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祖征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認識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光憑干勁和熱情遠遠不夠。還需要關心、理解和信任,需要細心、耐心及方法,需要…。隨著時代發(fā)展和改變,成長中的中學生給班級管理帶來了復雜性,光靠過去一些班級管理經驗和方法行不通,需要我們去尋找新的方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創(chuàng)建良好班風。班級管理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并不是用了時間、花了力氣就能夠做好的。如何做好農村班級管理工作,使其更有實效呢?
一、文明治班
2017年9月,我懷著滿腔激情迎來我的第五批學生。前幾個月帶畢業(yè)班的辛苦和疲憊早已忘卻,看著55名新生來自農村十幾個小學,我躊躇滿志地規(guī)劃著如何去帶好這個新班級,因原所在學校對學生的嚴格程度不同,所以大部分學生進入初中后表現(xiàn)比較好,但部分學生相對來說就差了,其表現(xiàn)主要是紀律松散,行為粗魯,臟話多,動輒罵人。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生活習慣、性格、興趣、愛好各異,因各種差異,學生與家長之間,同學們相互之間,甚至與校外一些人的交往中,難免產生各種摩擦,發(fā)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在這些摩擦、矛盾面前,有的同學就會感情用事,表現(xiàn)出有悖規(guī)范,乃至違法的行為,不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也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面對這些瑣碎、復雜的實際問題,學生常規(guī)思想教育工作免不了,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要求每個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并與學生一起商討制訂出具體的班規(guī),從文明中學生開始。同時我還先后在班里組織了“遵紀守規(guī),做文明中學生”、“學英雄人物,做文明中學生”、“做文明中學生,創(chuàng)優(yōu)秀班集體”等主題班會,增強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我班有個“扣分能手”叫韋一(化名),對他表揚我用過,批評的招使過,而他的態(tài)度總是不卑不亢、不冷不熱,班級每天都會因為他而被扣分,基本上是因他而與紀律流動紅旗無緣。班里學生對他反應很大,我多次找她私下談話,給他時間、空間,讓他一馬,給他慢慢反思平時的言行舉止是否與《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有違背,他的不文明行為有所收斂,到逐步消失,進步明顯,學習上也變得努力。我對他的進步給予肯定,并讓他當了小組長,后來他干得很出色。對班里幾個類似的學生經過仔細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充分發(fā)揮各自特長,帶頭遵守紀律。這樣一來,一種良好班風就慢慢形成了。
二、民主治班
我認為教育應該多一些商討,少一些指令;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懲處;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獨斷。班主任擁有科學的學生觀和先進的管理理念,能抓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給他一分陽光,他可以燦爛起來”的這種可塑性特點,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必太過于挑剔、苛刻,手段上不要過于剛性的懲與罰,而是寬容、理解、欣賞、期待,把學生的問題轉化為一種教育資源和教育契機,民主解決,智慧引導。在班里我設立“值日班長”和“值周班委”。為了讓每位學生直接班級管理,增強民主意識,學會管理技能,所以建立“值日班長”制度,“值日班長”按座位由每位學生輪流擔任,負責對班級紀律、課內外作業(yè)、值日衛(wèi)生、兩操集會等一日常規(guī)項目的檢查、紀錄和管理,并在次日早上預備時間簡短評講后移交下一位“值日班長“。這種人人直接管理班級的做法讓每位學生都嘗到了管理的樂趣和苦衷,可以使一部分學生的“只要自由,不要組織紀律”、“只挑剔他人,不約束自己”的行為表現(xiàn)逐步得以糾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找到了自信。學生們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也增長了見識,增強了自信,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三、和諧治班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條件,也是教育獲得成效的保證。教育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不斷交流的過程,既有各種信息的發(fā)出和反饋,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這種互動構成教育、教學的氛圍、背景,在師生之間形成了"知識場"和"心理場"。因而班主任的交往風格和民主作風往往成為能否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關鍵。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不是單靠教師或者學校就能形成的,還要依靠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作為班主任在建立和諧的班集體時,應與家長、學校領導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積極開展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 家長對學生的作用與影響,作為學?;蛘呓處煻际遣蝗莺鲆暤?。為了達到學校老師能與家長友好交流,可通過家訪、開家長會,組辦家長學校等形式,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一方面指導家長正確地教育自己的孩子。開創(chuàng)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接受社會上積極因素的教育。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社會,所以,我提倡讓學生多與社會接觸,甚至學生也可以參與大人的大部分活動,可以討論大人的話題。目前學校非常的重視安全教育,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班主任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卻放棄了一切的讓學生鍛煉的機會。第二課堂的活動少了,甚至沒了。還有些班主任認為現(xiàn)在社會上的環(huán)境復雜,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利的,所以進行了封閉式的教學,不讓學生接觸社會。這也是造成社會實踐活動減少的原因,直接導致第二課堂活動成為教育中的一塊軟肋。其實,學生受益,豈只是限于上課時僅僅的四十分鐘?學生的課余時間往往比上課時間要多,教師應克服一切的困難,靈活地開展多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
總之,班集體是由學生個體組成的,特別農村留守學生情況千差萬別,矛盾百出。良好的班級管理可以縮小差別、緩解矛盾、齊步前進的功能,學生產生一種內在的激勵因素,從而加強班集體的向心力和歸宿感,使班集體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和生機,班級管理自然而然更有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