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平(中國美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4)
戶外3D光影藝術,多以現(xiàn)有空間為主要媒介,例如建筑墻體、門框、窗戶、屋頂、樹木、城市雕塑,山體、水面等。這些媒介在作品創(chuàng)作之前,大部分是客觀存在的、并且在人們心中早已熟知的場地空間,例如武林廣場、西湖等,場地空間本身就有歷史文化作為支撐,創(chuàng)作者往往會挑選文化代表性較強的場地作為主要創(chuàng)作媒介,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親和感與期待,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詮釋作品的內(nèi)容與精神。“最憶是杭州”以水為舞臺,結合全息影像技術,達到實像與虛像的實像同臺生輝的盛況,使得觀眾真假難辨,通過大型的自然空間與真?zhèn)坞y辨的影像,大幅度增強了作品的代入感?,F(xiàn)有的自然環(huán)境在功能上與視覺上早已被民眾所接受,通過長期的視覺與觸覺的交流,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例如西湖作為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成為世界非遺資產(chǎn),已經(jīng)走出杭州,成為中國的代表性景點,在國際上也極具代表意義。熟悉西湖的觀眾在內(nèi)心已經(jīng)給西湖一個視覺定位與精神定位,在這基礎上作為光影藝術的場地,賦予熟悉的空間一種熟悉的陌生感,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與精神上的訴求,為光影作品的呈現(xiàn)提供了良好的感情基礎與心靈向?qū)В菀着c觀眾產(chǎn)生共鳴。西湖水面上的倒影增強了作品空間的延伸性,烘托了作品的氣氛與神秘色彩,并且與西湖的秀麗、神秘的特質(zhì)吻合,無縫地提高了西湖的魅力。
戶外3D光影藝術一般采用大型成像空間,是傳統(tǒng)銀幕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面積,觀眾置身于影像媒介空間中,面對大幅面的視覺信息,難以一次性獲得全部銀幕上的視覺信息,只能有選擇性地接受部分視覺信息。例如杭州武林廣場3D光影作品,采用了36臺大功率工程投影設備,投影總面積達到3400平方米(相當于10個標準IMAX熒幕),墻面、窗戶、門框都可以成為成像介質(zhì),圖形信息是普通屏幕的幾十倍之多,結合大功率、高保真戶外音響系統(tǒng),傳遞高質(zhì)量的立體聲效,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觀賞環(huán)境。“最憶是杭州”舞臺設置在水下3公分的深度,長度達幾十米,結合全息投影技術,巧妙地將西湖的自然場景與高科技手段相結合。如此近距離幅面的觀賞,觀眾完全融入在作品空間當中,面對眼前的視覺信息難以分辨虛實。再如2018年美院的畢業(yè)展覽開幕式上的3D影像藝術,采用八臺高流明的投影進行拼接,投射面積800平方米,8塊墻面組成銀幕空間,承載大量視覺信息,近距離與觀眾產(chǎn)生心理上的互動,觀眾的情緒完全被現(xiàn)場的動畫所帶動。(如圖1)
戶外3D光影藝術強調(diào)主題創(chuàng)作,為主題活動營造所需的氣氛,增強主題活動的宣傳力度與感染力?!白顟浭呛贾荨狈沼贕20杭州峰會主題,彰顯G20杭州峰會“創(chuàng)新、活力、聯(lián)動、包容”的主題關鍵詞,同時體現(xiàn)“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韻味、中國氣派和世界大同”的精神氣質(zhì)。杭州武林廣場3D光影作品呈現(xiàn)出西湖的秀麗、運河的古老、錢江的澎湃、西溪的風情等元素,講述了一個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交融的“杭州故事”。通過雨傘、荷花、水、龍、火車等元素,渲染杭州故事的緣起與未來,10分鐘的演繹完美地為觀眾提供了主題創(chuàng)作的氣氛與視覺體驗。在2018年中國美術學院畢業(yè)典禮開幕式的戶外3D光影藝術作品中,通過書法(《國美最美》)、國畫(《溪山行旅圖》)、建筑生長(《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博物館》)等元素的體現(xiàn),彰顯中國美術學院的學術理念與精神。主題創(chuàng)作為觀眾提供一個明確的定義,現(xiàn)有的場景有其自身的文化依托與視覺特點,主題創(chuàng)作可以在短時間里為其增加多種特質(zhì)的聚焦性,讓觀眾聚焦在每一個指定的特點上,例如中國美術學院畢業(yè)典禮開幕式的戶外3D光影藝術作品中書法(《國美最美》),強調(diào)書法元素,國畫(《溪山行旅圖》)強調(diào)繪畫元素,繪畫與書法都是中國美術學院的傳統(tǒng)專業(yè)與強項,通過視覺的沖擊,放大了原來的特點,讓原有的特點更快地深入觀眾的內(nèi)心,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
戶外3D光影藝術借助高新的硬件支持,以現(xiàn)場場地作為成像媒介,以主題活動為創(chuàng)作題材,在一開始就注定了其主要使用范圍,例如中心城市廣場、代表性的地標建筑、名勝風景區(qū)等。首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場地有較好的受眾群體,在情感上與精神文化建設需求相對較多,而戶外3D光影藝術恰好是一次精神層面上的提升,同時也是一次視覺上的感官體驗,增強現(xiàn)有場地的神秘感與感染力。
在確定項目之后,首先根據(jù)主題活動的主旨,尋找與之相關的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有些是具象的物品、建筑、生物、人物等,也可能是一種相對抽象的形象,或者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也有可能是對未來的設想。而這些我們攝取的元素,都將形成視覺化的符號,然后通過動畫的方式在銀幕上進行重新組合與排列,與觀眾進行視覺上的碰撞與精神上的交流。例如,杭州武林廣場3D光影作品中,其中一個鏡頭用到了江南的油布傘,采用俯拍的視角,鋪滿在了浙江展覽館南側(cè)外墻,水、油布傘與墻面渾然一體,視覺張力頗為強烈,恰當?shù)劁秩玖私系臍赓|(zhì)與意境?!白顟浭呛贾荨焙w響樂、舞蹈、越劇、古琴大提琴合奏、鋼琴獨奏等,中西合璧、美輪美奐,強調(diào)“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氣韻、中國精神和世界大同”的精神。既突出杭州文化特色,又體現(xiàn)了包容的氣度。通過動畫方式的表現(xiàn),放大了文化元素的視覺沖擊力,加深了傳播力度。再如中國美術學院的2018年畢業(yè)展覽開幕式,《國美最美》書法部分,書法筆觸充滿墻體,用動畫的方式展示書法的筆序,賦予傳統(tǒng)書法的當代性。同時也改變了書法呈現(xiàn)方式,傳統(tǒng)的書法是通過裝框裝裱的方式,以平面的形式呈現(xiàn),處于一種被動與靜止的觀看模式,在幅面上也是相當有限的,構圖與內(nèi)容固定在畫框里面,而戶外3D光影藝術是顛覆了書法的呈現(xiàn)方式,觀眾可以欣賞到書法的書寫過程,也可以體會筆觸局部的視覺節(jié)奏,觀眾的審美節(jié)奏在整體與局部之間不斷地切換,書法的審美此時更加飽滿與充實,動畫的筆觸,增加了視覺維度。
虛實空間之間的切換是戶外3D光影藝術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之一,通過虛實空間之間的切換,讓觀眾快速融入到作品空間去,觀眾在真假難辨的空間中更容易產(chǎn)生代入感,更容易跟著作品的節(jié)奏帶動情緒?!白顟浭呛贾荨蔽璧覆糠值谋硌萃ㄟ^動畫的形式生成虛像,與真人表演相映成輝、交相呼應,形成一個完美的舞臺表演藝術,同時又超越純粹真實舞臺的局限性,虛擬演員在動作難度與設計上都有了無限的空間,為節(jié)目帶來全新的視聽享受。杭州武林廣場3D光影作品中巧妙地運用建筑物中的門框與窗戶的空間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門框與窗戶會成為造型的一部分,時而與大屏幕分割,時而分開,觀眾有時候難以分辨這些空間的真?zhèn)巍?/p>
中國美術學院的2018年畢業(yè)展覽開幕式中,應用黑屏作為鏡頭的起點,模擬建筑生長的過程,營造現(xiàn)場建筑物從無到有的生長過程。如此處理虛實空間的切換,有著強有力的視覺征服力,在現(xiàn)場幾乎是相信建筑生長是一種真實的存在。虛擬空間作品中猶如真實空間一樣在觀眾心中存在,通過視覺上的傳遞,使觀眾在真假難辨的情況下,接受虛擬空間的主觀成立,為作品的表現(xiàn)提供了空間上的想像力與再創(chuàng)造力。
縱深空間的運用也是戶外3D光影藝術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之一,主要目的是營造一種從遠到近的縱深距離感,模擬肉眼3D的全息影像效果。杭州武林廣場3D光影作品中,有些鏡頭運用火車從遠到近的拭過,以及龍騰的效果,在鏡頭面前忽遠忽近地飛舞,在現(xiàn)場有如龍已經(jīng)飛到眼前,達到全息影像的效果,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覺感受,大幅度滿足現(xiàn)場觀眾的視覺審美需求?!白顟浭呛贾荨北旧砭蛻昧巳⒓夹g,加上水面的倒影,虛實、縱深空間早已跳出普通觀眾的分辨范圍,以至于觀眾放棄技術本身的辨識,將全部精力與心思用在作品帶來的視覺震撼中??v深空間的運用延伸了現(xiàn)場的場地空間,加深了一個維度,擺脫傳統(tǒng)屏幕的平面、方形的特點。媒介可以是現(xiàn)場的任何一個對象,甚至是空氣,讓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全面的釋放。
3d空間的塑造是戶外3D光影藝術最為常用的手法。源于媒介由原來的平面的方形屏幕轉(zhuǎn)化成現(xiàn)場環(huán)境,媒介可能是帶有角度,或者是有色的,也可能是表面凹凸不平的。常用的方式是加強物體本身的光影,在光源的選擇上就變得尤為重要,讓物體在成像媒介上產(chǎn)生較多的投影,并且投影的顏色較深。杭州武林廣場3D光影作品中出現(xiàn)的燈籠、立體字、荷葉等元素,都有著較為強烈的投影。尤其是光影集中在這些要表達的對象上,周圍形成黑屏,與天空渾然一體,目標對象的立體感就更強了。立體字是從建筑物墻面中生長出來的,有機地與現(xiàn)場建筑物進行了對話。中國美術學院的2018年畢業(yè)展覽開幕式中,也用類似的手法,旋轉(zhuǎn)的方塊在不同的墻面進行跳躍,墻面在明度上進行回應,產(chǎn)生兩者之間的互動,現(xiàn)場觀眾驚嘆其真實的存在。
戶外3D光影藝術集動畫藝術、聲音藝術、材料藝術、科技力量于一體,目前處于一個上升期,在創(chuàng)新、構思、硬件、材料、空間方面都還需要提升的空間。高校創(chuàng)作團隊與社會創(chuàng)作機構一同努力,通過實踐創(chuàng)作研究提升作品的品質(zhì),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戶外3D光影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