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海芳
初中數學在數學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連接小學數學和高中數學的橋梁和紐帶,在初中數學中,使學生掌握了數學的基本的知識和基本的技能,在這個階段還使學生學會了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使學生把數學知識和數學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為高中數學的順利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初中數學成績的提高,是整個數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和方法, 使學生為高中數學的技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以掌握基礎知識為目標起點,抓好技能訓練
“雙基"是發(fā)展學生認識能力的基礎,它的內容隨著社會生產、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調整、充實與更新,也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這就要求我們鉆研大綱、精通教材,真正弄清學生應知應會的“雙基”是什么,適當地降低教學的坡度,以中下生為注意中心去組織教學,把防差措施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去,盡量縮小學生的分化面,把握認識、理解、掌握、應用、綜合的目標層次,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不要以為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輕易掌握的每一節(jié)課的全部內容,更不要認定某些學生無論學什么都無法掌握。
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績的關鍵在于抓好學生的技能的訓練,學生的技能訓練的熟練程度是數學成績的重要保證。 學生做練習題是學生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練習題做的多了就能孰能生巧,增強學生的這個數學知識的掌握的熟練能力?,F在教育觀念認為,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導演,而學生是演員,老師不是演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不要主觀的去決定學生的活動,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讓學生投入的技能訓練之中去,這樣才能提高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那么,技能訓練是如何實施的呢?
1.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教案是實現技能訓練的前提。以目標教學模式為例:“前提測評”、“認定目標”、“導學達標”以及“課外作業(yè)”是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應該有足夠的練習讓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識以及讓學生達到熟練的程度。也就是說,能使學生做到:“筆不離手”的教案,才能成功地實現技能訓練。
2.在課堂上引導得法是實現技能訓練的關鍵。很多老師習慣于自己在黑板上熟練的講題,推導例題,把數學思維方法推導出來,然后讓學生聽明白,然后讓學生自己再做相應的習題,這樣學生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老師盡量讓學生獨立的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效率。老師在學生的活動過程中,適當的多出點撥、引導、輔導,讓學生的積極性真正的調動起來,真正的得到技能有效的訓練。
3.“限時”是實現技能訓練的保證。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每一組訓練題作出限時,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并讓學生記錄實際所用的時間,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以分層訓練的方式實現因材施教
在數學課堂上普遍的存在著,優(yōu)秀的學生感覺老師講的時間太長,講得太瑣碎,而差生怎么講也不會,這樣大量的浪費課堂有效的時間,因此,老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因材施教。首先,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叭拷逃睦韺W還原成一條原理,那就是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狀況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有哪些知識與能力的方面的缺陷,有針對性地設計好相應的練習,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進度,以實現因材施教。其次,要實現因材施教,教師必須在練習的設計中準備好差生會做的題目。常聽到一些教師說:“某某學生真是無藥可救了”,但是,在我的實踐中,我還沒有真真正正碰到一個每次考試都是0分的學生,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可不可教,主要看教師對他的要求如何。例如:如果我發(fā)現有學生不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我就會先讓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甚至簡易方程。另外,在課堂上重視差生的輔導、偏愛差生,給他們樹立信心與希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還有,教師在練習設計中要注意分層訓練。比如:“導學達標”和“課外作業(yè)”一般為A、B、C三組題目,其中A組題為預備知識,B組題是專為實現技能訓練而設置的基礎知識、基本運算,C組題是各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于中下層生,只要求完成A、B兩組題目,而優(yōu)生則可完成A、B、C三組題目。這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做的題目。也就收到了課堂教學和高效益。
三、重視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中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地做出了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最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作為教學是重點,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來。但是在實際教學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兩極分化,兩極分化的來源在于學生思維水平,差異很大。學生的思維的起點,學生的基礎水平,認識水平,能力結構,知識結構有巨大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形象思維作為思路點撥的起點,盡可能多地以直觀演示提供數學原型和數學范式,科學地去發(fā)現思維通路,從而促進學生抽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不斷培養(yǎng)費增強學生發(fā)現知識、獲取知識的主動性。有人說:“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fā)現真理。”也就是說,教師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四、注重傳授數學思想和方法
給學生一桶水,不如交給學生掌握得到水的方法,給學生一條魚,不如教給學生得到魚的方法,所以說,教師交給學生的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學習數學,學會是基礎,會學是目的,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完成“教是為了不教”任務的重要標志。教學中,在加強技能訓練的同時,要強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教學,做到講方法聯系思想,以思想指導方法,使二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此外,還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即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勵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能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廣泛的多種多樣的數學問題,以便增強學生探究新知識、新方法的創(chuàng)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