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摘 要:語文教學,需要有詩意,很多專家學者都有同感,也在積極倡導著。小學語文教學的詩意課堂,當怎樣去實施,當應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而且也應當就是積極意義上的實踐。本文所做的小學語文教學營造詩意課堂的思考,可供人們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詩意課堂 營造 思考
針對語文課堂教學所存在的諸多弊端,人們提倡語文教學的詩意化。作為一個一線教學人員,直接肩負著教學的實踐,理應在自己的課堂積極實踐著詩意課堂的營造問題。因此,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注意認真鉆研教材,積極利用多媒體資源,充分依靠學生,把以學生為主體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F(xiàn)將自身的相關實踐拙于筆端,期求方家教正。
一、善于利用多種活動,提高詩意課堂營造幾率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語文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當然也離不開語文實踐。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踐,是否就是整天去讀讀背背教材文本,是否就是機械地抄抄寫寫教材文本上的詞詞句句就算是在進行實踐?回答應當不能完全意義上的肯定。那是一種相當不具任何活力的語文實踐,那是一種根本不具任何課堂詩意的實踐。從小學生所具有的比較特殊的學習特質(zhì)看,真正能夠富有詩意課堂的構建,需要能夠讓學生以“看”“讀”“想”“寫”“演”“唱”等教學活動來感悟如畫般的教材文本。譬如人們都這樣去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在教學具體的詩篇時,就應當讓學生在閱讀詩篇之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去聯(lián)想起詩歌所描寫的畫面,那就可以比較充分地實現(xiàn)著課堂教學的詩意化。
例如和大家一起學習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中,不僅僅就讓學生去讀,而且注意運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把抽象的文字轉(zhuǎn)換成生動的圖畫,使詩人的文字變得那樣的有聲、有色、有形,促使學生比較整體地把握住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在反過來讓學生進入文本語言,讓課件交互式呈現(xiàn)不同的句子。學生們反復誦讀著,邊讀邊想象著。尤其注意在交流時讓學生去說出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比較有意義地發(fā)現(xiàn),學生所發(fā)現(xiàn)的畫面盡然就是那樣的豐富多彩和生動形象。
二、善于賴于學生實踐,提高詩意課堂營造效果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學生的實踐是比較少的,即使讓學生進行實踐,學生的實踐也是比較單一和呆板的,人們也比較實際意義上感覺不到相關的詩意性,或者也就完全不是那樣的詩意化。這應當與新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也應當是完全有悖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所以,提高詩意課堂營造效果,需要賴于學生的充分而又主動的實踐。讓學生去閱讀文本,不管去讀敘事性的作品,還是去讀詩歌性的作品,學生的鑒賞感悟之實踐都是完全需要的,而且應當體現(xiàn)學生鑒賞感悟的主動積極和生動活潑。尤其是對古詩詞的閱讀感悟更需要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和生動活潑起來,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呈現(xiàn)精彩的則應當是我們所有的學生。
例如教學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清平樂·村居》是一首描摹田園風光的宋詞,詞僅短短的46個字,但所勾勒出的畫面是那樣的清新怡人、其樂融融。詞人辛棄疾在國家半壁江山淪陷的痛苦中,偶見一戶農(nóng)家人的平常生活,心中生出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之情。像這樣的古詩詞,我們?nèi)绾文軌颢@取學生閱讀感悟甚至就是自主鑒賞的效果?設計教學時,筆者就將教學目標鎖定在讓學生去反復吟誦上,讓學生通過反復吟誦去想象畫面,去理解詞作內(nèi)容,去感悟詞作意境,去體會詞人所滲透的情感。教學時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讓一個個學生得以實踐。如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多彩的教學情境,課堂是那樣的靈動而有生趣,學生便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詩意飛揚在課堂,學生也就是實踐意義上的其樂融融。
三、善于傾聽學生心聲,提高詩意課堂營造質(zhì)量
詩意課堂,并非人們所理解的簡單意義上的熱熱鬧鬧,當有比較實質(zhì)性的意義和效果。從相關意義上講,人們在教學課堂怎樣才可以構建比較有質(zhì)量的詩意課堂,竊以為應當善于傾聽學生心聲。平時的閱讀教學,之所以就是不能體現(xiàn)其詩意性,就是人們少傾聽著學生閱讀感悟的心聲。學生對教材文本的感悟,其心理所想的我們比較積極意義上采納了嗎?應當就是完全意義上的沒有。由于此,即使我們?nèi)ヒ詷O為豐富的場景呈現(xiàn),也不可能去形成真實意義上的詩意課堂。所以,善于傾聽學生心聲,是提高詩意課堂營造質(zhì)量的理想渠道。尤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更需要注意傾聽學生心聲,采納學生的心聲。應當肯定,學生閱讀感悟的心聲表達出來后,我們教師不要簡單地置之不理,更不要去粗暴地全盤否定,那學生會是那樣的樂意表達,整個課堂將會奏響極為優(yōu)美的學生自主表達的旋律。
例如教學《鞋匠的兒子》,讓學生去熟讀著,讓學生能夠有感情地讀著,讓學生在字里行間神游著,去內(nèi)心的感悟著,讓學生去自由地表達著。雖然學生中有對林肯頗有微詞的,認為作為一名總統(tǒng)應當對議員的嘲諷予以還擊;雖然學生的表達與對文本的感悟具有較大距離。但沒有去否定,而是巧妙地引領學生去繼續(xù)閱讀著。學生們的讀,有利于使畫面立體起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使文本走進學生的心田,實現(xiàn)著比較理想的悟。學生的悟不僅僅悟出根本,而且悟出了實質(zhì)。由于學生通過讀比較理想地與文本展開了對話,學生便比較自然地走進作者的心里,和作者一起產(chǎn)生共鳴。學生便感到林肯作為一名總統(tǒng)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在學生知曉林肯在掌管美國的年年歲歲里,其人格魅力產(chǎn)生極大的作用。學生也因之得到魅力人格的熏陶感染。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營造詩意課堂的思考對于我們每個教師而言,應當就是不盡的。我們還應當去比較多地關注文體,應當在學生表達的聚焦上多做些思考,甚至就是做出極為豐富的思考來。學生是一茬一茬的,課堂教學永遠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我們必須做出努力,也可以獲取著更多成功的希望。
參考文獻
[1]王麗英.淺談小學語文詩意化課堂的構建[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22).
[2]余澤江,楊安秀.情感引領,打造詩意閱讀課堂[J].吉林教育,2017(18).
[3]楊學華.詩意課堂入情入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9).
[4]馬建.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J].廣西教育,2013(05).
[5]陳愛平.語文課堂要努力成為放飛心靈的“天堂”[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