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龍
【摘要】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核心素養(yǎng)這一詞匯已經(jīng)逐漸的成為了教育領域的熱門詞匯,核心素養(yǎng)是一門學科的根本導向,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目標指向。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具體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這四個方面,生物學系有其特定的思維方式以及探究技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將其融入到實際課堂上,為學生打造積極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探究習慣。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遺傳與進化》 教學策略
高中必修二《遺傳與進化》是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必修知識,這本教材的知識內容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生物的基礎,更是學生進一步構建自身知識體系,探究生物學習的重要前提。可以說,遺傳和進化從本質上反應了生物的基本屬性,因此在這一模塊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探究生物現(xiàn)象的本質,也就是說探究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原因。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
1.“生命觀念”與“科學思維”
生命觀念是指學生能夠透過相關的生物現(xiàn)象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能夠通過一系列的生物原理規(guī)律的應用預測、模擬生物發(fā)展的趨勢。生命觀念有助于學生理解或者解釋較大范圍內的生物現(xiàn)象的原因,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在學生具有良好的知識基礎上逐漸的引導學生形成生命觀念,從而進一步的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應用。生物觀念在高中生物具體體現(xiàn)為:結構與功能觀念、進化與適應觀念、穩(wěn)態(tài)與平衡觀念、物質與能量觀念等,這些觀念在學生未來進一步的學習過程中起到十分積極的影響,能夠促進學生對于一些獨特生物現(xiàn)象的理解與把握。
科學思維是指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出正確的、完善的、系統(tǒng)的科學思考方式,生物學習的思維方式具有獨特性,在進行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合理的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思維等手段進行相關生物現(xiàn)象的探索,并且能夠正確的審視和論證生物上的一些社會命題。學生能夠通過前人的探索足跡逐漸的證明明確相關的枷鎖,通過提出問題、提出假設、演繹推理、證明假設這四個步驟逐漸的形成更科學的思維習慣,并且能夠在實際應用中運用其解決生物問題。
2.“科學探究”與“社會責任”
科學探究是指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靈活的運用生物知識解決一些相關問題,針對特定的生物現(xiàn)象能夠進行耐心的觀察,從而提出問題和設計實驗方案,并且積極的動手實施,最后進行結果的討論。眾所周知,生物是建立在對于生物現(xiàn)象探索的基礎上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科學探究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引導學生對于一些生物經(jīng)典規(guī)律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進行實踐,讓學生認識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的同時也逐漸的形成了自身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思維,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并不是全部源自于課本,體會生物這門嚴謹學科的魅力。
社會責任是指在基于生物學相關知識的認知的基礎上能夠參與到個人或者社會中關于生物的事物的討論,并且能夠做出自身的理性判斷。社會責任在遺傳與進化領域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人類是否應當擅自篡改自身基因影響自然進化?人類的五官是決定于基因還是決定于傳統(tǒng)的“風水”?這都是在社會責任的討論范圍內。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讓學生通過自身學習的生物知識能夠對于生物學的相關事件做出解釋,主動地在生活中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并且能夠自主的辨別迷信和偽科學。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遺傳與進化》的教學策略
1.問題教學法,促進學科思維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極大的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讓學生很難真正的和教師一起共同探討生物相關問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積極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問題教學法能夠引起學生探討欲望的同時也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一步的融入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去。
如在進行“DNA的復制”這一課的教學時,首先,通過問題:“你能夠運用排列組合的方式所處一條DNA復制后的四條子鏈的可能組合的方式有哪些嗎?”其次,讓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在問題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討論知識總,一些學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繪出組合圖片,一些學生則運用數(shù)學方法排列出組合的可能。然后,筆者會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提出可能的假設。在學生完成這一問題之后,筆者會進一步的引導學生猜想DNA的三種復制方式形成的子代DNA的可能的情況以及試驗驗證的形式,在問題的引導下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讓學生掌握正確完善的生物思維觀念。
2.多媒體教學法,促進生活知識聯(lián)系
生活中有許多生物現(xiàn)象使學生們可以進行解釋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自身的生物知識解答一些生物現(xiàn)象,這樣不僅僅能夠進一步的加深學生的生物知識理解,還能夠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多媒體教學法可以將一些教師在生活中觀察的現(xiàn)象搬到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共同討論來進行問題的解決。并且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促進生活與生物知識的聯(lián)系。
如在進行“雜交和誘變育種”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環(huán)境下生長的植物產(chǎn)生的不同的生物現(xiàn)象,讓學生對于這些生物現(xiàn)象有一個直觀的認知,然后,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給學生下達一個任務:“通過觀察家中常見的兩種成活率高的植物進行雜交育種或者誘變育種?!弊寣W生通過自己設計方案來進行探究,在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筆者會引導學生思考,如要不要設置對照組?要不要改變植物的生長條件?通過這些問題的探究來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真正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3.多元教學活動,促進綜合素養(yǎng)提升
生物教學不僅應當注重學生自身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更應當從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層面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其中,社會責任、環(huán)境意識等都是學生未來學習探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質之一,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滲透相關的教育,從而能夠讓學生學科知識和自身品質雙管齊下,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如在進行“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結合前一段時間發(fā)生的熱點事件“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來引導教學,讓學生通過辯論的方式來討論“現(xiàn)代生物技術是否應該應用基因編輯,基因編輯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通過這種熱點事件的討論,不僅僅能夠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精神,讓學生意識到將來如果從事生物科研的研究就需要保持秉承底線,還能讓學生的生物知識與時俱進,真正能夠看到實際生活中生物帶來的影響。
在核心素養(yǎng)的引導下,教師在進行《遺傳與進化》教學過程中,更應當從不同的角度構建高效課堂,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以核心數(shù)素養(yǎng)為導向,促進學生生物知識基礎的夯實與提升。核心素養(yǎng)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指向標,更是學生生物學習的“捷徑”,因此教師更應當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真正的感受生物學習的魅力和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明輝.科學探究精神中學生物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的滲透[J].高中教育,2016.
[2]王睿鋒.中學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模型認知的滲透[J].教育參考,2017.
[3]陳金鳳.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模型認知構建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