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本文提出了微作文教學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培養(yǎng)寫作習慣、積累寫作素材的四點目的,從不同方面闡述了微作文的寫作內容,提出了“微作文與隨文練筆、生活日記、課外閱讀、微信平臺展示相結合”的有效教學策略,旨在推動作文教學研究,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微寫作;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的提出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小學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而目前學校的作文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學生寫作缺乏動力,語言不生動,寫不出新意成為學生寫作的主要困難,怕寫作成為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微寫作的目的
(一)激發(fā)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并在其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要想讓學生有興趣,可減輕心理負擔。不定字數,長短隨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內容不約束,我手寫我心,天馬行空;不定時;實行小組評價,組員自選,一星期評價一次,推薦兩篇優(yōu)秀微作文,推薦一名優(yōu)秀寫手。當微作文發(fā)表在班級微信公眾號上并讀給同學們聽時,自然激發(fā)寫作興趣。
(二)提高寫作能力
孩子們的寫作訓練,《語文課程標準》里指出,一學年十六次,但就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暗对侥ピ嚼?,腦越用越靈”,微作文無疑是老師們的最佳選擇。微作文,不需要整塊的時間、嚴密的構思,可以化整為零,下課后、睡覺前、吃飯后等零碎的時間學生都可以用起來,抓住靈感,有感而發(fā),這樣素材新鮮,內容鮮活,日積月累,常用常新,寫作能力自然就會越來越強。
(三)培養(yǎng)寫作習慣
如:(1)每天中午定期宣讀三篇小組推薦的文章,同學簡單點評;(2)以自薦和同學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推薦發(fā)表到班級微信公眾號,對于微作文和大作文采取自薦、組薦、師薦的方式發(fā)表到班級《幸福樹》,每月一期;(3)優(yōu)秀習作推薦到校報、校廣播站發(fā)表。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绷己玫牧晳T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
(四)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厚積才能薄發(f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素材積累,簡單地說,就是平時多看、多想、多寫,為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素材。小學生要寫出生動具體,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必須要仔細觀察、認真回味、用心品味,才能做到寫真物,敘真事,抒真情。而這些材料必須來源于實際生活,來源于積累。所以積累寫作素材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法寶”。
三、微作文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微作文與隨文練筆相結合
微作文長長,長高,就像小孩子走路一樣,離不開靠墻移步。隨文練筆就能夠讓微作文健康快樂輕松地成長。從學習語言運用的角度,寫作也離不開模仿。語言學界泰斗呂叔湘先生認為,學習語言的一般過程,是模仿——變化——創(chuàng)造。不管是精讀還是略讀課文,每一篇總能找到模仿的“抓手”。對于文本中出現的經典、精彩的語段,應適時提供一些練筆的機會,讓學生仿寫、改寫、續(xù)寫,內化獨特的言語形式,習得寫作的方法。
(二)微作文與生活日記相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習作教學的重點是要求學生能夠把一段話表達清楚,力求具體生動。由此可見,段的教學舉足輕重,中年級應注重并堅持各種結構段的訓練。雖然當下的作文教學一再強調“寫什么”的重要性,但是“怎么寫”對于學生打好習作的基礎也是至關重要的。中段簡單的“中心句”“總分總式”“并列式”等結構;這些基于結構的微作文訓練,體現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以讓文章層次清楚,內容更精致,從而為“大作文”的謀篇布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生活日記的寫作時,對段的內容結構可以稍作指導和點評,提高學生對段的寫作的能力。
(三)微作文與活動相結合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學生成長的舞臺,也為微作文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在緊張學習之余,班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六一未來科技展、制作冰皮月餅;每次學校的江南踏歌行是孩子們最企盼的,吹泡泡喚起了童年的記憶,而西博會進校園則讓孩子們和外國友人有了面對面的接觸。豐富多彩的假期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閱歷,增長了見識。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是微作文寫作非常好的素材。
(四)微作文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微作文或一事一篇、一景一篇、一人一物一篇,每篇微寫作鼓勵孩子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特別是和課外閱讀、優(yōu)秀電影相結合,更能拓寬孩子的視野,學習豐富的語言,鼓勵學生要體現獨特個性,或圍繞中心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好文章就水到渠成了。
(五)微作文與微信平臺展示評比相結合
運用微信平臺,進行班級作文大賽。可以有效促進班級整體寫作水平。為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興趣,2016年10月份雄鷹大本營又推出了“秋天的快樂”班級十佳作文投票活動。此次作文大賽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種分享交流,分享成長快樂,以此激勵同學們“我手寫我心”。夢想再小,它是同學們前進的動力;語言再樸素,它表達著孩子們的真情。這才是他們經歷人生真實的風景,也是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四、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微作文教學的成效和反思
(一)微點評,呈現言語表達亮點
利用微信平臺,將習作資源中學生的言語表達閃光點加以呈現,以此作為言語學習的范本,教師進行微點評,引領學生體會表達效果,引導學生透過語言現象去參透、總結“怎樣寫”的方法。活動描寫的段落,微點評具體分析表達效果,引領學生體會運用此寫作手法的效果并激勵學生在今后習作中加以運用。微點評板塊,提供多種來自學生同伴的成功的習作微范例并總結出相應的習作手法,學生通過進入微課堂自主學習,能實現積累并逐漸遷移運用。
(二)微問診,直指言語表達失誤
小學生在言語學習過程中,難免有失“精確妥帖”,這就是言語失誤現象。關注學生習作中的言語出錯現象,加以指正,能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引導學生用更加準確、凝練的語言傳情達意,在糾錯過程中提升其能力。微問診板塊出示班級言語出錯現象,如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共性語病,能讓習作講評直奔問題,更有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并提高實效。
(三)微練習,豐厚言語表達技巧
借助微信平臺展示學生微寫作,立足每期學生的習作,從學生言語表達的精彩點,或者值得大家學習的有創(chuàng)意、可借鑒的表達方式,提煉出一個訓練內容,進行契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言語知識輸入,啟迪學生的言語智能,促進言語表達技巧的提高。
(四)微平臺,促進交流展示的平臺
雄鷹大本營是一個構建家班合作的平臺。雄鷹大本營具有以下特點:操作簡便,推送及時、準確,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公共微信號的推送,家長們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更多、更好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去,同時也是家長們教育經驗交流的平臺。學生的言語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寫”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正如特級教師管建剛所說:寫作文第一要緊的,是那顆跳動的“寫作的心”。通過兩年微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我們找到了那顆跳動的心——微作文,從此,學生猶如插上了翅膀,卸下了包袱,載著作文的夢想,開始了隨心遠航。學生在發(fā)現美、書寫美、交流美的過程中留駐美,在微作文的樂園中提升了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呂叔湘.關于語文教學的兩點基本認識[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1987.
[2]張立.追求作文教學中的“三實”[J].小學語文,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