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林
清朝官場有許多陋規(guī),比如饋贈別敬,地方官員給某些關系緊密的京官派送銀兩,就是潛規(guī)則下你情我愿的利益輸送。別敬的名目有許多種,夏天打紅包叫冰敬,冬天打紅包叫炭敬,給大官夫人、如夫人打紅包叫妝敬。地方官員給某些京官饋贈別敬,旨在聯(lián)絡感情,互通聲氣。倘若官員獲準覲見皇上,還得恭送一筆數(shù)額不菲的“陛見關節(jié)費”,打點到位之后,主事太監(jiān)才會放行,否則入宮的官員連風都摸不著,更不知門朝哪邊開。
左宗棠官居督撫二十余年,心高氣傲,但他為應付官場陋規(guī),亦無法免俗,炭敬從未間斷過,湘籍京官皆得沾潤,多者有數(shù)百兩銀子,少者也有二三十兩銀子。至于“陛見關節(jié)費”,光緒六年,他匯寄養(yǎng)廉銀兩千兩給鴻臚寺少卿徐用儀,托他代辦。
光緒七年春,左宗棠抵達京城,兩宮皇太后垂簾召見,特加褒賞,賜黃馬褂,準紫禁城騎馬。主事太監(jiān)心想利市大發(fā)。竹杠敲得梆梆響,暗示左宗棠:陛見關節(jié)費至少要三千兩白銀。這豈不是坐地起價,欺負蓋世功臣嗎?左公秉性剛烈,不肯俯首,眼看此事就要鬧僵,幸虧恭親王奕訴顧全朝廷顏面,從中轉圜,代付差額,左公才如期入宮。
陛見那天,慈禧太后因憂致疾,未能臨朝。慈安太后“諭及二十年憂勞,聲淚俱下”。左宗棠奏對稱旨,慈安太后對左宗棠印象極佳,聽說他近日視力大不如前,于是靈機一動,將先帝(同治皇帝)的遺物——一副墨晶眼鏡賞賜給他。禮物微不足道。人情味卻濃得化不開,以此表彰左宗棠的蓋世功勛,慈安太后可謂別出心裁,創(chuàng)意十足。
陛見完畢,主事太監(jiān)奉旨頒賜禮品,又找準這個現(xiàn)成的題目來做文章,強行勒索謝儀三千兩白銀,左宗棠一怒之下,轉背就走,先帝的那副墨晶眼鏡也懶得要了。恭親王奕訴見狀,再次出面打圓場,索性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主事太監(jiān)看在恭親王奕訴的面子上,謝儀打了個五折,這才高抬賤手,讓左宗棠領回“尊貴的禮物”。