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忠民 張榮英
摘 要:小學是學生剛開始學習語文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特別重要,從這個時候開始,孩子就開始學習的生涯了。朗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對小學語文的學習來說,這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朗讀教學能夠使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提高。所以,要特別注重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要制定好的措施,保證朗讀教學的有效性,然后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有效性探究
引言
現(xiàn)在,很多的學校開始明白了朗讀教學對小學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教學狀況來看,很多問題都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影響著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學校和教師必須找到問題的難點所在,然后采取對應措施,及時解決問題,以實現(xiàn)有效教學,本文將對其有效性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朗讀教學現(xiàn)狀探析
小學生在朗讀文章時,不管采取方式如何,其朗讀的內(nèi)容都會成為小學生自己的知識。小學是小學生成長和獲取知識的關鍵性時期,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階段,語文教師必須要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以此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可是,很多學校受到以往觀念的影響,在課堂上還是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很多問題,對現(xiàn)在的學生來講,已不太適用。因為傳統(tǒng)的方法可能會使小學生的朗讀效率變低,而且還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這種方法不能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小學課堂朗讀教學是想通過朗讀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水平,使小學生能夠?qū)⑺鶎W習的語言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可以使小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使小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能較好地使小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要增加朗讀教學課的數(shù)量,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讓學生稱為課堂的主導者,讓小學生在課堂朗讀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并不看重語文課的朗讀教學,認為這只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不明白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必要性?,F(xiàn)在的情況是,教師是讓學生一起朗讀全文或者是其中的某幾段話,朗讀完以后教師就對文章進行簡要的講解,學生個人不能參與到文章中去。例如,在學習《愛如茉莉》這篇文章時,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從朗讀中體會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感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卻不是這樣做,因此使得學生無法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另一方面,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對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小學缺少專業(yè)知識豐富的語文教師,很多教師都是從別的科目轉(zhuǎn)過來的,缺乏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而且大部分都是年紀較大的老教師,這些人的教學觀念不符合現(xiàn)在的發(fā)展狀況,導致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得不到提升。
二、提高有效性的途徑
1.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對一篇文章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必須要通過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去感知,因此,在接觸到一篇新的文章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整體上進行感知,先通讀全文在對每一部分進行仔細分析。首先,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開始一篇文章的教學,使學生在朗讀文章的時候帶著問題去思考,同時對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更正指導。如果在朗讀中碰到了一些問題,教師要耐心的幫助學生解答,在朗讀完畢之后,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和情感主線。正確把握作者的情感寄托,是朗讀一篇文章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感知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學習《月光啟蒙》這篇文章時,教師可適當?shù)靥岢鲆恍﹩栴},例如“啟蒙”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月光啟蒙”?為什么說“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如何等這些問題,然后在學生朗讀完之后,請學生帶著自己所理解的情感去朗讀課文。通過提問的方法,可以使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也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
2.把握細節(jié)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文章中的細節(jié)問題,對文章中所隱藏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度探析。語文教師在教學生朗讀時,要對課文的細節(jié)內(nèi)容進行深入理解,以使得在朗讀時能夠引導學生去發(fā)掘其中所隱含的思想內(nèi)容。在進行朗讀時,教師可對某一個詞或者某一句話進行提問,讓學生去研究其中的含義,通過這種細節(jié)的提問方式,來整體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以使得學生能夠?qū)θ牡膬?nèi)容進行充分理解[2]。
3.展現(xiàn)學生的特點
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教師要耐心的引導學生,使學生充分理解所讀的內(nèi)容,在學生朗讀文章的時候,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例如,在朗讀《二泉映月》時,可讓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進行朗讀,并對其提出問題,而在朗讀《趵突泉》時,可讓男生進行朗讀,男生可以較容易的朗讀出趵突泉的氣勢所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結(jié)合學生的不同情況,讓學生朗讀不同類型的文章。
結(jié)語
小學課堂朗讀教學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希望以朗讀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并將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師善于利用朗讀教學,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小琴.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開心:素質(zhì)教育,2016(10):67-67.
[2]陳蘭珠.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17(22):115-116.
作者簡介
汪忠民(1973—),女,漢族,??茖W歷,小學一級教師,班主任,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
張榮英,(1970—),女,漢族,專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班主任,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