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兆飛
和諧的校園,離不開班級管理。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構建一個和諧的班集體,助力每個學生成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個性也越來越鮮明,建立一個和諧的班集體顯得尤其重要。因為這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學生受教育的保證。班級中學生不能一味地放縱,學生的各種行為習慣都應該制定一定的方法來規(guī)范、制約。小學生是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時期,應尤其關注他們的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并把養(yǎng)成教育放在一個重中之重的位置,讓孩子們學會關心別人,自覺參與班級活動,發(fā)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促進他們成長。
注重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生是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時期,我們應尤其關注他們的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并把養(yǎng)成教育放在一個重中之重的位置。因此,每接一個新班,筆者都會說一個故事: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聚會。面對著許多獲獎者,人們最想知道的是:他們是怎樣走上獲獎的道路的?有人向一位獲獎者問道:“你在哪一所大學,哪一個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白發(fā)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里。他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呢?他的回答是:“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齊整,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會的就是這些東西……”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習慣,透過一個細微的習慣,往往能分析一個人的思想、作風、道德或文明程度。講這個小故事的目的,只是想通過一個小小的故事,讓他們明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使學生明白日常的行為習慣對日后的發(fā)展影響有多大。
學會關心別人和集體
孩子很多時候還是喜歡打“小報告”,一個課間10分鐘可以有幾個學生找老師說“某某同學他打人了”“某某同學剛才撿的筆是我的,他不還”等。我們必須先改變學生喜歡打“小報告”的方式,教育他們:當同學或朋友開小差時,用手輕輕拍拍他,擺擺手,示意他專心聽講;當同學在下課時沒有準備好課前的學習用品時,你可以過來告訴他,把書拿出來放好等。這樣學生漸漸學會了關心同學,而且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責任心,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筆者還努力讓孩子們學會關心自己的班集體。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多幫班集體做事,特別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下課了,老師要拿的東西太多,要主動地幫老師拿;講臺臟了,要主動去清洗;同學們喝完牛奶后,放奶瓶的箱子及時清理好、放好等;發(fā)現(xiàn)地上有垃圾,要主動撿起來丟進垃圾筒里。學生一看,這些小事也是關心班集體的表現(xiàn),也是為班集體做事,“我也能做啊”,他們的積極性也提高了,以后就更愿意為班集體做事了。
自覺參與班集體工作
班干部的榜樣示范帶動了班級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和諧班集體的形成。班主任也沒可能時時刻刻站在班里,這時就需要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因此,筆者特別注重班干部的培養(yǎng)。首先,讓大家根據(jù)平常觀察或自薦,推選出責任心強、大膽辦事的同學做班干部,然后教育他們處處要以身作則。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創(chuàng)造機會讓班干部展現(xiàn)自身才干,在實際工作中予以指導,表現(xiàn)好的及時給予肯定,偶爾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主動當面予以解決,并提出合理的建議。這樣,班干部熱情投入工作,從被動參與轉(zhuǎn)化為主動參與,就算是沒有教師的督促,他們也能獨當一面為同學、班級做事。同學們的行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班干部潛移默化的影響,營造一種和諧的班級氛圍。筆者還定期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大掃除活動,把教室打掃干凈;把班集體打扮漂亮;為班集體出一期有特色的黑板報;為每個學期一次的文娛早會排練好節(jié)目;為學校的文化節(jié)做好準備工作等。讓人人都能為班里出力量。
活動激發(fā)個性和潛能
我們班組織召開了好幾次有意義的主題班會及中隊會,如“緬懷先烈·奮發(fā)圖強”“文明禮儀伴我行”“我做班級的小主人”“挑吃壞處多”等。孩子們通過這些中隊活動,知道了要當文明的人其實并不難,只要多說文明用語、愛護班集體,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等就成了。這一來,同學們的文明意識提高了。此外,我們還開展了“朗讀課文比賽”“跳繩比賽”“演書”“講故事比賽”“唱歌”“剪紙”“書畫比賽”以及做游戲等有趣的活動,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口、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陽光自信與賞析教育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的不同,出現(xiàn)后進生是在所難免的,但我們要盡量公平地對待每位學生,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班里的閃光點,并用放大鏡來宣傳,對于不足則要學會“遮丑”。一個后進生的產(chǎn)生不是短期內(nèi)發(fā)生的,應該有一段時間,自卑心極大,而且比較復雜,如果我們一味地批評、貶低,反而會引起他們的自暴自棄,和老師產(chǎn)生分歧,甚至造成一種敵對情緒,不利于做轉(zhuǎn)化工作。相反,對他們應加倍關心,加倍疼愛,多表揚、多鼓勵,表現(xiàn)出對他們的賞析,體貼他們,懂得他們的歡樂,了解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排除困難。當然,原則性的錯誤要及時指出,小錯誤批評時講究點“幽默”,在充分鼓勵的前提下批評,用婉轉(zhuǎn)的方式來表達批評:“太好了,除了不好的地方?!薄疤昧耍€可以更好嗎?”
班級和諧是校園和諧甚至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后,筆者會繼續(xù)努力,認真學習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仕版奮揚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