多寡殿最府州縣學教官,教官考核制度定制[注]《明太祖實錄》卷227,洪武二十六年五月丙寅,第3317頁。。因此,建文時期吏部論及教官考滿時才有“舊例九年”之說[注]《明太宗實錄》卷14,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甲辰,第263頁。。

    綜上,明代“大考”考滿制是從建國至洪武三十一年,歷經了整個洪武一朝,經過不斷變更、修訂,甚至反復,最終于洪武三十一年才基本確定。而且,考滿考核是將官員任滿考核與官員功過結合在一起的一種考核機制。

    二、從朝覲與到朝覲考察制的初步建立

    明代取法周制,實行朝覲制。絕大多數既有研究將朝覲與朝覲考察兩概念混為一談,僅劉志堅注意到二者的差別,將明代朝覲與考察二者的關系劃分為四個階段,但劉氏最終將明代朝覲考察的建立籠統(tǒng)地確定于洪武年間[注]劉志堅:《關于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的幾個問題》,《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明代朝覲起源于至正二十六年(丙申,1366),《明太祖實錄》記載丙午三月令府縣每歲舉薦人才,得賢者賞,濫舉及蔽賢者罰。但是強調知府知縣有濫舉者,俟來朝治其罪;未嘗朝覲者,歲終逮至京師治之[注]《明太祖實錄》卷19,丙午三月丙申,第271頁。。這是目前所見朱元璋政權地方官朝覲情況的最早記載。但是,仔細推敲“至是,復命知府知縣有濫舉者,俟來朝治其罪;未嘗朝覲者,歲終逮至京師治之”這段文字,朱元璋政權實行地方官朝覲的做法可能還要早于至正二十六年。明初的朝覲已經顯示出制度化跡象。明太祖嘗曰:“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yǎng)生息之。”這段講話就是洪武元年正月天下朝覲府州縣官陛辭之時,明太祖的訓話[注]《明太祖實錄》卷29,洪武元年正月辛丑,第205頁。。顯然,洪武元年府州縣朝覲陛辭官是至正二十七年歲末至京,可以推斷明建國前應是實行一歲一朝覲。明建國前朱吳政權轄境未廣,地方官一歲一朝覲完全可行。

    從洪武元年到洪武十八年,明朝有多少次朝覲,學界存在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一年一朝覲[注]陳連營:《明代外官朝覲制度》,《河南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一種認為是從洪武元年到洪武十年有多次朝覲[注]柳海松:《論明代的朝覲制度》,《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第4期。閻德民、鄭全良:《中國考績制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頁。。前一種觀點依據是萬歷《大明會典》記載和洪武十八年明太祖談話。但是,這兩則史料不能確證洪武十八年里外官每年一朝覲的實情,《明太祖實錄》關于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年的外官朝覲記載只有三四次,看不出這時期實行一年一朝覲。

    因此,稍后不久明太祖頒定了明代歷史上最重要的文獻之一《到任須知》。萬歷《大明會典》載《到任須知》款目如下:

    若將兩個可以上下轉動的矢量電機均勻置于機翼兩側的重心線上,相信其可一次按成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無人機。將會是可以垂直起降、定點懸停、低速穩(wěn)定飛行的旋翼無人機和具有高效、高速飛行等特點的固定翼無人機的完美融合體。而且他的起飛不需要跑道,所以可以被部署到城市街道、山地丘陵等情況復雜的地域。高速巡航的能力使可這種飛機在相同的電池容量或者燃料的情況下執(zhí)行地域范圍更廣的任務,這對于動力資源有限的無人機來說至關重要。[1]

    值得重視的是,洪武九年明太祖命中書省、吏部:

    自今諸司正佐、首領、雜職官,俱以九年為滿。其犯公私罪應笞者贖,應徒流杖者紀,每歲一考,歲終布政使司呈中書??;監(jiān)察御史、按察司呈御史臺,俱送吏部紀錄。各處有司、知府以實歷俸月日為始,每年一朝覲;其佐貳官及知州、知縣,每三年一朝覲。倉庫、司局、錢榖官吏,以歷俸周歲為滿,收受少者以數付代官,給由;多者以半俸守支,畢日給由;雖經改除,亦以九年通論。省府臺、六部、各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司、各衛(wèi)、各相府等衙門,掾史、令史、典吏、舍人、知印、宣使、奏差,已有資格出身,亦以九年為滿。有司吏以歷俸三年為滿,如縣吏、州吏升府,方入省注一任,入流注用。其布政使司等衙門典吏,歷俸三年,許于相應衙門內轉升,令史、書吏俱以九年為滿。[注]《明太祖實錄》卷110,洪武九年十二月己未,第1830-1831頁。

    這道命令,明確規(guī)定:“各處有司、知府以實歷俸月日為始,每年一朝覲;其佐貳官及知州、知縣,每三年一朝覲?!泵魈娓暌怀P為一年一朝覲,“尋,詔知府亦三年一朝”。換言之,洪武九年規(guī)定: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一年一朝覲,布按二司佐貳官、知府、知州、知縣三年一朝覲。因此,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年對府州縣官實行的應當是三年一朝覲,絕非一年一朝覲,對布政使司、各道按察司官并無制度性朝覲要求,而是由皇帝征召朝覲,至洪武九年明太祖才規(guī)定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一年一朝覲。

    需要指出的是,在明初尚未建立起來一套完善的考核標準、指標和等第之前,朝廷其實難以運用一套準則考核赴京朝覲的府州縣官,但并不代表沒有考核行為[注]柳海松:《論明代的朝覲制度》,《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第4期。閻德民、鄭全良:《中國考績制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頁。,前引《大明令》“官員朝覲”條明確規(guī)定:“在任三年,不許注代,許令親赍三載任內行過事跡,赴京朝覲。如無規(guī)避,依舊復任。”顯然,“三載任內行過事跡”就是用來甄別黜陟朝覲官員的依據。

    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征天下布政使司官及各府知府來朝,謂廷臣曰:“今布政使司官即古方伯之職,各府知府即古剌史之職,所以承流宣化,撫安吾民者也。然得人則治,否則瘝官曠職,病吾民多矣。朕今令之來朝,使識朝廷治體,以警其玩愒之心,且以詢察言行,考其治績,以觀其能否?!盵注]《明太祖寶訓》卷3《任官》,“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167頁。顯而易見,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征天下布政使司官及各府知府來朝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使其“識朝廷治體,以警其玩愒之心”,通過詢察言行,“考其治績,以觀其能否”。明太祖所言的“考其治績,以觀其能否”,與明太祖對吏部所說“今官員來朝,宜察其言行,考其功能,課其殿最”完全一致,依據知府施政業(yè)績,第為稱職無過、稱職有過、有過不稱職三等,“稱職而無過者為上,賜坐而宴;有過而稱職者為中,宴而不坐;有過而不稱職者為下,不預宴,序立于門,宴者出,然后退,庶使有司知所激勸”[注]《明太祖實錄》卷117,洪武十一年三月丁丑,第1916頁。。洪武十一年朝覲考核在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明太祖首次對官員考核與考核結果做出系統(tǒng)論述,因此《明史》稱洪武十一年“此朝覲考核之始”[注](清)張廷玉:《明史》卷71《選舉志三》,第1721頁。。然而,龍文彬《明會要》卻將《明史》所謂“朝覲考核之始”誤解為“朝覲考察自此始”[注](清)龍文彬:《明會要》卷46《職官十八·考課》,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854頁。。明朝定制后的朝覲考察是以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不謹“八目”作為考核標準考核朝覲官員,而洪武十一年朝覲考核定為稱職無過、稱職有過、有過不稱職三等,側重政績考核,這與“朝覲考察”顯然有根本區(qū)別。不過,洪武十一年朝覲考核三等第的劃分已經蘊含著道德操守、行政能力考核,直接影響洪武十四年考滿考核三等第法的確立。

    洪武十三年九月,明太祖命天下諸司正官、首領官來朝明朝正旦[注]《明太祖實錄》卷133,洪武十三年九月乙未,第2112頁。。洪武十五年七月,命天下諸司官來朝明年正旦者,“以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俱至京師”[注]《明太祖實錄》卷146,洪武十五年七月丙子,第2295頁。。洪武十五年命令明確規(guī)定了朝覲官員至京的時間期限,是朝覲考察制度重要的構成要素,在明代朝覲考察制度建立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洪武十六年九月命天下諸司官來朝明年正旦[注]《明太祖實錄》卷156,洪武十六年九月戊辰,第2431頁。,洪武十七年六月詔天下諸司官吏來朝明年正旦[注]《明太祖實錄》卷162,洪武十七年六月戊辰,第2516頁。,可見明太祖破壞了洪武九年規(guī)定的府州縣官三年一朝覲的制度,改成一年一朝覲。

    洪武十八年,在明代朝覲考察制度發(fā)展史上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性意義的年份。正月,吏部奏言天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府州縣朝覲,凡四千一百一十七人,“考其政績,稱職四百三十五人,平常二千八百九十七人,不稱職四百七十一,貪污一百七十一人,阘茸一百四十三人”,詔:“稱職者升,平常者復其職,不稱職者降;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者免為民?!盵注]《明太祖實錄》卷170,洪武十八年正月癸酉,第2583頁。六月,明太祖朱元璋諭吏部臣曰:“天下府、州、縣官一歲一朝,道里之費,得無煩民?自今定為三年一朝,赍其紀功圖冊、文移、稿簿赴部考核,吏典二人從;其布政司、按察司官亦然。著為令。”[注]《明太祖實錄》卷173,洪武十八年六月戊申,第2640頁。這則史料作為判斷明代朝覲考察制度確立的重要證據,被廣為征引,認為洪武十八年以前明朝實行一年一朝覲的制度,洪武十八年以后實行三年一朝覲,洪武十八年是明代朝覲考察制度確立的標志[注]郭培貴:《明史選舉志考論》,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74頁;楊萬賀:《明到朝覲考察制度研究》,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第6頁;余勁東:《明代朝覲考察饋遺研究》,《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但是如果仔細推敲洪武十八年朝覲考核的實際情形,將洪武十八年作為明代朝覲考察制度確立的標志可能過于樂觀。首先,吏部明言對于天下諸司及府州縣朝覲官是“考其政績”,是考滿考核。而且,考核結果五項,其中稱職、平常、不稱職應用的是洪武十四年考滿考核的三等第法,實質是屬于業(yè)績范疇的考核。洪武十八年朝覲考核之所以與此前朝覲考核不同,其獨特之處在于首次引入“貪污”、“阘茸”二目對朝覲外官進行考核,這與后來朝覲考察的精神和目的具有方向的一致性,處置措施也與后來朝覲考察或京察的處置措施一樣。準確地說,洪武十八年朝覲考核其實是一次融合了朝覲考課和朝覲考察二者兼而有之的復合型考核,但呈現出重考績、輕考察的特征。因此,《明史》概括這次朝覲考核才說“朝覲官分五等考績,黜陟有差”[注](清)張廷玉:《明史》卷2《太祖本紀》,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42頁。。所以,洪武十八年朝覲考核不能視作朝覲考察的確立,三年朝覲期僅是判定朝覲考察的必要條件,卻非充要條件。

    不少學者將明代朝覲考察確立于洪武二十九年,依據是萬歷《大明會典》。萬歷《大明會典》云:“洪武二十九年,始定以辰、戌、丑、未年為朝覲之期。朝畢,吏部尚書會同都察院考察,奏請定奪。其存留者,引至御前,刑部及科道官各露章彈劾,責以怠職?!袅茏慨悺⒇澘岙惓?,則又有旌別之典,以示勸懲。”[注](明)申時行等重修:萬歷《大明會典》卷13《吏部十二·朝覲考察》,第235頁。極為遺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事件,《明太祖實錄》竟然失載。天啟《皇明吏部志》的記載與萬歷《大明會典》完全相同[注](明)宋啟明:《皇明吏部志》卷23《計典·附考核》,“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天啟刻本,3-a。,《南京吏部志》亦明確記載洪武二十九年明太祖命吏部尚書杜澤定辰戌丑未年為期的三年一朝覲制度[注](明)王逢年:《南京吏部志》卷2《圣政》,載《金陵全書》乙編15冊,第184頁。。據此,洪武二十九年規(guī)定的朝覲考核與定制后的朝覲考察的主持察典的考察機構、考察程序、精神、目標具有方向一致性的涵義,側重以官員道德操守為主,淡化業(yè)績考核的色彩,顯示出朝覲考核中考績性質的考核基本被排斥出朝覲考核領域,呈現出朝覲考察的制度特征。這與洪武十八年以前朝覲考核所體現出的濃厚的業(yè)績考核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筆者認為將明代朝覲考察初步確立于洪武二十九年是比較合理的,但是朝覲考察距離定制還很遙遠。

    三、文官考核與相關制度關系的建立

    明代文官考核制度是一套管理文官的制度系統(tǒng),核心的制度是考核制度,但還包括密切相關的散官、誥敕、蔭敘等制度,將文官的考核與散階、誥敕、蔭敘等制度勾連起來,是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建立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代散官制度起源于至正十五年前后,歷經多次改造,至洪武二十五年定制。明代文官散階制度的建立從一開始就與文官考核緊密相關,不可分割。洪武六年詔定散官資級,規(guī)定:凡除授官員,即與對品散官。在京官,以三十月為一考,每考升一等。在外官,以三歲為一考,每考升一階[注]《明太祖實錄》卷85,洪武六年九月癸卯,第1508頁。。這段史料清楚規(guī)定凡除授官員,即可獲得對品初授散官,但是散官晉升則必須經過考核,京官與外官散官晉升時間不同,京官計月,三十月一考升一等;外官計年,三歲一考升一階。明代散官制度與考核發(fā)生關聯的是考滿考核,而不是考察考核!但是洪武七年明廷很快作出調整,初授散官階降二品授予,規(guī)定三品職事官授正五品下階散官,四品職事官授正六品下階散官,五品職事官授正七品下階散官,“及考滿,俱各比例遞升”,六品以下除授職事官“亦依定制”。對于此前已授予散官者,“須歷及所授散官品級”,然后遞升[注]《明太祖實錄》卷93,洪武七年十月戊午,第1628頁。。由此可見,不論是已授散官,還是未授散官者,必須經過考滿考核才能晉升散階。逮至洪武十年,明太祖命內外百司官,散官視其品給之[注]《明太祖實錄》卷113,洪武十年七月壬寅,第1871頁。。這一命令的發(fā)布,事實上廢除了洪武七年初授散官降二品授予的做法,又恢復到職事官品與散官實行對品授予的制度。

    洪武十四年,隨著考滿考核制度的完善,明廷對文官考核與散官授予關系進一步作出明確補充規(guī)定?!胺膊家鲁跞胧?,雜職初入流,任內未及初考,而遷調改除、升等者,有罪及不稱職者、貶降者,考核平常量才降等非貶降者,皆得初授階。凡初考稱職、任內已及初考遷調改除,而品級仍前者,任內已升授未及再考,遷調改除而品級仍前者,皆得升授階。凡及兩考而事跡顯著者,皆得加授階?!盵注]《明太祖實錄》卷138,洪武十四年七月丁未,第2178頁。這是對官員任職考滿中出現特殊情形如何授予散階作出統(tǒng)一規(guī)定,顯然由于官員任職考滿的復雜情形導致散官授予情況變得復雜。洪武二十六年《諸司職掌》對文官考核與散官授予作出全面規(guī)定[注](明)翟善:《諸司職掌》之“吏部”,載《泰州文獻》第四輯25冊,鳳凰出版社2015年版,第424頁。,標志著文官考核與散官授予關系基本確定。

    明代頒賜誥敕行為較早,洪武元年大量頒賜一批文臣武官誥敕,不過直到洪武四年明朝才將官員考核與誥敕制度聯系起來。洪武四年首次規(guī)定,有司官員今后歷任三年,“考核稱職無私過者,然后給誥”[注]《明太祖實錄》卷62,洪武四年三月庚戌,第1202頁。。洪武六年正式詔定文武官誥敕制度,規(guī)定公侯、一品至五品誥命,六品至九品敕命[注]《明太祖實錄》卷85,洪武六年九月癸卯,第1508-1509頁。。洪武十二年,吏部奉命定內外文武官致仕頒給誥命制度,三品以上仍舊,四品以下各升一級,給與誥敕,但又規(guī)定未完成三年考滿或以事降用,“依本等職事致仕,不給誥敕”,稍后奏定六十年以上致仕,“皆給誥敕”。洪武十六年五月,議文官封贈蔭序制制,定封贈之例十一、蔭敘之例五,對官員父母妻室封贈、散官授受、誥敕頒賜、子弟蔭序各種情況作出詳細規(guī)定,其中第十、十一兩例規(guī)定誥敕頒賜。例十規(guī)定:京官四品以上試職、實授,頒給誥敕,取自上裁。其已授誥命者,須一考滿秩,方許封贈。五品以下官試職一年,考核稱職者實授,頒給誥命,不稱職黜降。例十一規(guī)定:凡外官三年為一考,稱職者頒給誥命,再考稱職,聽請封贈,出自特恩,不在此例[注](明)王逢年:《南京吏部志》卷2《圣政》,載《金陵全書》乙編15冊,第147-148頁。。稍后,明太祖接受吏部試侍郎劉逢吉建議,除授京官俱試職一年,“考核稱職者實授,頒給誥,不稱職者罷黜”[注]《明太祖實錄》卷157,洪武十六年十月戊子,第2435頁。。逮至洪武十九年,明太祖命吏部:“自今除授外任官員,不給符契,止給劄付;若布政司正官給照會,九年考稱職者,頒給誥?!盵注]《明太祖實錄》卷177,洪武十九年二月壬子,第2680頁?!吨T司職掌》將此前明廷有關頒給誥敕條例匯總刊定,補充完善了與官員考核有關的外任官頒給誥敕的規(guī)定:“外任官員三年為一考,稱職者頒給誥敕。升除官員合與實授者,于本任內歷事一年后,方可出給誥敕。若才能卓異之人,出自特恩者,不拘此例?!盵注](明)翟善:《諸司職掌》“吏部”,《泰州文獻》第四輯25冊,第423-424頁。至此,明代文官考核與頒給誥敕制度的關系基本確定。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洪武十六年明廷奏定蔭敘之例,但是卻沒有將蔭敘之例與文官考核掛鉤,隨著考核制度的實施,從明中期開始文官考核與蔭敘逐漸建立起制度聯系。

    此外,明初還對官員朝覲考核給予路費補貼。洪武十九年,詔天下來朝官員及歲解諸稅課赴京者,“無問遠邇,皆給鈔二十錠為道里費”[注]《明太祖實錄》卷177,洪武十九年三月己巳,第2682頁。。在《御制大誥續(xù)編》中,明太祖再次強調官員朝覲路費補貼標準之事,同時告誡地方官員不得以此作為借口,科斂百姓,“今后每歲有司官,赴京納諸色錢鈔并朝覲之節(jié),朕已定下各官路費腳力矣。……朝覲路費腳力鈔一百貫”[注](明)朱元璋:《御制大誥續(xù)編》“路費則例第六十一”,載錢伯城《全明文》第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61頁。。百貫即二十錠,在洪武年間這是一筆非??捎^的朝覲路費津貼,只是隨著大明寶鈔發(fā)生惡性通貨膨脹后,寶鈔百貫才變得可以忽略不計。

    四、明初文官考核依據、內容和等第的確立

    明代文官考核制度是在“摸著石子過河”的狀態(tài)中建立起來的,明代文官考核的依據、內容、標準和等第的確立同樣體現出這樣的特征。高壽仙曾有專文討論過明代文官考核的依據、標準和內容[注]參見高壽仙《明代官員考核標準和考核內容考析》,載張中正《明史論集》,黃山書社1993年版。,其結論為研究者廣為引用,但究其研究仍嫌粗疏,未能呈現明代文官考核依據、標準和內容制定的復雜歷史演變過程,仍有待深入和充實之處。

    明初在制定官員考核依據、考核內容時充分反映出了重外官、輕內官的特點。明代文官考核的依據、內容、標準和等第這四大項,頗具模糊性,不似前朝清晰。在上述四項之中,首先是從地方官員的考核內容開始,在較長時間內考核依據與考核內容、考核標準與考核等第難以截然而分?!洞竺髁睢贰袄袅睢な亓羁伎儭币?guī)定:

    凡各處府、州、縣官員,任內以戶口增、田野闢為尚,所行事跡,從監(jiān)察御史、按察司考核,明白開坐實跡申聞,以憑黜陟。

    《大明令》“吏令·官員朝覲”規(guī)定: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應在學生心靈中激起求知欲望和點燃熱愛知識的火花。這“欲望”與“火花”就是學習興趣與動機的激發(fā)。為了消解同學們對寫話的畏難情緒,我設計了如下的課堂導入:

    凡各處府州縣有司官員,在任三年,不許注代。許令親赍三載任內行過事跡,赴京朝覲。如無規(guī)避,依舊復任。其佐貳官、首領官,一體三載來朝。

    《大明令》“吏令·守令到任”規(guī)定:

    凡府、州、縣長官到任,須要將交割前官應有戶口、田糧總數,先申上司,轉達都省,以憑考驗。

    又《大明令》“吏令·行止文簿”規(guī)定:

    凡中書省吏房行止科,置立文簿一扇,編排字號,當該掾典掌管,首領官一員提調。將在選官員各三代年甲、籍貫、歷事、根腳,到任、考滿、得代、改除月日、資品、等第,逐一備細附寫,以憑照勘。如有漏附者,依律治罪。[注](明)劉惟謙等纂,懷效鋒點校:《大明律》附《大明令》,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239、240頁。

    上引《大明令》令文,是明代最早涉及到外任文官考核的依據、內容以及交代、行止、給由等其他要求的法規(guī)。我們看到在府州縣官任內以“戶口增、田野闢”為尚,將“所行事跡”“三載任內行過事跡”明白開坐,“以憑黜陟”。“守令到任”條規(guī)定新舊官員交代時,“將交割前官應有戶口、田糧總數”,先申上司,轉達都省,“以憑考驗”?!洞竺髁睢穼艨凇⑼恋財?、稅糧數三項內容作為地方官考核的內容,官員開寫的行過事跡顯然也是以這三大項內容為主的事跡,“以憑考驗”“以憑黜陟”??梢姟洞竺髁睢芬?guī)定的是地方官考核的內容,也是其考核的依據?!袄袅睢ば兄刮牟尽币?guī)定的項目也構成官員考核的一部分。只有上述內容皆符合規(guī)定,才能“給由”,親赍給由進入考核程序[注]《大明令·吏令·任滿官員》,第240頁。。

    洪武元年,明太祖任命宋冕為開封府知府,諭曰:“元以六事責守令,徒具虛文。今喪禮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辟、戶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務。若江南,則無此曠土流民矣。汝往治郡,務在安輯民人,勸課農桑,以求實效,勿學迂儒,但能談論而已。”[注]《明太祖寶訓》卷6《諭群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校勘本,第452頁。這里,明太祖稱元以六事考課守令徒具虛文。按《元史·選舉志》記載:“凡選舉守令,至元八年,詔以戶口增、田野闢、詞訟簡、盜賊息、賦役均,五事備者,為上選?!敝猎四暝t路府州縣長官,除達魯花赤外,蒙古人、漢人、色目人等參用,“庶期于政平訟理,民安盜息,而五事備矣”[注](明)宋濂:《元史》卷82《選舉志二·銓選》,第2038頁。又《元史》卷84《選舉志四·考課》,第2114頁。。不過,《元史·選舉志》記載有缺漏。以“五事責守令”,其實是忽必烈至元年間的制度,迨至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重定守令黜陟之法,改以“六事責守令”[注](明)宋濂:《元史》卷41《元順帝本紀四》,第869頁。,但是不清楚是以哪六事責守令。元季陶安在贈張誠之序中說:“朝廷課守令,興學居六事之一,屢飭風憲勉勵人才,風化之寄有所委屬。”[注](明)陶安:《陶學士集》卷11《送張誠之序》,文淵閣四庫全書1225冊,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頁。所以,六事責守令當是以至元五事為基礎增“興學?!币皇聻榱拢柏熓亓睢?。六事責守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具有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武帝時期的刺史“六事問責詔令”。

    明朝立國之初,以“戶口增、田野辟”是洪武君臣的共識。重視興學是洪武初期又一重務和急務,朱元璋多次將興學校與勸課農桑并舉,責之守令[注]《明太祖實錄》卷26,吳元年十月癸丑;《明太祖實錄》卷46,洪武二年十月辛巳。。洪武五年,明太祖詔:“農桑衣食之本,學校理道之原。朕嘗設置有司,頒降條章,敦篤教化,務欲使民豐衣足食,理道暢焉。何有司不遵朕命?秩滿赴京者,往往不書農桑之務,學校之教,甚違朕意,特敕中書令有司今后考課必書農桑學校之績,違者降罰。”[注](明)朱元璋:《農桑學校詔》,載錢伯城《全明文》卷一《朱元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頁。洪武六年,明太祖引入賦役、訴訟二項內容,他說:“朕設置百官,各司厥職,以分理庶務,惟郡守縣令為牧民之官,凡賦斂、徭役、訴訟皆先有縣,次至府。若縣令賢明,則賦斂平、徭役均、訴訟簡,一縣之事既治,則府可以無憂矣?!盵注]《明太祖實錄》卷78,洪武六年正月乙巳,第1422頁。可見明初考核地方官員所行措施既是對元朝考課制度的繼承,同時又立足客觀現實,逐步推行元制“六事責守令”的考核內容。違背此六事者,皆被明太祖斥為不稱職,直接責罰降黜。例如,洪武九年山東日照縣知縣馬亮考滿入覲,州上其考語曰:“課農興學之績,而長于督運?!崩舨恳月?,太祖曰:“農桑衣食之本,學校風化之原。皆守令先務,不知務此,而曰長于督運,是棄本而物末,豈其職哉?茍任督責以為能,非愷悌之政也……宜黜降之,使有所懲?!盵注]《明太祖寶訓》卷3《任官》,“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北荆?64頁。同月,山西平遙主簿成樂任滿來朝考滿,州上其考語曰:“能恢辦商稅?!碧嬷^吏部曰:“商稅自有定額,何俟恢辦?若額外恢辦,得無剝削于民?主簿之職在佐理縣政,撫按百姓,豈以辦課未能,若止以辦課為能,其他不見,可稱是失職矣!州之考非是,爾吏部其移文訊之?!盵注]《明太祖實錄》卷106,洪武九年六月庚戌,第1776-1777頁。

    洪武前期其實就是以元制的“六事責守令”,所行事跡也是以此為中心開寫,赴京考績。洪武十七年,明太祖對“六事考課守令”進行改造,頒布“八事考課守令”。明太祖曰:“朕嘗命縣考于州,州考于府,府考于布政司,各以所臨,精其考核,以憑黜陟,昭示勸戒。令上下之政,惟務茍且,縣之賢否,州不能知;州之賢否,府不能察;府之賢否,布政司不能舉,善無所勸,而惡無所懲?!币虼嗣园耸拢袷咎煜拢?/p>

    其一,州縣之官,宜宣揚風化,撫字其民,均賦役,恤窮困,審冤抑,禁盜賊。時命里長告戒其里人,敦行孝弟,盡力南畝,毋作非為,以罹刑罰,行鄉(xiāng)飲酒禮,使知尊卑貴賤之體,歲終察其所行善惡,而旌別之。

    洪武二年,明太祖詔:“府州縣正官,三年一考課于吏部,核其賢否而黜陟之;佐貳及首領官,在任三年,所司具其政績,申達省部;吏目、典史在任者,給由赴京。”[注]《明太祖實錄》卷45,洪武二年九月癸卯,第882頁。洪武三年吏部言地方守令官久任治效始著,知府職任尤難,非老成廉能無過者不可居任,奏請自今同知一考無過者升知府,知縣二考無過升知州,縣丞一考無過升知縣,太祖從之[注]《明太祖實錄》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癸酉,第1161頁。。洪武二年詔、洪武三年吏部奏定,對《大明令》官員考核的規(guī)定多所修訂。首先,洪武二年詔令對《大明令》規(guī)定府州縣官員從監(jiān)察御史、按察司考核的規(guī)定做出變更[注]《大明令·吏令·守令考績》,第236頁。。其次,修改了《大明令·吏令·官員月日》第一條令文。《大明令·吏令·官員月日》規(guī)定五品以下外任官三周歲一考升一等;內外四品官滿六十月升三品;三品由上升除。這里有必要弄清楚《大明令》所云府州縣行政長官、佐貳官品秩情況。吳元年定縣上中下三等,上縣知縣從六品,中縣知縣正七品,下縣知縣從七品[注]《明太祖實錄》卷28下,吳元年十二月,第474頁。。洪武元年前后知府品秩,史無明載。根據洪武三年禮部尚書崔亮所言,按察使、知府皆三品,府通判及知州與千戶品秩等,千戶、守御品秩在知府同知之下[注]《明太祖實錄》卷54,洪武三年七月己亥,第1063頁。;而吳元年重定大都督府、衛(wèi)所官制時,規(guī)定千戶從六品[注]《明太祖實錄》卷27,吳元年十一月乙酉,第412頁。,以此反推,可知知縣是七品、從六品;知州是六品,以州分上中下三等,上州知州從五品亦有可能;知府正三品[注]《明太祖實錄》卷26,吳元年十月壬子定按察司按察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據此知府正三品。,參考吳元年重定官制時的做法,副職降一品設置,則府同知當為正四品。根據《大明令》的規(guī)定原來正三品的知府由皇帝考核,正四品府同知需任滿六十月升三品,洪武二年詔將知府的考核改歸吏部考核,意味著府州縣正官全部歸口吏部考核;洪武三年吏部奏定后,府同知毋需任滿六十個月,任滿三周歲即可升知府,縮短了近一半的考核周期和升職期限,知縣升知州、縣丞升知縣也大大縮短了相應的考核、升職期限,同時四品“計月”考核改為“計年”考核??梢?,洪武二年詔、洪武三年的吏部奏定對《大明令》所定官員考核做法進行了大幅度修改。洪武四年吏部奏請?zhí)煜掠兴竟賳T今后歷任三年考核稱職無私過者給誥,證明外官實行三年一考滿的考核制度[注]《明太祖實錄》卷62,洪武四年三月庚戌,第1202頁。。

    其二,為府官者,當平其政令,廉察屬官,致治有方,吏民稱賢者,優(yōu)加禮遇,紀其善績。其有闒茸及蠹政病民者,輕則治之以法,重則申聞黜罰。然不得下侵其職,以擾吾民。

    其三,布政司官宜宣布德化,考核府州縣官能否,詢知民風美惡及士習情偽奸弊,甚者具聞鞫之。如所治不公,則從按察司糾舉。

    其四,凡民有犯笞杖罪者,縣自斷決,具實以聞。

    其五,犯徒流罪者,縣擬其罪申州若府,以達布政司定擬。

    其六,有犯死罪者,縣擬其罪申州若府,以達布政司,布政司達刑部定擬。雜犯者,準工贖罪;真犯者,奏聞遣官審決。

    其七,凡諸司獄訟,當詳審輕重,按律決遣,毋得淹禁。

    其八,民間詞訟,務自下而上,不許越訴。[注]《明太祖實錄》卷161,洪武十七年四月壬午,第2496-2497頁。

    洪武十六年,明廷規(guī)定除授在京官員俱令試職一年的措施,考核稱職者實授,不稱職者罷黜[注]《明太祖實錄》卷157,洪武十六年十月戊子,第2435頁。,直到洪武二十六年廢除[注]《明太祖實錄》卷229,洪武二十六年八月庚辰,第3351頁。。洪武二十三年,詔令“今后在京官三年皆遷調,著為令”[注]《明太祖實錄》卷202,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癸巳,第3019頁。,最終還是采納了洪武十七年的吏部建議。洪武二十九年,取消京官三年一調制度,實行均一九年考滿制,回到洪武九年規(guī)定的做法,次年明太祖命吏部尚書杜澤定官員考核等第法。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命吏部定考核府州縣首領官法,不稱職者俱發(fā)充吏役[注](明)王逢年:《南京吏部志》卷2《圣政》,金陵全書乙編15冊,第185-186頁。?!按罂肌笨紳M制基本定型。

    然而,《大明令》規(guī)定:“凡各處府、州、縣有司官員,在任三年,不許注代,許令親赍三載任內行過事跡,赴京朝覲。如無規(guī)避,依舊復任。其佐貳官、首領官一體三載來朝。如一時勾當者,輪換前來。”[注]《大明令·吏令·官員朝覲》,第239-240頁。這則令文明確府州縣正官、佐貳官、首領官“一體三載”赴京朝覲?!睹魈鎸嶄洝酚涊d洪武元年天下府州縣官一次朝覲外,還記載了洪武六年正月一次守令朝覲[注]《明太祖實錄》卷78,洪武六年正月乙巳,第1421頁。。明朝可能對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沒有作出朝覲的要求,按察副使劉崧記述各道按察司官由皇帝征召朝覲[注](明)劉崧:《槎翁文集》卷七《按察司官朝會題名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24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466頁。,所以《明太祖實錄》僅洪武三年[注]《明太祖實錄》卷48,洪武三年年正月甲午,第949頁。、洪武十年[注]《明太祖實錄》卷116,洪武十年十二月癸酉,第1902頁。兩次按察司官朝覲記錄。

    一祀神。二恤孤。三獄囚。四田糧。五制書榜文。六吏典。七吏典不許那移。八承行事務。九印信衙門。十倉庫。十一所屬倉場庫務。十二系官頭匹。十三會計糧儲。十四各色課程。十五魚湖。十六金銀場。十七窯冶。十八鹽場。十九公廨。二十系官房屋。二十一書生員數。二十二耆宿。二十三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二十四官戶。二十五境內儒者。二十六起滅詞訟。二十七好閑不務生理。二十八祗禁弓兵。二十九犯法官吏。三十犯法民戶。三十一警跡人。

    并且,明太祖還對《到任須知》三十一款指標逐條進行具體闡述,以令地方官到任確知做哪些、如何做[注](明)申時行等重修:萬歷《大明會典》卷9《吏部八·關給須知》,第168-173頁。?!兜饺雾氈肥窃诤槲涫吣辍鞍耸隆被A上,以綱目形式,將“八事”細化、分解成三十一項指標,但是《到任須知》三十一項細目又比“八事”詳盡周瞻。準確地說,《到任須知》其實更像是以元制“六事”為藍本細化、分解而來。顯然,《到任須知》既是地方官員施政的綱領性文件,同時也是考核地方官員的最重要依據。

    但是,明太祖很快便發(fā)現地方官不嚴格遵守執(zhí)行《到任須知》,陽奉陰違,“各人(布按二司、府州縣官)授職到任之后,略不以《到任須知》為重,公事不謀,體統(tǒng)不行,終日聽信小人浸潤,謀取臟死,酷害下民”,大為光火,因此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懲吏之弗稱”,親制《責任條例》一篇,“頒行各司府州縣,令刻而懸之,永為遵守,務使上下相司,以稽成效”?!敦熑螚l例》一篇七款:

    第一條 凡文職在京官,以三十月為一考,每一考升一等;外任官三周歲為一任,每一任升一等。先盡考滿給由在選者銓注,次及舉到人材。其正、從四品不分內外,六十月升三品。正、從三品非有司定奪。其奉上命升除者,除二品以上,散官對品;其余職事雖高,散官仍從本等。

    一,布政司治理親屬臨府,歲月稽求所行事務,察其勤惰,辯其廉能,綱舉《到任須知》內事目,一一務必施行。少有頑慢及貪污,坐視恬忍害民者,驗其實跡奏聞。設若用心提調,催督宣布條章,去惡安善,倘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遺下貪官污吏及無藉頑民,按察司方乃是清。

    一,府臨州治,亦體布政司施行。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遺下貪官污吏及無籍頑民,布政司方乃是清。

    一,州臨縣治,亦體府治施行。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遺下貪官污吏及無藉頑民,本府方乃是清。

    3、藥劑防治:根據病情發(fā)展和氣象預報,制定噴藥計劃。每公頃用40%多菌靈懸浮劑1.5升或80%多菌靈0.75千克或500克/升甲基硫菌靈懸浮劑1.5升對水噴霧。噴施以上藥劑時每公頃加0.136%碧護30克或0.01%蕓天力或0.01%上宏150毫升,可促進植株盡快恢復生長。同時每噴霧器配好的藥液(15千克)加高效助劑杰效利一袋(5毫升),擴大藥劑與病菌的接觸面,提高防病效果節(jié)省用藥量。

    一,縣親臨里甲,務要明播條章,去惡安善,不致長奸損良。如此上下之分定,民知有所依,巨細事務訴有所歸。上不紊政于朝廷,下不銜冤于滿地,此其治也歟。若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遺下無藉頑惡之民,本州方乃是清。

    一,若布政司不能清府、府不能清州、州不能清縣、縣不能去惡安善,遺下不公不法,按察司方乃是清。

    一,按察司治理布政司府州縣,務要盡除奸弊,肅清一方。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巡按御史方乃是清。儻有通同貪官污吏,以致民冤事枉者,一體究治。

    一,此令一出,諸司置立文簿,將行過事跡逐一開寫,每季輪差吏典一名赍送本管上司查考。布政司考府、府考州、州考縣,務從實效。毋得誑惑繁文,因而生事科擾。每歲進課之時,布政司將本司事跡并府州縣各赍考過事跡文簿,赴京通考。敢有坐視不理、有違責任者,罪以重刑。[注](明)申時行等重修:萬歷《大明會典》卷12《吏部十一·考功清吏司·責任條例》,第233-234頁。

    《責任條例》首先申明地方官員必須遵行《到任須知》,務必據之一一施行。其次,《責任條例》明確了布、按二司,府州縣各級責任、考核歸屬權責關系及彌補機制;違者降罰。最后,規(guī)定各級地方官員設置考核憑據以及考核程序。《責任條例》頒布以后至洪武一朝結束,明太祖朱元璋再未向地方官員頒布過任何條例。

    在《到任須知》《責任條例》頒布后,洪武十七年榜示的八事逐漸退出地方官員考核依據的領域,最終被淘汰,明代中期以后明廷對地方官實施考核的內容又重新落實到“以六事責守令”上來。大學士王鏊曾言:“頃予還南,歷數十郡縣,入其疆,其六事舉者蓋少也,獨得三四人焉耳?!盵注](明)王鏊著,吳建華點校:《王鏊集》之《震澤先生集》卷10《送姜太守改任寧波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93頁。楊循吉稱頌吳縣令史侯云:“凜兮其潔已,恂兮其下士,綽兮其寬,勁兮其不可犯,故得四境修,六事治,書考惟最。”[注](明)楊循吉:《松籌堂集》卷11《送史縣侯考績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618頁。萬歷年間禮部尚書敖文禎亦云:“余惟《周官》以六計弊群吏,曰善,曰能,曰敬,曰正,曰法,曰辨,一冠以廉,廉立而六事從之。”[注](明)敖文禎:《薛荔山房藏稿》卷7《送振海何侯入覲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頁。明中葉崔銑云:“皇祖設官,分六部以萬務,兩諫拂其愆違,責郡縣以六事,按察究其污濫。自大夫以下,必三考乃進二階?!盵注](明)崔銑著,周國瑞校注:《洹詞》卷8《政議·省官》,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469頁。林希元更是明確說:“學校、田野、戶口、賦役、訟獄、盜賊之六事,乃國朝督察守令之令典?!盵注](明)林希元:《林次崖先生文集》(上冊)卷9《贈郡侯西川方公朝覲序》,廈門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327頁??梢?,明代中期以后事實上又回到以元制“六事責守令”為中心施政內容考核地方守令的路徑。

    綜上,不難發(fā)現明朝建國后明太祖主要是圍繞地方官員在制定考核依據和考核內容,而不涉及京官。高壽仙說“由于京官居于輦轂之下,皇帝易于了解并隨時予以黜陟”,因此對于京官考核準則制訂要稍遲一些[注]高壽仙:《明代官員考核標準和考核內容考析》,載張中正《明史論集》,黃山書社1993年版,第269頁。。明初最早制訂的京官考核依據是洪武五年的《六部職掌》,但史籍缺載,《六部職掌》具體內容不詳[注]《明太祖實錄》卷74,洪武五年六月癸巳,第1360頁。。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以諸司職有崇卑,政有大小,無方冊以著成法,恐后之蒞官者罔知職任,政事施設之詳”,乃命吏部同翰林儒臣仿《唐六典》之制,自五府六部都察院以下諸司凡其設官分職之務,類編成《諸司職掌》[注]《明太祖實錄》卷226,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庚午,第3308頁。?!吨T司職掌》不分卷,內容包括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九個部門的職掌,即所謂“九卿”職掌,監(jiān)司機構職掌不在內,因此《諸司職掌》其實是“九卿職掌”。換言之,《諸司職掌》主要是九卿衙門官員考核的基本依據和準則。

    司法監(jiān)察系統(tǒng)的官員除了遵守《諸司職掌》,御史、按察司官還需遵守《憲綱》行事,正德中,吏部奏言:“《諸司職掌》內外官考察黜陟及《憲綱》內御史巡歷糾劾有司,各有定制。”[注]《明武宗寶訓》,“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北荆?3頁??梢姟稇椌V》也是監(jiān)察御史考核所需依據之一[注]明代《憲綱》經過多次纂修,最早修于至正二十六年,次修于洪武四年,正統(tǒng)四年以宣德間增修之《憲綱》頒布天下。參見《明太祖實錄》卷19丙午正月、《明太祖實錄》卷60洪武四年正月己亥、《明英宗實錄》卷60正統(tǒng)四年十月庚子。。此外,洪武十五年《巡按事宜》也是巡按御史、按察使司官必須遵守的考核依據[注]《明太祖實錄》卷150,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戊辰,第2363頁。。

    前引洪武元年《大明令》“守令考績”、“官員朝覲”兩條清楚說明守令考績、朝覲時將任內所行事跡,“開坐實跡”申聞、親赍考核,以憑黜陟。洪武二年規(guī)定,府佐貳官、首領官三年任滿,“所司具其政績,申達省部”[注]《明太祖實錄》卷45,洪武二年九月癸卯,第882頁。。洪武五年明太祖《農桑學校詔》又說:“有司不遵朕命,秩滿赴京者,往往不書農桑之務,學校之教。”[注](明)朱元璋:《農桑學校詔》,載錢伯城《全明文》卷一《朱元璋一》,第2頁。明初沈文云內外官九年考滿,外官“每三年具錄行事之實朝京”以考績[注](明)沈文:《圣君初政記》,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頁。。據此可知,在相當時期內明廷只是要求應接受考核的地方官開寫行過事跡,并未對其形制做出統(tǒng)一規(guī)定,這是后來事跡冊、紀功圖的雛形。

    洪武十六年,明太祖規(guī)定天下諸司朝覲明年正旦的地方官員,“預進《功業(yè)冊》”[注]《明太祖實錄》卷156,洪武十六年九月戊辰,第2431頁。。洪武十七年,又規(guī)定朝覲官員,“各書其事功于冊,仍繪土地、人民圖來上”[注]《明太祖實錄》卷162,洪武十七年六月戊辰,第2516頁。。洪武十八年,明廷將賦役黃冊納入朝覲官員考核范疇,規(guī)定“置造上中下三等黃冊,朝覲之時,明白開諭”[注](明)朱元璋:《大誥》“造冊科斂第五十四”,載錢伯城《全明文》卷一《朱元璋一》,第609頁。。洪武二十年,明太祖補充了鹽運司官的朝覲要求:每司止令正官、首領官吏各一人來朝,鹽運司官亦令其來,皆以所行事跡開具《紀功圖簿》、《隔眼草稿》,親赍奏考[注]《明太祖實錄》卷184,洪武二十年八月壬申,第2770頁。。洪武二十六年,《諸司職掌》規(guī)定官員考滿,京官:東宮官、王府官、尚寶司、中書舍人、都給事中、儀禮司、行人司正官,“從本衙門將該考官員行過事跡,并應有過錯備細開寫”,送吏部考核;六部五品以下、太常司、光祿司、通政司、大理寺、國子監(jiān)、太仆寺、欽天監(jiān)、翰林院、太醫(yī)院、儀禮司屬官,歷任三年,“聽于本衙門正官,察其行能,驗其勤惰,從公考核,明白開寫稱職、平常、不稱職詞語”,送監(jiān)察御史考核,吏部覆考;四品以上任滿,黜陟取自上裁。外官:凡在外有司、府州縣官,三年考滿,將本官任內行過事跡??备矊嵜靼?,出給紙牌,攢造《功業(yè)文冊》、《紀功文簿》,稱臣僉名,交付本官,親赍給由[注](明)翟善:《諸司職掌》之“吏部·考核”,載《泰州文獻》第四輯25冊,第433頁。?!吨T司職掌》又規(guī)定朝覲:“凡在外官員,三年遍行朝覲。其各布政司、按察司、鹽運司、府州縣及土官衙門流官等衙門官員,帶首領官吏各一員,理問所官一員,照依《到任須知》,依式對款攢造文冊,及將原領敕諭、《諸司職掌》內事跡文簿,具本親赍奏繳,以憑考核?!盵注](明)翟善:《諸司職掌》之“吏部·朝覲”,第438頁?!吨T司職掌》關于官員考滿、朝覲規(guī)定,萬歷《大明會典》全部抄錄[注](明)申時行等重修:萬歷《大明會典》卷12《吏部十一·考功清吏司·考核一》,萬歷《大明會典》卷13《吏部十二·考功清吏司·朝覲考察》。。

    由上可知,明初京官考滿考核主要有三種形式,考核辦法也不盡相同,四品以上京官由皇帝親自裁決;五品以下監(jiān)司、翰院系統(tǒng)屬官,由本衙門正官觀察考核,開寫稱職與否考語,送都察院考核,吏部覆考;東宮官、王府官、尚寶司、中書舍人、都給事中、儀禮司、行人司正官則需從本衙門將該考官員“行過事跡,并應有過錯備細開寫”,送吏部考核。對于外官而言,不論是官員個體的考滿,還是國家規(guī)定的地方官群體朝覲考核,都是以地方官任內實際事跡為基礎,攢造《功業(yè)文冊》(或曰《功業(yè)冊》《功績文冊》)、《紀功文簿》(或曰《紀功圖簿》)、《隔眼文稿》,還有賦役黃冊,作為考核的憑證接受考核;不進功績文冊者降任使用[注]《明太祖實錄》卷232,洪武二十七年三月癸丑,第3390頁。??梢?,明代地方官任內的施政業(yè)績是官員個體考滿和群體朝覲考察通用的考核內容。亦是說,官員個人考滿赴京與朝覲考察赴京所攜帶的考核材料基本相同。

    在相當長時期內,明朝初期的官員考核不作考滿和考察區(qū)分,官員考核既無統(tǒng)一標準,也不劃分考核結果等第。洪武二年,明太祖詔府州縣正官,三年一考課于吏部,僅云“核其賢否而黜陟之”[注]《明太祖實錄》卷45,洪武二年九月癸卯,第882頁。,但卻無考核標準,不知如何辨別賢與否。洪武三年,吏部引入“老成廉能”與“無過”二項指標以區(qū)分考核結果,知府老成廉能無過久其任,同知一考無過升知府,知縣二考無過升知州,縣丞一考無過升知縣[注]《明太祖實錄》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癸酉,第1161頁。。顯而易見,此時吏部是將官員道德操守領域的指標要素與官員任滿掛鉤來進行考核。不久,吏部將稱職與否和行事有無過錯結合起來,引入任滿官員考核領域,與考核結果掛鉤[注]《明太祖實錄》卷62,洪武四年三月庚戌,第1202頁。。洪武九年,“以考課第優(yōu)等”,一次性擢升濟南府德州知州張瑛等343人為知府有差[注]《明太祖實錄》卷106,洪武九年六月辛卯,第1771頁。,但是我們依然不清楚考課結果劃分幾個等第,考課等第優(yōu)等究竟如何確定?

    直到洪武十一年,明朝才開始第一次對赴京朝覲的地方知府考核結果作出等第劃分,通過“察其言行,考其功能”,課其殿最,第為三等:稱職無過,上等;稱職有過,中等;有過不稱職,下等[注]《明太祖實錄》卷117,洪武十一年三月丁丑,第1916頁。。洪武十四年,吏部定給授文職散官制時,在洪武十一年三等第基礎上進一步提煉,首次提出文官考滿稱職、平常、不稱職三個等第,與散官授受建立聯系[注]《明太祖實錄》卷138,洪武十四年七月丁未,第2178頁。。洪武十四年初步全面系統(tǒng)的制定考核法時,正式引入稱職、平常、不稱職作為官員考滿考核的等第,并明確規(guī)定:

    事繁而稱職,無過者升二等,有私笞公過者升一等;有紀錄徒流罪,一次者本等用,二次者降一等,三次者降二等,四次者降三等,五次以上者雜職內用;

    繁而平常,無過者升一等;有紀錄徒流罪,一次者降一等,二次者降二等,三次者降三等,四次以上者雜職內用;

    簡而稱職與繁而平常同。簡而平常、無過者,本等用;有私笞公過者,降一等;有紀錄徒流,一次者降二等,二次者雜職內用,三次以上者黜之;

    其繁而不稱職,初考降二等;簡而不稱職,初考降三等。若有紀錄徒流罪者,俱于雜職內用;

    九年之內,二考稱職、一考平常,從稱職;二考稱職、一考不稱職,或二考平常、一考稱職,或稱職、平常、不稱職各一考,皆從平常。[注]《明太祖實錄》卷139,洪武十四年十月辛丑,第2198-2199頁。

    這是明朝官員考滿考核結果等第最明確清晰的規(guī)定,將任地繁簡與考核結果結合起來,分類分等,確定考核等第,并且明確規(guī)定一個通考周期內如何確定三次考滿考核結果最終的稱職、平常、不稱職等第。洪武十四年考滿考核等第出臺后,明朝再未頒布其他考核等第規(guī)定,并被錄入《諸司職掌》和《大明會典》成為明朝國家最高最權威的行政令典。

    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明朝的官員考滿考核等第的確定缺少明確的考核標準依據。如眾所知,唐代對流內官的九等考核,在“四善二十七”中,規(guī)定一最以上四善,上上等;一最以上三善,或無最四善,上中等,依次而下至“居官諂詐,貪濁有狀”下下等,計九等[注](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卷2《尚書吏部》,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42-43頁。。盡管宋代考核官員的標準變動不居,但是宋代官員考核等第的確認還是有比較明確的考核標準依據的[注](元)脫脫:《宋史》卷160《選舉志·考課》,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3757-3764頁。。元代,至元年間以五事責守令,規(guī)定五事備者為上選,四事備者減一資,三事有成為中選,四事不備添一資,五事俱不備降一等[注](明)宋濂:《元史》卷82《選舉志二·銓選》,第2038頁。;至正四年定六事責守令,規(guī)定六事備者升一等,四事備者減一資,三事備者平遷,六事俱不備者降一等[注](明)宋濂:《元史》卷41《元順帝本紀四》,第869頁。。然而,明朝自始至終都沒有制訂類似的確切規(guī)定。換句話說,如何判定應考官員任內政績是稱職、平常和不稱職,明朝沒有明確的標準依據,我們完全不清楚地方官在考滿考核時,六事完成幾事是稱職、平常,未完成幾事是不稱職,或者《到任須知》三十一款完成多少款才算是稱職、平常,完不成多少是不稱職的。

    相較于官員考滿考核沒有確切考核標準不同,教職官的考滿考核卻有非常明確的考核標準依據。洪武二十六年規(guī)定,訓導給由到部出題考試,由翰林學士批改,通經者于縣學教育內敘用;不通經者,本處復充訓導。教官考核稱職升一等,平常者本等用,不稱職者黜降[注](明)申時行等重修:萬歷《大明會典》卷12《吏部十一·考功清吏司·考核一》,第223頁。。明太祖又命吏部尚書詹徽議立教官考滿法[注](明)王逢年:《南京吏部志》卷2《圣政》,載《金陵全書》乙編15冊,第179頁,以科舉生員多寡為殿最,縣學生員二十名,教諭九年任內有舉人三名,又通經者,稱職升用;舉人二人,通經,平常本等用;舉人不及二名,又考不通經,不稱職黜降別用;州學生員三十名,學正九年任內有舉人六名,又通經者,稱職升用;舉人三名、通經,本等用;不及三人,又考不通經,不稱職黜降別用;府學生員四十名,教授九年任內,舉人九名,又考通經者,稱職升用;舉人四名,通經,本等用;舉人不及四名,又考不通經,不稱職黜降別用;府州縣學訓導,九年任內,舉人三名,又考通經者,稱職升職;舉人二名或一名,通經,本等用;舉人全無,又考不通經者,不稱職,黜退別用[注]《明太祖實錄》卷227,洪武二十六年五月丙寅,第3317頁。。可見,地方府州縣學的訓導、教諭、教授九年考滿,不僅教官自身赴京接受吏部考試,以定通經與不通經,還根據各學級別定教官任內所拔額定舉人數以定稱職、平常和不稱職三等黜陟。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存在一個先天性的缺陷,即考核制度中沒有制訂官員考滿考核稱職標準的依據,故而明朝官員考核在確定考滿考核等第時便存在主觀隨意的漏洞,這給官員在考滿考核中留下了很大的作弊空間。

    明朝的官員考核制度,是在對官員考核和考核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從無到有,慢慢摸索,逐漸清晰,形成考滿制和考察制兩個相對獨立又密不可分的一套考核機制。不過,考察制確立的歷程要遠比考滿制曲折和漫長,明初考察制只能說初步確立,考察制與考察標準的確認都是經過非常長的時間才最終確定下來的。明代考察的標準“八目”始于洪武時期,經歷長時期的演變,至成化末、弘治初才定型[注]郭培貴:《明史選舉志箋正》,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頁。。明朝開國前,曾以“精勤明敏”“迂緩”一類非常模糊的分別勤惰、行政能力的要求責之守令,作為不稱職的典型[注]《明太祖寶訓》卷3《任官》,“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北荆?52頁。,可以說這是明朝考察制最早的萌芽。洪武三年,吏部提出知府“非老成廉能無過,不可居其任”的建議,出現“廉能無過”一目[注]《明太祖實錄》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癸酉,第1161頁。。洪武六年明太祖令監(jiān)察御史、按察使司察舉天下有司官有無過犯奏報黜陟,提出官員考核時注意區(qū)分廉能與貪虐[注]《明太祖實錄》卷79,洪武六年二月壬寅,第1444頁。,《明史》視此為明代考察之始[注](清)張廷玉:《明史》卷71《選舉志三》,第1723頁。。其實并不完全恰當,與其說這里的廉能與貪虐是標準,還不如說是考核官員的精神和原則。反之,洪武六年正月對于來朝守令,明太祖倒是明確提出“去其阘茸”,這是明代官員考核中首次出現“阘茸”一目。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明太祖榜示八事責守令,將善惡、廉賢、阘茸作為黜陟地方守令的指標寫入條例[注]《明太祖實錄》卷161,洪武十七年四月壬午,第2496-2497頁。。但在此期間,考滿制與考察制并未作出嚴格區(qū)分,而是相互混合并存在官員考核中,最多只能說在這一時期的官員考核中孕含著考察制的精神和做法,是構成考察制度形成的一部分內容。即使洪武十八年考核天下朝覲官員,行五等考核法,正式將“貪污”、“阘茸”作為指標考核官員道德操守情況,也未能與考滿制截然界分,終至洪武一朝,考察考核的指標始終是“廉能”、“廉賢”、“貪污”、“阘茸”等有限的四五項,距離定制的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不謹“八目”還存在著巨大差距,遠未達到確立的地步。

    結 語

    明朝文官考核制度,是以考滿、考察為核心,包括考滿考核與散官制度、誥敕制度、蔭敘制度等制度之間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制度關系,配合考核制度運行的一套制度管理系統(tǒng)。明初文官考核制度的建立經歷了一個非常復雜的演變之路,充分體現了“摸著石子過河”的特征??紳M制,洪武元年從改造元朝考課制度開始,實行地方官三年一考核。洪武九年確定內外文職官九年通考制度,洪武十二年稍作修訂。洪武十四年,明太祖對考滿制進行全面大改革,實行內外有別、分等分級,特殊衙門特殊考滿考核的做法,確定了三等考核等第法等內容,奠定了明代考滿制度確立的重要基礎。此后經過不斷修訂、補充、完善,甚至反復,至洪武三十一年考滿制基本確立。明朝建國前,取法周制,實行地方官一年一朝覲的做法。明朝建立后,實行府州縣官三年一朝覲的制度,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無定期征召朝覲,至洪武九年才實行一年一朝覲。洪武十一年,開始對朝覲官員進行三等第考核。洪武十三年到洪武十八年之間,又實際上實行了全體地方官一年一朝覲的做法,直到洪武十八年正式實行三年一朝覲的制度。在相當長時間內,朝覲與考察沒有多少關系,朝覲、朝覲考核與具有考滿性質的業(yè)績考核糾葛在一起。但在朝覲制實行的過程中,考察考核的比重日益增加,朝覲考察逐漸從朝覲考核中分離出來,呈現獨立發(fā)展趨勢,洪武十八年是出現朝覲考察的分水嶺,至洪武二十九年初步建立。在文官考核制度逐漸建立的過程中,考核的依據、內容、標準和等第等核心要素從無到有,從模糊不分到明確析分,也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才逐漸確立下來。但是,考滿制還不夠完善,朝覲考察八目、京察皆未確定,文官考核制度距離定制還有遙遠的路程,因此明初的文官考核制度只能說是初步確立,制度的完善、健全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猜你喜歡
    明太祖吏部考核制度
    淺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明代吏部尚書群體構成及其特點
    1+X證書制度背景下課程教學資源建設與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從“皇甫吏部”與“元仆射”考辨《齊民要術》的成書時間與背景
    一個成功的誤解?——西藏博物館所藏《噶瑪巴爲明太祖薦福圖》再考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钡耐饨焕砟钆c實踐
    人民論壇(2017年10期)2017-04-22 01:29:09
    高校教師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實施現狀研究
    山西農經(2017年4期)2017-04-13 20:15:04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
    七歲驛童對明太祖
    胡惟庸案與李善長死因新探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操网爽| 亚洲色图av天堂|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98|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精品日产1卡2卡|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av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免费激情av|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18禁观看日本|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丁香六月欧美|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日本 av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天堂动漫精品|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看免费av毛片|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91av网一区二区| or卡值多少钱|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大全|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女生性感内裤真人,穿戴方法视频|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国产熟女xx| 国产99白浆流出|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夜夜www|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亚洲 国产 在线|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图av天堂| av欧美777|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教育|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日本黄大片高清|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窝窝影院91人妻|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国产成人av教育|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18禁观看日本|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 嫩草影院入口|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av系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影院6|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av天堂在线播放| 日本a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老汉色∧v一级毛片|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黄色女人牲交|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亚洲av美国av| xxxwww97欧美|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色视频www国产|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午夜a级毛片|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午夜免费激情av|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全|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免费|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18禁久久av|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99久国产av精品|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露出奶头的视频|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xxxwww97欧美| 黄色日韩在线| 嫩草影院精品99|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免费av毛片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x7x7x7水蜜桃| 曰老女人黄片|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老司机福利观看| 色哟哟哟哟哟哟|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1000部很黄的大片|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91麻豆av在线|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久久久水蜜桃国产精品网|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熟女| 夜夜躁狠狠躁天天躁|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色哟哟哟哟哟哟|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v毛片视频|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日日夜夜操网爽|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麻豆av在线久日|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亚洲在线观看片|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色成人|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91av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999在线|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一夜夜www| 91老司机精品|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真实|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av欧美777|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亚洲18禁久久av|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免费看光身美女|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国产av在哪里看|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久久亚洲真实|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看黄色毛片网站|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的动态|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熟女电影av网| 色播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久久中文看片网|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91麻豆av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 很黄的视频免费| 悠悠久久av|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免费看a级黄色片|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丁香六月欧美| av天堂在线播放|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香蕉av资源在线|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久久伊人香网站|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亚洲欧美98|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 av在线|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男人舔奶头视频|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高清videossex|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 少妇的逼水好多|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手机成人av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男人舔奶头视频|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www.精华液|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婷婷亚洲欧美|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bbb黄色大片|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午夜a级毛片|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avwww免费|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亚洲 国产 在线|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网av新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国产乱人视频| 又大又爽又粗|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激情欧美一区二区|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久久人妻av系列| 1024香蕉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色片|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午夜免费激情av|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中国美女看黄片| 亚洲色图av天堂|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色在线成人网|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1024手机看黄色片| 久久精品91蜜桃|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午夜a级毛片|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亚洲国产欧美网|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免费观看人在逋| 免费看光身美女|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美女高潮的动态|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午夜a级毛片|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91字幕亚洲|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教育|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