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芬 胡朝霞
[摘要] 目的 觀察精細化護理UI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介入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 方法 選擇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療的62例行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通過隨機抽簽方式分成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行精細化護理干預,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情況。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77%)明顯高于對照組(77.4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9.68%)明顯低于對照組(29.0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行精細化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具有積極的影響,值得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精細化護理;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后并發(fā)癥;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27-01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finement nursing on the inter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62 patients undergo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ref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i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6.7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7.4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9.6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9.0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efined nursing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which is widely used and promo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
[Key words] Refined nurs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ursing effect
缺血性腦血管病,又稱缺血性疾病,屬于缺血性腦血管的總稱。主要包括:短暫性缺血發(fā)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缺失RIND、進展性卒中PS、完全性卒中CS、邊緣區(qū)梗死WI及腔隙梗死LI[1]。該病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且會受到血管壁病變、血液成分和血流動力學的改變等因素的影響。缺血性腦血管病主要表現(xiàn)為眼動脈近端閉塞、對側偏癱、偏身麻木、供血區(qū)腦梗死等[2]。選擇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療的62例行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精細化護理措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觀察臨床效果,以及對患者護理滿意、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行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通過隨機抽簽方式分成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3例;年齡42~62歲,平均(52.3±5.5)歲。對照組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40~65歲,平均(52.5±5.6)歲。兩組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病程中均有過一次性TIA,并留有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主要表現(xiàn)為偏癱、肢體無力、麻木、語言障礙等;②無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③無嚴重心、肝、腎疾病者;④研究前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自愿參與到本次研究者、符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者[3]。
排除標準:①認知障礙者、溝通障礙者、精神障礙者;②不能配合醫(yī)護人員開展臨床相關工作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guī)護理,予以健康教育、用藥和飲食護理。
1.2.2 觀察組? 接受精細化護理,秉持一切為患者的理念,開展臨床護理工作。(1)入院時精細化護理:入院后主動為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病房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介入診治操作流程、相關注意事項等。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并認真解答,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對于病情嚴重者,需絕對臥床休息,并應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各項指數的監(jiān)測。然后對患者床上排便進行個體化指導,鼓勵患者加強術側肢制動練習。(2)入院后精細化護理:①手術前護理,經責任護理人員實行評估,構建腦血栓介入病癥精細化護理方案,全面評估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病癥認知、手術認知等,進而確保護理方案的可行性。同時,手術前應積極和患者溝通,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采用鼓勵、安慰、支持性語言溝通,進而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手術過程中,嚴格觀察、記錄患者體溫、瞳孔變化、脈搏、血壓等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導管及導絲推送、支架釋放,會對激頸動脈血管構成直接影響,發(fā)生血管痙攣、撕裂血管內膜所致腦出血、栓子脫落等現(xiàn)象的可能性較大。②手術后護理,通過8字法加壓包扎股動脈穿刺點,借助沙袋的作用壓迫6 h。運送患者的過程中,為避免發(fā)生管道滑脫情況,患者應取仰臥位,術側肢體保持伸直和制動的狀態(tài),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數進行嚴格觀察,叮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1 d。告知患者藥物名稱及可能會產生的不良反應情況,1 d后將繃帶、紗布解除,鼓勵患者下床進行活動。③穿刺位置護理,穿刺位置加壓包扎,確保這一位置皮膚的清潔、干燥。完全顯露穿刺位置四周皮膚情況,觀察有無發(fā)生皮膚青紫和腫脹、硬結等表現(xiàn),然后評判有無血腫發(fā)生。同時,加強對患者皮溫、顏色、足背搏動等情況的監(jiān)測,若是發(fā)現(xiàn)異常需立即予以對癥措施進行處理。④并發(fā)癥護理,支架置入1 d內發(fā)生腦出血的可能性較大,對于患者生命健康的影響較大。相關需要注意事項:禁止過度用力排便、打噴嚏,應有效的控制自身心理情緒。如果發(fā)生腦出血的表現(xiàn),則建議通過中和肝素藥物處理,停止使用抗凝藥物,嚴格控制血壓等方式處理,必要時可實行脫水操作。為確保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的臥床時間,禁止進行屈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動作,以此防止產生皮下血腫現(xiàn)象。針對發(fā)生局部血腫和淤血癥狀者,可利用硫酸鎂粉劑配置成濃度為50%的硫酸鎂溶液(河北武羅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2977)熱敷。過度灌注綜合征患者的主要表現(xiàn):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護理人員應在2 d內,做好其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工作,嚴格控制患者的血壓。如果產生過度灌注綜合征表現(xiàn),應馬上進行腦血腫穿刺抽吸處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3)出院后精細化護理:經責任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飲食習慣,構建出院后飲食方案。同時,對患者用藥、康復訓練加以指導,叮囑患者保持勞逸結合,禁止過度勞累,對病情的恢復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還需教會患者控制血壓的方法,合理調整自身心理情緒,告知患者嚴格按醫(yī)囑服藥,并觀察患者有無發(fā)生皮膚發(fā)紺、牙齦出血、排便異常等,叮囑定期入院接受復診。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經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加以評判,評判的級別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前兩者的總和×100%,即為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評分≥90分,為非常滿意;護理評分為60~89分,為滿意;護理評分<60分,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臨床數據,均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兩組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77%)明顯高于對照組(77.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9.68%)明顯低于對照組(29.0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當前,我國腦血管病癥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人類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缺血性腦血管病癥的發(fā)病率最高,占75%左右[4]。而這一病癥的發(fā)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隨著腦血管介入技術的蓬勃發(fā)展,當前,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已經不滿足于目前的治療手段,而要求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腦血管內支架介人治療就逐步成為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治療手段,其特點為創(chuàng)傷小、安全、療效肯定、恢復快、患者容易接受,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同時也避免了外科手術操作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但是,腦血管介入手術較為復雜,再加上人的顱內神經及血管分布密集,在實際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易在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如過度灌注綜合征等。因此,要想保證手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不僅要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操作,還需要加強對并發(fā)癥的觀察和預防[5-6]。
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能給予患者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為患者講解病癥和治療的相關知識,但是實施護理干預無法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臨床需求,因此護理效果并不理想[7-8]。本研究觀察實施精細化護理,能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服務,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9]。通過入院時、入院后、出院后不同階段實行的精細化護理干預,創(chuàng)建新的護理文化,不僅將醫(yī)院傳統(tǒng)護理觀念轉變,而且經過轉變后的醫(yī)院文化已經不再流轉于形式,使護理人員的團隊精神,擁有明確的護理使命;除此之外,精細化護理相對比以往的護理模式,其更加注重護理工作流程的細節(jié)性護理,經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方面等細節(jié)處理,發(fā)現(xiàn)護理工作中的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進行針對性討論,并提出有效的舉措,不僅保障護理工作的專業(yè)性、整體性,從而確保護理措施的個性化[10-15]。這種護理模式,可將護理工作貫穿于患者入院——出院,對護理安全工作進行嚴抓,使??谱o理內涵深于人心,全面落實護理人員的義務和責任,提升??谱o理質量,為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提供全程護理服務,因此能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16-20]?;诖?,精細化護理下,護理人員應注重護理細節(jié),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也會更加細致,針對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提高預防意識,以預見性的眼光開展護理服務,通過對患者各個方面的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提高患者治療安全性;同時精細化護理工作期間,對每步驟的護理工作進行優(yōu)化、規(guī)范,使常態(tài)的護理質量得到保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在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相比較,觀察組均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患者中,實施精細化護理干預,不但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而且能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