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勇明
【摘要】語文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內容的補充,是落實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理念的重要載體。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校與語文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越來越為關注。高中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以及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對學生今后學習與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高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中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課外閱讀;高中語文;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是當前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不單單依靠語文課堂教學,還需要依賴語文課外閱讀。語文課外閱讀是對課本知識的延伸,即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重視語文知識的運用,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課內外閱讀指導一直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只有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也應該正視目前的問題,讓每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改善語文課外閱讀效果。
一、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讀物推薦
課外書籍浩如煙海,大多數(shù)學生對課外閱讀讀物的選擇感到困惑。從當前學生課外閱讀書籍類型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閱讀讀物為小說、影視雜志、名人傳記,一些學生是出于自身興趣,而另一些學生選擇這些課外閱讀讀物則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課外書籍質量參差不齊,若不加以指導,學生極有可能接觸到一些負面內容的讀物。學生對課外讀物選擇迷茫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向學生推薦優(yōu)質的課外讀物。從實際情況來看,只有少部分的語文教師會經常性地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大多數(shù)教師對語文課外閱讀以及讀物的推薦不夠重視。
(二)閱讀面窄、閱讀時間少
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學生十分重視語文課本知識的學習與應用,用于語文課外閱讀的時間較少,語文課外閱讀面較窄。從課外閱讀的類型來看,小說以及優(yōu)秀作文選集類的課外讀物占據(jù)了較大的比例,而閱讀《紅樓夢》《高老頭》等國內外經典名著的學生較少,學生的閱讀面主要集中在小說類以及功能類的讀物上。大部分學生認為校內課業(yè)較多,課內作業(yè)以及考試讓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進行課外閱讀。與此同時,學生家長最關心的是學生的成績,認為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會影響課內學習,甚至一些學生家長認為這一行為不務正業(yè),不鼓勵學生課外閱讀,甚至部分家長對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持反對態(tài)度。
(三)課外閱讀疏于摘抄
在語文課外閱讀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閱讀讀物時并不會摘抄其中的優(yōu)美段落或者詞句,絕大多數(shù)學生課外閱讀為閱讀狀態(tài),僅有極少數(shù)的同學會書寫讀書筆記。大部分學生表示只有在教師布置讀書筆記任務后才會寫讀后感,平時課外閱讀沒有這一習慣。學生寫讀書筆記需要全面地閱讀課外讀物,需要對讀物中的人物以及人物思想情感有著較為深刻的體會,同時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思考與分析能力,結合文本加入自己的見解,這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難度。除此之外,在批閱學生讀書筆記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在學生的摘抄上寫一個簡單的“閱”字,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挫傷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也會影響學生今后對讀書筆記的態(tài)度。
二、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
(一)教師精選課外讀物推薦
教師在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時,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立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多加了解與區(qū)分,投其所好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其次,教師在選擇課外讀物時要以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語文課外讀物的選擇既是為了提升高中生學習與閱讀能力,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不應該僅僅將課外閱讀視為提高學生語文成績這一方面,而是應該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孩子成長、價值觀塑造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在選擇語文課外讀物時還應該考慮到讀物內容的廣泛性。當代高中生思想獨立,個人興趣愛好與性格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與時代發(fā)展的趨勢通過課外讀物補充學生的知識結構,例如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推薦人文類、科技類、歷史類書籍。除此之外,教師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應該堅持經典性的原則。教師可以結合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為學生推薦經典文學作品,對于閱讀經典文學作品較為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隨堂進行點撥,但要注意保持學生課外閱讀的獨立性。
在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時,也要考慮到學生“讀什么”的問題。首先,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讀習作。優(yōu)秀的習作集是不少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但學生在閱讀優(yōu)秀作文時總會存在一定的距離感,認為自己難以達到這一水平。因此,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有缺陷的習作,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寫作情況以及這些有缺陷的習作進行分析,尋找自己的不足,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寫作有著更為直接的教育作用。其次,指導學生閱讀經典。在推薦課外閱讀內容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國內外經典名著,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文章的行文規(guī)范、語言技巧等,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學習文章的情感表達方式與文章構思。
(二)更新教育理念
盡管學習是高中學生的第一任務,但是家長也不能將學生學習的范圍局限于書本知識,也不能拘泥于“以成績論英雄”,學生的語文成績只能代表學生部分的學習能力,而學生的視野、行為舉止等才是學生綜合水平的體現(xiàn)。在新課改背景下,家長也要更新教育理念,應該積極配合學校以及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給予語文課外閱讀更多的關注,給學生足夠的課外閱讀時間。在選擇讀物時,家長可以結合教師的意見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并注重與學生的閱讀交流,積極與教師溝通孩子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茖W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在正式進入社會之前,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學習為人處世的原則。因此,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課外閱讀,而不是將自己的偏見強加于孩子身上。
(三)指導讀書筆記寫作方法
讀書筆記是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與學習文章結構、情感表達方式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同時也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與能力指導不同的寫作方式。例如,對于初次課外閱讀、語文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摘要式讀書筆記的寫作。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熟知摘要式讀書筆記的形式,例如根據(jù)人物、肖像的描寫分類摘抄,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材料。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嘗試運用摘抄的語句。學生在做摘要式讀書筆記時,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通過工具書查找字詞的習慣,讓學生思考與記錄摘抄語句的原因,明確摘抄的所以然。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可以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在評價學生讀書筆記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化,例如可以通過讀書筆記展示交流會等形式,讓同學之間交流讀書心得,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同時還可以使教師得到更為準確與客觀的信息反饋,更好地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進行評價。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課內知識的學習與鞏固,還要重視學生課外知識的積累,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對于語文課外閱讀,教師應該基于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興趣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讀物,指導讀書筆記的寫作方法,與家長積極溝通,共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學生課外閱讀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封可心.高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突出問題及應對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2).
[2]李莉.淺談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7(2).
[3]陳玉琴.高中生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